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AA父母代种鸡限饲期的新做法经过几年实践,笔者总结出AA父母代种鸡育成期几个关键环节的做法如下:一、适时限饲:为了提高种鸡的均匀度,减少应激反应,限饲时间应适当提前,母鸡可从2周龄末或3周龄初开始,以4周龄末个体体重不超过460克为宜;公鸡从4周龄开...  相似文献   

2.
一般情况下,种母鸡饲养到8~16周龄进入青年阶段,就应该开始进行限饲饲养.其目的是控制种母鸡得体重增长防止种母鸡过早性成熟(过早开产),使种母鸡维持在适宜旺盛高产的体重标准,使种母鸡开产后始终保持旺盛高产,从而达到提高饲养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一、种母鸡的培育目标0~12周龄为种鸡骨骼生长发育控制期。13~24周龄为种鸡性成熟控制期。1.育雏目标雏鸡4周龄体重应达到430克,胫骨长要求达到6.6厘米,胸骨长要求达到5.72厘米,体重以430克时体型较好。2.育成鸡目标较小的骨架、较短的胸骨,并有较丰满的胸肌。育成鸡和25周龄种鸡的体重、胫长及胸骨长度目标见表1。肉种鸡在13周龄以后性器官开始发育,而且骨架相对完成生长和定形。如果母鸡在12周龄以前限饲不当,骨架生长没有控制好,形成了大骨架,则会推迟开产,在产蛋高峰期还会采食较多的饲料。3.肉种鸡在育成期的限饲方法限饲方法很多,下…  相似文献   

4.
限制饲养能提高肉种鸡的生产性能,降低饲料消耗,是养好肉种鸡的关键技术,而母鸡有成期的限饲尤其重要,能否培育出优良的后备种鸡关系着鸡群能否有一个良好的生产成绩。由于限饲技术复杂,有时难以达到预期目标,现以艾维茵父母代种鸡为例,就母鸡在有成期的注意事项谈几点看法。1适时开始限饲管理手册规定第三周龄开始限饲。但是,由于遗传育种的进展,肉鸡增重速度的提高,肉种鸡限饲时间需提前,每日限词已越来越普遍地在7~8日龄开始。根据经验,第二周每日最多采食5~6小时,否则鸡会超重。2限饲方法限饲方法有限质法、限量法和限时…  相似文献   

5.
肉用种鸡育成期均匀度差的原因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申永明 《中国家禽》1999,21(11):25-25
1 1日龄雏鸡的质量差如果雏鸡是由不同周龄且种鸡周龄相差很大的几批种蛋孵化而来,那么均匀度开始时必定很差。可以采取补救措施,将个体小的鸡只分群,加强饲养。雏鸡最好是用同一批种鸡所产的蛋或周龄相近种鸡的种蛋孵化而来。2环境温度不当不仅要求室温,还要求水温、垫料的温度适宜。3限饲不当为了提高鸡群的均匀度,控制种鸡的体重和体型。通常第1周自由乐食,母鸡从第2周开始限饲,一般采用4/3法限饲,即喂4d停3d,但不能连续停饲2d;公鸡的体重达到Ikg以后,才能限饲;采用4/3法限饲直到17周,17~20周可采用5/2法限饲,即喂5d…  相似文献   

6.
当代培育的“快大型”白羽肉鸡,由于育种工作的不断改进,生长速度一代比一代更快,其父母代种鸡的表现也是如此。主要生理特点是:吃料快,食量大,生长迅速;体型大,易肥胖;产蛋周期短,产蛋量较少,种蛋的受精率也较低。如果让肉用种鸡任意采食,就会因为吃得过多而变得肥胖,过肥的母鸡产蛋很少。实验证明:不加任何限饲的母鸡产蛋的数量只有合理限饲母鸡的二分之一,在肉用种鸡的生产中,限饲不当的鸡群产蛋量大幅度下降的例子已屡见不鲜;反之,限饲过严也会因营养不足给肉用种鸡的生产性能带来严重影响。 本世纪三十年代开始研究肉用种鸡的限制饲养问题,随着肉用种鸡遗传育种理论和技术的不断改进和营养科学的进步,人们越来越认识别:根据肉用种鸡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和生理特点,对喂肉用种鸡的饲料在量和质的方面采取一定程度的限制,才能充分发挥肉用种鸡繁殖性能的遗传潜力,这是养好肉用种鸡关键性的技术措施。 一.限制饲养的目的和作用 在正常情况下,对父母代肉用种鸡的母鸡第1、2周龄,公鸡在前4周龄让其自由采食,母鸡从第3周龄、公鸡从第5周龄开始,一直到淘汰的一生中都要实行限制  相似文献   

7.
试验通过阶段限饲方法,研究阶段限饲对种母鸡("优麻鸡2#"、"芦花鸡3#"共用母本)生产性能及蛋品质的影响。选取11周龄体重相近的共用种母鸡2 000只,随机分成2组,每组1 000只。两组均饲喂相同营养水平的饲粮,试验组在第11~13周龄按照限饲方案进行为期3周的限饲,对照组则按照共用母本饲养标准饲喂,试验持续56周。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13周末体重、脂肪厚度、开产体重和周死淘率显著降低(P0.05);全期周产蛋率显著提高(P0.05);阶段限饲对43、66周蛋品质无显著影响(P0.05)。试验表明,阶段限饲方案可有效降低饲养成本,提高优麻、芦花共用母本种用性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前言当前国内外肉用种鸡的初选时间一般是在6周龄。为了在选种前能充分表现鸡的遗传潜力,都采用6周龄以前自由采食,选种后限制饲喂的饲养方式,但是饲养到6周龄时,肉鸡体重已相当大了,可达到限饲条件下25周龄种用体重的55%以上,有的中选公鸡体重已超过2公斤,中选母鸡的体重也在1.5公斤以上。一旦改为限饲,必然会产  相似文献   

9.
试验以1860只仙湖鸭父母代雏鸭随机分成Ⅰ、Ⅱ两组,每组930只,在相同的饲养管理条件下,对种鸭4周龄限饲与8周龄限饲两种饲喂技术进行对比试验。其中Ⅰ组为对照组,采用8周龄限饲饲喂技术;Ⅱ组为试验组,采用4周龄限饲饲喂技术。经过64周试验,结果表明,8周龄限饲技术下的种鸭产蛋率、种蛋合格率、受精率与孵化率虽略高于4周龄限饲技术,但耗料多、产蛋少、经济效益低,因此4周龄限饲技术优于8周龄限饲技术。  相似文献   

10.
20周龄以前,肉用种鸡可以公母混养,同槽喂料。其后,母鸡在23~24周龄需要迅速加料,以促进生殖器官发育,准备产蛋,大约30周龄到产蛋高峰期以后,就要限饲,  相似文献   

11.
蛋鸡在生长期限询的目的是防止有成鸡吃过多的饲料,减少体内脂肪积蓄,改善产蛋性能;防止过早性成熟,维持标准体重,适时开产;降低成本,维持产蛋高峰期高而长。但限饲如果不适应鸡的生长模式就不能达到预期效果。1.蛋鸡的实际生长模式幼龄蛋用型母鸡的生长是一个不连续的过程。生长率作为时间的函数呈现S一型曲线;第一次生长高峰在7-8周龄,以后生长率逐渐下降,直到15-16周龄特要性成熟时出现第二个生长高峰。2现行的限饲方案一般6周龄以前,让其自由采食。6周龄以后实行限制饲喂直到产蛋率达到5%。此种限饲方案在母鸡的两个生…  相似文献   

12.
为了找出最好的本地麻花鸡后备母鸡限制饲养方法,本文主要研究限饲时间和限饲量这两种限制饲养方法对本地麻花鸡后备母鸡生长发育的影响。1 350只麻花后备母鸡分为9个试验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50只,日粮饲喂量分别为标准料量的85%、75%和65%,限时方式分别为每天限饲、隔天限饲和喂二限一法。试验结果为:喂料量对后备期前期体重和产蛋期前期体重有较大影响,喂料量大则体重较大;喂法对后备期后期体重的影响显著,其中半天喂法体重最大。对冠高、体长等各体尺的控制主要看喂料量,喂料量越多冠高、胸深、胸宽越大;喂法基本上不影响体尺的生长发育。对20周龄死亡率,喂料量过多,喂料时间间隔太长,鸡群死亡率增加。每天限饲方法还能提高300日龄的产蛋率,延长产蛋高峰期。总的来说,对本地麻花后备母鸡的限制饲养,喂料量不宜过低,采用85%喂料量和每天限饲的方法较适宜。  相似文献   

13.
对生长期母雏较普遍采用自由采食的饲喂方式。通常,自由采食会引起下列不良后果:①鸡过肥;②青年期体重过大;③性成熟过早;④产蛋量不高;⑤蛋小;⑥饲料消耗量大;⑦鸡易感染疾病,死亡率较高。下面介绍几种生长期母雏常用的限饲方法:一、数量限饲法这是一种传统方法,适于6~20周龄小母鸡。做法是限制鸡每天的给料量。限饲量根据气侯和鸡的品种决定,一般为自由采食量的  相似文献   

14.
在青年鸡培育过程中,许多场家都采用限饲这一技术手段。普遍采用的限饲方法为每日限饲,即把一周的总耗料在每天均衡饲喂给鸡群采食,鸡群每天的采食相同。而“五、二”限饲是把每周的总耗料量在5天内喂完,每天的耗料量相同,另两天不喂料,只供给饮水,“六、一”限饲是把每周的耗料总量在6天内喂完,每天耗料量相同,另一天不喂料,只供给饮水。本次试验目的是为了探讨“五、二”限饲和“六、一”限饲两种方法在实践中是否可行。1 材料和方法1.1 试验材料 选择同日龄的罗曼商品代蛋鸡1500只,从6周龄开始试验,到17周龄…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饲粮中添加大豆异黄酮(soy isoflavone, SIF)对产蛋期黄羽肉种母鸡产蛋性能、蛋品质、繁殖器官发育、孵化性能和血浆生化指标的影响,为SIF在肉种母鸡养殖中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数据。【方法】选用192只健康且体重和产蛋率接近的岭南黄羽肉种母鸡(快大型,21周龄),分为4个处理,其中第1组为对照组(基础饲粮),第2~4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5、15、25 mg/kg SIF,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鸡,试验期从25周龄开始至35周龄结束,共10周。试验期间,按重复记录每天采食量、产蛋数、产蛋重;34~35周龄时,每组选取50枚种蛋孵化,测定孵化性能;35周龄时,每个组随机选取24枚种蛋进行蛋品质测定,每个重复选取2只试验鸡进行采血和样品采集,测定繁殖器官发育和血浆生化指标。【结果】SIF对黄羽肉种母鸡产蛋率、平均蛋重、日蛋重及料蛋比均无显著影响(P>0.05);饲粮中添加SIF可以显著降低不合格蛋率,其中25 mg/kg SIF组的不合格蛋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饲粮中添加SIF可以显著提高蛋壳强度和蛋黄颜色,其中5和25 mg/kg SIF组的...  相似文献   

16.
(1)限制饲料量 限饲一般在2—5周龄进行。饲料量按85%一95%供给,限饲期开始前要有一定时间的过渡。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不同能量水平对广西三黄母鸡育成期体重及生殖器官的影响。采用单因子随机分组试验设计,饲粮代谢能设6个水平,分别为每千克10.5、10.9、11.3、11.7、12.1、12.5 MJ。将1 152只体重差异不显著的7周龄健康三黄鸡后备种母鸡随机分成6个处理,每个处理4个重复,每个重复48只,全期84天。结果,在限饲条件下,饲粮代谢能水平对体增重、体重均匀度、卵巢重量和输卵管长度有极显著或显著影响。随着日粮代谢能水平的提高,后备鸡的体重、增重、卵巢重量和输卵管长度也逐渐增加,而体重均匀度则以中代谢能水平组为最好。从本次试验看代谢能水平为11.7 MJ/kg可作为配制广西三黄鸡后备母鸡饲粮代谢能水平的参数。  相似文献   

18.
(一)育成期限制饲养限制饲养的目的是为了提高饲料利用效能,控制体重适时开产.蛋鸡限饲从8~12周龄开始,至18周龄转群上笼前结束.  相似文献   

19.
某种鸡场饲养艾维茵父母代种鸡5000只,2周龄前自由采食,3~6周龄每日限饲,7 ~12周龄隔日限饲,13周龄隔2天限饲1天,14~20周龄实行五、二限饲,以控制体重。平地散养,垫料采用碎花生壳,一般5天更换一次。饲养至19周龄时鸡群零星发病,每日发病2~3只。依据临床症状、剖解、实验室检查和动物试验诊断为鸡白色念珠菌病。  相似文献   

20.
<正> 前言目前,对肉用种母鸡,通常在生长及产蛋两个阶段都进行限制饲喂。这种限饲可以减少体重和死亡率,改善饲料利用率,提高种蛋受精率、蛋壳质量和产蛋量。大多数的限饲方法为:在生长阶段严格地限饲,而后逐阶段增加饲喂量,到产蛋阶段进行适度限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