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仔猪黄痢及白痢的防治王永昌(山东省寿光酿酒总厂养殖场,262702)笔者经过不断实践,用“消、免、补、治”防治仔猪黄、白痢取得较好效果。消彻底消毒环境。一、分娩舍消毒:每批猪转出后,对分娩舍地面、墙壁、圈门等用水冲刷干净,用2.5%火硷喷洒消毒。临产...  相似文献   

2.
<正>1预防疾病,提高仔猪的抵抗力分娩舍要消毒,注意卫生。母猪进入产房前,需打扫冲洗、消毒,分娩舍定期使用刺激性较小的消毒剂进行消毒,特别是对母猪下腹部、会阴部等部位用0.1%的高锰酸钾溶液进行消毒。母猪产前补硒,并在产前21天注射大肠杆菌苗K88-K99-987P,可有效地预防仔猪黄白痢病。母猪产前产后7天内服氟强素(含氟苯尼考、强力霉素、黄芪多糖等),每100g拌料200kg,可预防产后疾病和仔猪消化道和呼吸道疾病。仔猪出生后要及时保温、断脐带、剪牙、断尾、吃  相似文献   

3.
仔猪黄白痢是由大肠杆菌引起,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常给养猪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1 病因分析仔猪黄白痢是仔猪哺乳期的常见传染病。发病原因与猪体自身抵抗力和外界致病因子的相互作用有关。一是大肠杆菌的感染:大肠杆菌是猪肠道内的寄生菌,随母猪粪便排出体外,污染乳头、体表皮肤、地面、栏舍、饲料等,仔猪通过吸吮母猪乳头或添啃地面、饲料等而感染致病。其次是初生仔猪因胃腺发育不完善,分泌胃酸的功能很弱,对细菌的抑制和杀灭能力很弱,使致病菌在消化道中得以大量繁殖,而引发本病。三是周围环境因素的影响,如栏舍内污染不洁,饲料饮水不卫生,阴雨潮湿及应激等因素,也可诱发黄白痢病。 2 预防措施搞好环境卫生,母猪转舍后,舍内要彻底消毒,以杀灭各种病菌;保持母猪妊娠舍、分娩舍环境的清洁卫生,减少病菌传播;母猪进入分娩舍后,可用高效低毒消毒药,如百毒杀、消毒威等清洁乳房和乳头。冬季母猪分娩后,要做好舍内保温,初生仔猪应及时放入保温板或保温灯箱内;分娩结束后,要及时清理胎衣和污物并消毒,以防污染。加强仔猪免疫:母猪产前20天左右,可注射或饲喂黄白痢基因工程苗,使仔猪出生后通过母乳即可获得高效免疫抗体;初生仔猪要尽快吃足初乳,迅速获得母源抗体,增强免疫力。加强哺乳期母猪的饲养管理,饲料要新鲜,无霉变,适口性好。提倡早补料早断奶,及时给仔猪补料能促进仔猪消化系统的发育,刺激胃酸的分泌,使仔猪胃肠道尽快得到锻炼,增强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 3 药物预防母猪分娩前后半个月内,饲料中可添加土霉素、氯霉素、氟哌酸等;仔猪初生24h内,可口服庆大霉素或肌注链霉素每头5~10IU,连用2~3天,既可预防又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4.
仔猪黄白痢可引起哺乳仔猪的死亡。特别是在工厂化高密度饲养的条件下 ,如果控制不好 ,发病率及死亡率更高 ,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目前药物治疗、接种疫苗是防治本病的主要措施。但环境卫生也是一个重要因素。本试验旨在通过消毒栏舍 ,观察其对控制仔猪黄白痢的效果。1 试验方法重胎母猪在产前一周经全身清洗消毒后由妊娠舍转到产房 (母猪定位铁栏 )。产房 2 4小时有饲养员值班 ,及时清扫粪便以保持环境清洁。试验组从预产期前 2天开始 ,每日一次上午用拖把浸消毒液 (菌毒灭、霸力等均可 )拖擦母猪定位栏舍 ,同时用温热的 0 1 %高锰酸钾液…  相似文献   

5.
1产房进猪前严格的清洗、消毒并至少空舍5天以上。2母猪于产前一周进入产房,并做好体表的清洗和消毒。3分娩前对母猪进行体内外的驱虫。4加强对分娩母猪的护理和观察:对分娩过程较慢的,要分析原因,必要时注射催产素或人工助产,对人工助产的分娩母猪要注意工具消毒并于产后注射缩宫素和抗生素以防产后感染。5母猪产后要注意观察胎衣数和仔猪数是否相符、有无胎衣残留、恶露有无排尽等。6保护好母猪乳房和乳头。仔猪生后应去掉獠牙,并训练固定乳头吃奶,防止因争吃奶而咬伤乳头。仔猪的吸允能促进母猪乳房发育,尤其是初产母猪,一定要让仔猪均匀…  相似文献   

6.
浅谈仔猪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仔猪的护理工作是提高仔猪成活率及种猪场经济效益的关键,也反映一个种猪场的饲养管理水平。笔者经过几年实践,认为做好仔猪护理工作,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抓起:1加强妊娠母猪后期的饲养管理母猪妊娠后期,由于胎儿发育迅速,需要大量的营养。因此,这个阶段要增加母猪饲料的营养物质,这样才能提高仔猪初生重和增加母猪泌乳量。同时,母猪妊娠后期要做好防疫,如注射大肠杆菌K88疫苗等,减少仔猪发生黄白痢病。2做好接产工作妊娠母猪分娩前7天,先进行体表清洗,用敌百虫2%水溶液喷雾1次;分娩栏周围环境清洗消毒。然后,将妊娠母…  相似文献   

7.
正做好仔猪的饲养管理,增加仔猪个体重和断奶窝重,为生猪生产奠定良好的基础,是提高养猪经济收益的重要措施。根据仔猪的生理特点,仔猪饲养应抓好三个环节,即初生、补料和断奶。1把好出生关产前加强母猪的饲养管理,以提高新生仔猪的抗病力。应搞好分娩舍的环境卫生,妊娠母猪应在产前补硒,并在分娩前21天接种大肠杆菌疫苗,能够有效预防仔猪黄白痢。做好产前接生工作,分娩时实行专人看护,适时助产。新生仔猪的主要生理特征是怕  相似文献   

8.
从环境控制、健康检查、产房空舍消毒、母猪分娩前管理、仔猪接产、母猪分娩后管理、仔猪的管理、断奶母猪的管理、断奶程序、报表记录等程序,简述了规模化种猪场分娩舍饲养管理要点,供业界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天水市猪产业快速发展,截止到201 1年底,猪饲养量达到322.1万头,其中:存栏143.3万头,出栏178.8万头,能繁母猪存栏9.2万头,繁活仔猪149.02万头,能繁母猪年均提供仔猪由2007年的14.2头提高到16.2头,被甘肃省列为良种仔猪繁育基地.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全市规模养猪场、小区、母猪饲养户能有效防治仔猪黄白痢,全市上下积极贯彻“预防为主,治疗为副”的原则,采取了小单元饲养分娩母猪、母猪进产房严格消毒、补铁补料、加强产房环境控制等综合措施,仔猪黄白痢得到有效控制,仔猪成活率明显提高.现将有关防治仔猪黄白痢的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仔猪黄白痢是仔猪黄痢、白痢的简称,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新生仔猪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仔猪出生后3~10天为黄痢,而出生10天以上的称为白痢。仔猪黄痢呈水样,黄色或灰黄色,内含凝乳小片和小气泡。仔猪白痢呈乳白色、灰白色或淡黄白色,腥臭、糊状。1严格采用"全进全出"的管理模式分娩舍在上一批猪全部出栏后,对猪舍和进行严格消毒,空置5~6天后再转入新的猪群。  相似文献   

11.
<正> 将有关的技术组装配套,能形成“一消一补一治”的防治仔猪白痢的综合技术。它具有防白痢、促发育、多增重、效益高的功用。 “一消”就是用菌毒敌消毒仔猪的环境。方法 是:产仔猪前8天,用1:200倍稀释液,对圈舍四 周、地面、垫草和装仔猪的用具消毒,用喷雾器喷湿 为度。条件好的地方,可每隔7天消毒1次连续3次 “一补”就是给仔猪补铁。仔猪出生后,从12~30日龄都处于严重的缺铁性贫血阶段,导致生长发  相似文献   

12.
防治仔猪黄白痢的综合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仔猪黄白痢是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仔猪以肠炎和败血症为主要特征的疾病。仔猪出生后几大肠杆菌就进入消化道,并定居每色建立正常的肠道菌群,如果仔猪由于某种原因出现消化道机能紊乱,就会使侵入或潜在仔猪体内的致病性大肠杆菌异常增殖而发病。综合防治仔猪黄白痢的关键问题是注重饲养管理,保持妊娠舍,分娩舍良好的卫生条件及适宜的环境,采取科学措施,将大肠杆菌杀灭于周围环境中,应用高效价的含多种粘着因子的疫苗免疫母猪  相似文献   

13.
仔猪黄、白痢是养猪生产中的一种常见和多发病。究其原因主要是饲养管理不当和预防工作不到位。本文根据实践提出了仔猪黄、白痢的防治工作,应从坚持自繁自养、加强怀孕母猪的饲养管理、做好母猪产前免疫、搞好环境的卫生和消毒、仔猪防寒保暖及药物预防、治疗等方面做起。笔者根据几年来防治仔猪黄、白痢的临床经验,对该病的综合防  相似文献   

14.
根据中兽医辨证施治理论,本品筛选了最有效的丁香、黑面神、路路通等各种上等药物经浓缩提炼,制成新一代“止屙过奶灵”;通过拌料喂服母猪进行了预防仔猪黄、白痢的试验。通过试验组和对照组证明,“止屙过奶灵”喂服母猪可促进乳汁分泌,可防治仔猪黄、白痢,对母猪子宫炎,乳房炎,产后风也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15.
1日常防制措施1.1妊娠母猪饲养管理疫苗的接种常选用以下几种疫苗。仔猪黄痢油剂苗,母猪临产前20-40天,肌肉注射,对仔猪黄痢的预防效果较好。大肠杆菌遗传工程活菌苗,母猪临产前20-25天口服,对仔猪黄白痢均有效。仔猪腹泻基因工程K88、K99双价灭活苗,母猪产前21天左右耳根皮下注射,主要预防仔猪黄痢。仔猪大肠埃希氏菌病三价灭活疫苗K88、K99、K987P,母猪产前15天、40天各肌肉注射一次,预防仔猪黄白痢。  相似文献   

16.
(一)饲养管理因素1.母猪因素。妊娠母猪日粮中的营养需求过高,产后奶水过于浓稠、脂肪含量过高,导致仔猪消化不良而发生黄白痢,由于日粮中营养含量过低,造成母猪营养不良,无奶、奶水不足或奶水稀薄,导致仔猪营养不良、抵抗力下降而发生黄白痢。母猪子宫炎、阴道炎、乳房炎或产后热导致奶水变质,母猪乳房疼痛,红肿,有肿大结块,无奶或少奶,不愿让仔猪吃奶,  相似文献   

17.
乳房炎是指泌乳动物在泌乳期,由于致病因素的作用,引起的乳腺发生炎症,乳汁变性的一种疾病。由于母猪乳房炎,乳汁发生变性从而导致仔猪发生黄、白痢或胃肠炎死亡。两年的实践经验证明,要控制这一疾病带来的损失,采取下列措施是有效的。1找出致病的原因据1999~2000年对39头母猪137窝仔猪进行调查统计得出下表。母猪乳房炎及仔猪黄白痢统计表母猪头数产仔窝数产仔数母猪发病数仔猪发病数仔猪死亡数死亡率39137171733头119窝5898414%(注:仔猪发病死亡指发生黄、白痢或胃肠炎拉稀死亡的,其它原因…  相似文献   

18.
仔猪黄、白痢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ETEC)所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仔猪黄痢又称“早发性大肠杆菌病”,一般发生于一周龄内,以1-3日龄多发,排黄色水样稀粪为特征,发病率、死亡率都很高。仔猪白痢又称“迟发性大肠杆菌病”,一般发生于15-25同龄,以15-20目多发,然白色、浆糊样稀粪为特征,发病率较高,死亡率较低。仔猪黄、白戒严重影响仔猪的存活率及生长发育,对养猪生产危害严重。我们综合目前多项新技术,经过不断的实践,形成一整套较有效的防治仔猪黄、白痢综合防治体系即“消、免、补、治”.值得在基层推广与应用。!消:彻底…  相似文献   

19.
<正>影响仔猪的成活率的因素有很多,现就通过饲养管理提高仔猪成活率的注意事项介绍如下:1做好产前准备分娩前一定要注意母猪乳房、乳头及外阴部附近的清洁和消毒,并对分娩圈舍或产床和保育箱消毒。分娩当天对母猪饲喂少量饲料或不喂料,以免母猪吃的过饱而影响仔猪的产出。2接产临产母猪快要分娩时,接产员要经常注意观察,并做好接产准备,做好消毒、记录等工作。仔猪出生后,接产人员应立即用手指将仔猪的口腔、鼻孔的黏液掏出  相似文献   

20.
仔猪黄白痢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仔猪哺乳期常见的肠道传染性疾病.其病因主要有母猪管理不善,仔猪胃肠功能发育不健全,环境与应激因素的影响等.仔猪黄痢多发生在仔猪出生后3~10 d,其特征为剧烈腹泻,排出黄色或黄白色稀粪并迅速脱水;仔猪白痢多发生于10~30日龄仔猪,其特征为排乳白色或灰白色腥臭稀粪,仔猪生长速度明显减慢.仔猪黄白痢的预防措施主要有:加强母猪饲养管理和初生仔猪的护理,加强消毒工作,使用疫苗进行预防;仔猪黄白痢的治疗应采取抗菌、止泻、助消化和补液等综合措施,可使用抗生素治疗,也可使用中草药制剂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