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研究表明:667m^2用36%速杀菌WP120g、50%菜菌克WP105g、在油菜主茎开花株率95%-100%适期用药一次。对菌核病的病指防效达70%-80%,保产效果可达10%以上,优于福菌核、菌核净、粮果丰等药剂,是防治抗性油菜菌核病理想的药剂,可在菌核病已产生抗性地区替代多菌灵及其复配剂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室内抑制菌率测定和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化学药剂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和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对油葵菌核病具有显著的防治效果,室内抑菌效果达98%以上,田间防效84%以上,是目前替代多菌灵、甲托等防治油葵菌核病的较好药剂.  相似文献   

3.
油菜和茄子是兰溪市粮油和蔬菜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油菜菌核病和茄子灰霉病严重阻碍了其发展。为筛选出高效、低毒、低残留的防治药剂,本文采用了新型吡啶酰胺类杀菌剂(氟唑菌酰羟胺SC)与常规药剂(腐霉利WP、多菌灵WP、啶酰菌胺WG、嘧霉胺SC)在油菜菌核病和茄子灰霉病的田间防治对比试验,油菜菌核病防效结果表明:50%啶酰菌胺WG和50%腐霉利WP显著优于50%多菌灵WP。其中,50%啶酰菌胺WG处理的效果最好,病指防效在85%以上。大棚茄子灰霉病防效结果表明:50%啶酰菌胺WG防治效果极显著优于其他2种杀菌剂,防效为86.67%。  相似文献   

4.
多种新药剂防治油菜菌核病田间试验效果的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表明:667m^2用36%速杀菌WP120g、50%菜菌克WP105g、在油菜主茎开花株率95%-100%适期用药一次,对菌核病的病指防效达70%-80%,保产效果可达10%以上,优于福菌核、菌核净、粮果丰等药剂,是防治抗性油菜菌核病理想的药剂,可在菌核病已产生抗性地区替代多菌灵及其复配剂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王建  张燕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4):138-138,182
研究表明:每hm2用50%菜菌克WP 1575g、36%速杀菌WP 1800g在油菜主茎开花株率95%-100%适期用药一次,对菌核病的病指防效达70%-80%,保产效果可达10%以上,优于福菌核、菌核净、粮果丰等药剂,是防治抗性油菜菌核病较为理想的药剂,可在菌核病已产生抗性地区替代多菌灵及其复配剂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李艳梅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10):142-143
每hm2用50%菜菌克WP1.575kg、36%速杀菌WP1.8kg在油菜主茎开花株率达95-100%适期用药1次,对菌核病的病指防效达70-80%,保产效果可达10%以上,优于福菌核、菌核净、粮果丰等药剂,是防治抗性油菜菌核病较为理想的药剂,可在菌核病已产生抗性地区替代多菌灵及其复配剂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值保问答     
问:油菜始花期能否用15%三唑酮40克防治菌核病?答:三唑酮对油菜菌核病的防治较差,可以选用氟唑菌酰羟胺、菌核净、腐霉利、异菌脲、啶酰菌胺、咪鲜胺等药及其混配剂防治。菌核病菌对多菌灵产生较高抗性的地区,要停用苯并咪唑类药剂。  相似文献   

8.
进行不同药剂防治抗性油菜菌核病的试验,结果表明:50%福菌核可湿性粉剂、22%增效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绿丰)对油菜菌核病有较好的病株率、病指防效,且在中等以上发生情况下,需适期间隔5~7 d防治2次。  相似文献   

9.
为了筛选防治油菜菌核病的高效、低毒药剂,选用盾壳霉开展油菜菌核病防效试验。结果表明,单独使用1010个孢子/g盾壳霉可湿性粉剂土壤处理1次,对油菜菌核病的防治效果一般,结合花期再次喷雾该药剂,防效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10.
不同药剂防治油菜菌核病试验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多菌灵及其复配剂的长期使用,其防治油菜菌核病的效果已明显下降。6种杀菌剂对比试验,由速克宁和菌核净复配的药剂防治油菜菌核病效果比较稳定。用36%速杀菌1500g/hm2,或50%菌克1200g/hm2,在油菜盛花期用药1次,防效可达90%,用药2次,防效更好。  相似文献   

11.
季艳 《安徽农学通报》2008,14(21):175-176
研究表明:667m。用50%菜菌克WP105g、36%速杀菌WP120g在油菜主茎开花株率95—100%适期用药一次,对菌核病的病指防效达70—80%,保产效果可达10%以上,优于福菌核、菌核净、粮果丰等药剂,可在菌核病已产生抗性地区替代多菌灵及其复配剂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油菜菌核病已在沿江地区大范围内对多菌灵及其复配剂产生了抗性,对抗性油菜菌核病的防治适期,高效药剂、施药方法等综合治理技术展开了深入细致的研究,提出了油菜菌核病的行之有效的用药适期,筛选出了高效的防治药剂速杀菌、菜菌克、菌核净、福菌核等.  相似文献   

13.
多菌灵及其复配剂的长期使用,其防治油菜菌核病的效果已明显下降.6种杀菌剂对比试验,由速克宁和菌核净复配的药剂防治油菜菌核病效果比较稳定.用36%速杀菌1 500g/hm2,或50%菌克1 200g/hm2,在油菜盛花期用药1次,防效可达90%,用药2次,防效更好.  相似文献   

14.
油菜菌核病对油菜产量和品质影响极大,一般年份减产20~30%,重发年份减产可达50%以上。多年来我市用于防治油菜菌核病的药剂主要以多菌灵及其复配剂为主,由于长期单一使用,目前此类药剂的防效已有所下降,且普遍存在持效期短的缺点。2003年我站选用36%速杀菌可湿性粉剂防治油菜菌核病进行田间试验,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5.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50%啶酰菌胺颗粒剂、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在盛花期用药1次即可取得90%左右的防治效果,是防治油菜菌核病的理想药剂;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对油菜菌核病也有较好防效,但需在油菜盛花期用药1次,过7 d左右再防治1次,总体病指防效在85%以上。以上4种药剂可交替使用。  相似文献   

16.
选用3种杀菌剂对油菜菌核病进行了不同茬口药剂防治试验。结果表明:使百功WP、50%多菌灵WP和77%可杀得WP对非重茬地防治效果均好,防效分别达91.90%、80%、76%以上;对重茬地使百功WP防效最好,达83.30%,多菌灵和可杀得防治效果不太理想。要全面控制菌核病发生危害,在选择高效药剂的同时,必须轮作换茬。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陕西油菜菌核病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ium)对10种杀菌剂的敏感性以及不同杀菌剂田间防效,为油菜菌核病的化学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FAO推荐的菌落直径法,在室内测定油菜菌核病菌对10种杀菌剂的敏感性;并根据室内敏感性测定结果,选择对油菜菌核病菌敏感性强的7种药剂的商品制剂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陕西汉中地区的油菜菌核病菌对咪酰胺、腐霉利、异菌脲、多菌灵、甲基托布津、戊唑醇及菌核净的敏感性较强,其抑制中浓度(EC50)为0.073 3~0.409 0μg/mL,其次为乙霉威与丙环唑,其EC50分别为0.679 1和2.236 7μg/mL,对上述9种药剂均表现为高度敏感;对百菌清中度敏感,其EC50为12.915 1μg/mL。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7种药剂对油菜菌核病均有显著防效,其中以50%速克灵WP 750 g/hm2的防效最高,达到85.9%;其次为80%甲基托布津WP 1 125 g/hm2、50%多菌灵WP 2 250 g/hm2及43%戊唑醇SC 375 g/hm2,其防效分别达到77.3%,75.2%和68.6%;25%咪酰胺EC 562.5 g/hm2与50%异菌脲WP 750 g/hm2防效相当,分别为60.3%和56.2%;而以40%菌核净WP 1 875 g/hm2的防效最低(45.7%)。田间产量调查结果显示,50%速克灵(腐霉利)WP的保产率与效益均最高,分别达到19.5%和1 850.8元/hm2;其次为80%甲基托布津WP(17.6%)、50%多菌灵WP(17.1%)和43%戊唑醇SC(15.8%),保产效益达到1 479.2~1 719.4元/hm2;40%菌核净WP的保产率(10.3%)和保产效益(913.9元/hm2)最低。【结论】综合10种杀菌剂的敏感性、田间药效和保产效益结果认为,腐霉利、多菌灵、甲基托布津、戊唑醇、咪酰胺、异菌脲和菌核净均可作为陕西目前及今后油菜菌核病的有效防治药剂,且以前4种杀菌剂的效果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18.
防治油菜菌核病药剂筛选试验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防治油菜菌核病的高效药剂,于2011年进行了不同药剂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在油菜始花期用药,药后10d对菌核病防效以凯泽40g/667m2最佳,其次为眯鲜胺135g/667m2、菌核净135g/667mz,病指防效分别为89.9%、85.7%、80.7%;在始花期、盛花期两次用药,对菌核病防效也以凯泽40g/667m2为最佳,药后15d、成熟期病指防效分别为93.6%、100%,其次为扑海因100g/667m2和戊唑醇65g/667m2,药后15d、成熟期病指防效分别为89.9%,88.6%,98.8%和97.6%。其他药剂除多菌灵外,防效均较理想,成熟期病指防效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19.
抗性灰霉病菌防治新药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我国番茄灰霉病菌群体中已发现对多菌灵、乙霉威双抗菌系的情况,选择保护性杀菌剂福美双作为伴药与多菌灵及乙霉威进行三元复配,研制出防治抗性灰霉病的高效新药剂利霉康。田间药效试验证明该药剂对灰霉病菌中多菌灵抗性菌系(C~R)、乙霉威抗性菌系(D~R)及双抗菌系(C~RD~R)的防效均在80%以上,在双抗菌系流行地区的防治效果尤其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试验分析不同药剂对油菜菌核病的防治效果。【方法】以喷施清水为对照,设置5种不同药剂,分别为:40%多菌灵悬浮剂、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50%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和200g/L氟唑菌酰羟胺悬浮剂,对药剂安全性、防效进行评价。【结果】5个杀菌剂的EC50值差异显著(P<0.05),相关系数均高于0.9,200g/L氟唑菌酰羟胺悬浮剂对病菌抑制效果最好,其次是50%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几种药剂均对油菜菌核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且均对油菜安全。200g/L氟唑菌酰羟胺悬浮剂对油菜菌核病防效最好,综合防效达到83.96%,产量最高。其次是50%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和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防效分别达到75.32%和78.49%。【结论】在油菜初花期和盛花期喷施200g/L氟唑菌酰羟胺悬浮剂60g/667m2,或50%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40g/667m2,或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75g/667m2,能够有效防治油菜菌核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