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正马边茶树品种基因资源丰富,品种结构多样化,既有四川群体种又有国家及省级良种,既有茶籽直播无性系繁育种植的茶园又有扦插无性系繁育种植的茶园。马边茶园发展可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000年前,以茶籽直播模式为主的老式茶园,面积为4.75万亩,品种以四川群体种、福选九号为主,同时种有少量福鼎大白茶、乌牛早及名山131等品种;第二阶段为2000年至2010年,以外购扦插繁育的良种茶苗为主的无性系茶园,面积为12.43万亩,品种主要以名山131、福鼎大白茶、福选九号为主,同时种有少量乌牛  相似文献   

2.
景宁畲族自治县鹤溪镇敕木山畲族村 ,依靠现代科学 ,组织规模种植茶叶 ,从而找到了脱贫致富 ,实现增收目标的好路子。这个畲族村 ,地处敕木山高山地区 ,土壤气候都非常适合种植茶叶。全村 5 9户 ,2 5 9人。这个村自 90年代开始 ,在镇政府、县农业局指标下 ,看中以茶脱贫致富这个项目 ,家家户户按照无公害茶园建造技术规程 ,选择最佳山地 ,营造高标准无性系良种新茶园。经过十年努力 ,全村茶园面积从原来村集体茶场 1 40亩 ,发展扩大到 1 3 60亩 ,其中 ,无性系良种新茶园 1 2 2 0亩 ,占总茶园面积的 89.7%。随着茶叶规模不断发展 ,如何把产品…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四川雅安市名山区制定实施"茶业富区"战略,茶叶产业实现了飞跃式发展,茶业已成为推进名山农村经济发展的优势产业、富民裕区的主导产业,农民增收的"绿色银行"。全区20个乡镇中有16个乡镇茶园面积上万亩,5个乡镇茶园面积上2万亩,98%的村产茶、90%的农户以茶为主,"茶叶"已成为名山区的名片。截至2012年底,名山区茶园面积达30.25万亩,占全区耕地面积的73%,茶鲜叶总产量达4.63万吨、总产值14.28亿元,全区农民人均茶园面积1.27亩,农民人均拥有茶园面积居全国第一,茶叶产量产值、良种  相似文献   

4.
杭州市茶叶“模栽”协作组以推广“亩产100公斤干茶模式栽培技术”为基础,开展万亩茶园丰产丰收活动。参加“茶叶丰收活动”的单位有全市7县1郊区,共90个乡镇158个村、场,35078亩茶园,其中采摘茶园31178亩,比计划面积1万亩超过211.8%。各茶叶丰收计划实施单  相似文献   

5.
茶叶是秋芦镇农村新兴的主导产业,从梅洋村来说就现有茶园面积1000多亩,毛茶产值562.5万元,家家有茶园、户户有毛茶初制厂,涉茶人员占总人口的90%.秋芦镇茶叶种植自1958年开始探索性的发展,但由于茶叶品种没更新,茶园老化,茶园效益低下不上,导致面积萎缩.  相似文献   

6.
浙江是我国最大的茶叶生产省份,1993年,全省茶园面积已达218万亩,其中采摘茶园面积195.5万亩,茶叶总产量12.2万吨,平均亩产62.4kg。茶叶生产之所以能得到蓬勃的发展,总的来说,一靠政策、二靠科技、三靠投入,其中茶树良种的开发和利用是一个重要因素,尤其是1988年以来,由于重视茶树良种优势的开发,名优茶产量大幅度增长,茶叶生产效益明显提高,使生产者从单纯追求产量转变到“品种、质量、效益”并重。目前,全省各地发展无性系良种茶园的积极性普遍高涨,1991年全省种植无性系良种茶苗3000余万株(其中本省出圃1100万株),发展无性系良种3600亩,占全省当年新发展茶园总面积的45%;1992年种植茶苗6200万株(其中本省出圃4300万株),发展无性系良种茶园8500亩,占当年新发展茶园总面积的89%;1993年冬至1994春出圃无性系良种茶苗9600万株,发展无性系良种茶园近2万亩,基本淘汰了茶籽直播建园,良种的优势在生产中逐步得到体现与发挥。  相似文献   

7.
一、实行承包责任制的前后我县茶叶生产历史悠久。全县共有茶园面积73000亩,年产干茶3—3.5万公担,是我省重点产茶县之一,列为商品红碎茶基地。全县建立国营茶场一个,乡、村以茶为主的场子795个,共有茶园面积52000多亩,占全县茶园总面积近80%。生产干茶2.5万公担,占全县总产量的80%以上。  相似文献   

8.
葛安明  王芳 《中国茶叶》2010,32(12):53-54
一、句容茶叶现状江苏省句容市地处苏南,山清水秀,生态宜人,属典型的丘陵岗坡地貌,适宜茶叶生长,是江苏省四大产茶县(市)之一。句容茶市现有茶园面积51800亩,有8个专业国有茶场,3个国有林场,有独立法人的村办、集体茶企业33个。全市有5万余人从事于茶叶的生产、销售及相关行业。无性系良种面积23300亩,良种普及率达到44%,茶叶产量1600吨,茶叶产值2.5亿元,名优茶产值占60%。句容茶在句容茶人的不懈努力  相似文献   

9.
辛崇恒  曲明传  周家诚 《茶叶》2000,26(4):221-221
1 基本情况 1.1 发展规模我市大棚茶生产始于1994年,近几年来有了较快的发展,特别是去冬今春,随着种植业结构调整力度的加大,我市大棚茶生产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据统计,全市茶叶大棚达到740个,面积425亩,是历年来发展最多的一年.其中东港区589个,面积350亩;岚山办事处125个,面积62亩;莒县26个、面积13亩.东港区大坡乡是我市大棚茶主要生产基地,全乡共建茶叶大棚487个,分布在27个村,其中仅薄家口一个村茶叶大棚就达124个.  相似文献   

10.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茶业科技的进步,促进了福建茶业生产稳步发展。解放初期的1949年,全省茶园面积仅27.7万亩,茶叶产量也只有0.3843万吨。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1957年,茶园面积达53万亩,茶叶产量0.70万吨。1959~1961年连续三年遭自然灾害,1962年茶园面积降至46万亩,茶园产量下降至0.43万吨。1978年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鼓舞下,我省茶业生产生机勃勃,1979年全省茶叶产量突破2.2万吨大关,1989年全省茶叶总产又突破5.6万吨,比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翻一番多。1992年全省茶园面积达187.83万亩,茶叶总产突破7.052万吨,比1991年增长7.99%,是1949年的18.35倍,是1979年的3.2倍。茶叶产量跃居全国第二位。由于各级政府的重视与支持,广大茶农的努力,我省茶叶生产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表现在:选育无性系茶树良种,审定国家级的茶树良种全国有52个,其中我省占14个,1993年推广无性系良种茶园面积170.41万亩,占全国良种茶园面积的三分之二,占我省茶园面积的85.2%,繁育无性系良种苗木6亿株。机械化采茶茶园面积达60000亩、乌龙茶产量达31585吨,92年占全国乌龙茶总产量的83.54%。全省茉莉花产量约2万吨。茶类品种有红茶、绿茶、乌龙茶、白茶、茉莉花茶五大类。 1993年,我省新发展茶园12万多亩,累计茶园总面积约200万  相似文献   

11.
福安市社口镇是"以茶为主"的农业镇,全镇茶园面积1.86万亩,年产量2000多吨.高产、优质、高效益成为我镇茶叶发展的必由之路.要实现茶园"两高一优"的目标,在于栽培上调控其中不利因素,采取选用优良无性系品种,叶面积合理配置,土壤营养的充分供给,合理修剪以及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2.
<正>山东省1959年首次"南茶北引",仅成活了青岛中山公园2.5亩茶园;1965年在时任山东省省委书记谭启龙同志的倡议下,1966年又开始了有组织"南茶北引",经过试验探索、大面积发展、面积效益稳定、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以及6次较大冻害的考验,青岛农业大学茶叶研究所选育出了瑞雪、香雪,泰山林科院选育出罗汉茶等3个山东茶树品种。目前山东茶园总面积28万亩,其中无性系茶园5.04万亩,仅占茶园总面积的18%,总产量1065.08万kg,总产值  相似文献   

13.
刘谦 《茶叶科学技术》2005,(1):32-32,33
周宁县是我省传统的绿茶产区,也是闽东的高山茶区.现有茶园面积10.71万亩,主要分布在咸村、七步、狮城、纯池、浦源、李墩等6个镇,以及玛坑、泗桥、礼门等3个乡,几乎村村产茶.由于全县大部分地处高海拔,历来茶叶具有显著高山茶的品质特征.境内千来以上山头就有二十多个,平均海拔在800米左右.栽培的茶树品种有福云6号、7号、福鼎大白茶、福鼎大毫茶、福安大白茶、黄楼、丹桂、黄观音、台茶12号、政和大白茶、铁观音和本地有性群体种等20余个.除当地菜茶群体种外,均系无性系品种,约占总种植面积的89.7%;其中,有特早生品种福云6号和早生种福云7号、8号9.2万亩,占茶园总面积的87.3%,有早生种福安大白茶、福鼎大白茶和福鼎大毫茶0.21万亩,占总面积的2.1%.有早生种黄棪、丹桂、中生种毛蟹,梅占、乌龙和迟生种铁观音等乌龙茶品种0.07万亩,占总面积的0.7%,有性系品种本地菜茶,有汤家山早芽种等面积1.09万亩,占10.9%.生产的茶叶产品按茶类划分有绿茶(炒绿、烘青)、乌龙茶、白茶和花茶.茶叶是周宁县农业经济的主导产业,10.71万亩茶园,产年干毛茶6340吨,创茶叶产值691万元,占农业产值16%,茶叶已成为周宁县农村经济支柱,全县有75%以上的农户直接或间接地从事与茶叶有关的工作.1995年省农业厅提出调整茶类结构,在绿茶区适当提高乌龙茶种植面积和生产比例后,从1996年开始宁德市开始引种乌龙茶,我县先后在玛坑、泗桥引种丹桂、铁观音100多亩,从2001年开始少量生产乌龙茶,至今发展2000多亩.品种分布5个乡镇.  相似文献   

14.
<正>近年来,陕西西乡县牢固树立"欲做产业,先建基地"的理念,把无性系良种茶园建设作为茶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持续推动茶叶基地稳步扩张,全县茶园面积达到30万亩,其中新建无性系良种茶园7.5万亩,使全县无性系良种茶园面积累计达到10.6万亩,占茶园总面积的35.3%。从近年来发展情况看,独特的自然气候和栽植技术影响无性系良种茶苗移栽成活率,是制约茶农种茶积极性的重要因素之一,特  相似文献   

15.
兴宁县茶林场是六十年代初建立起来的国营茶林场。现有茶园面积120亩,其中投产茶园105亩,茶树品种以梅占、锅(了口)水仙和云大种为主。近几年米,他们为了探索茶树高产优质规律,提高茶叶的经济效益,结合本场的茶叶生产实际,积极开展科学实验,  相似文献   

16.
《茶叶》2006,32(1):I0002-I0002
嵊州市是“中国茶叶之乡”,茶叶面积、产量、产值均居全国各县(市)之首。现有茶园面积16万亩,其中无性系良种茶面积4.5万亩,已发展无公害茶12.8万亩,有机茶认证1.6万亩,茶叶生产已基本实现无公害化。全市从事茶叶生产的农户8.2万户,占全市农户总数的35.7%,全市年产茶叶  相似文献   

17.
<正>石门县位于湘鄂边陲,地处神奇的北纬30°附近。茶区森林覆盖率达到89%,茶中有林,林中有茶、林茶相间,具备茶树生长的极佳生态环境。是"全国三绿工程茶业示范县"、"中国名茶之乡"、"农业部长江中游上游特色和优质绿茶出口基地县"、"全国绿色食品原料(茶叶)标准化生产基地县"。全县13个主产茶叶乡镇、场,涉茶就业人员近20万;茶园总面积14万多亩,其中无性系良种茶园面积达到6.5万亩,年产干茶近2万吨,茶叶综合产值近5亿元;全县有1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及3个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有3家企业获茶叶自营出口权证。  相似文献   

18.
荣县位于四川省西南部,生态环境优越,享有"花茶之乡"的美誉,荣县也是"恐龙之乡"自贡市的茶叶主产区,茶园面积占全市的90%,产量占95%。2002年被四川省特产协会评为"四川省花茶之乡",2009年被农业部列入全国118个重点区域基地县之一,同年被四川省农业厅列为"29个四川省优势茶叶产业发展县之一(川南优质早茶区)"。一、发展现状茶叶产业是荣县传统优势产业。目前,全县共有茶园面积7.38万亩,其中无性系良种茶园面积4.38万亩,良种化率59.3%。全县建立了10个重点茶叶乡镇,2012年全县实现茶  相似文献   

19.
正新丰县黄礤茶峒龙潭茶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3年7月4日,位于新丰县黄磜镇茶峒村,茶园基地在海拔750——1000米的高山之间,茶叶种植面积382亩,其中品种有台湾金萱苗和台湾青心乌龙为主,及金观音茶苗,已注册商标"蝉美人"。  相似文献   

20.
正无性系茶园具有性状整齐一致,投产快、产量高、品质好的优势,也可促进机械化采摘,减少茶叶生产成本,提高茶叶生产经济效益。大力发展无性系茶园,面临着移栽成活率不高的困扰。在2013年7~8月高温干旱达50多天的情况下,湖北孝感市栽植的1万多亩无性系茶苗成活率只有20%~30%,而在调查凤凰山茶场时,发现该场采用创新技术,栽植的无性系茶苗150亩,成活率却达到了95%,移栽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