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针对目前荔枝果园栽培方式落后,生产成本飙升和劳动力不足等问题,在产业调研基础上,本文总结了目前在荔枝生产中容易做到的省力化栽培七大关键技术,包括密闭荔枝园改造技术、简化修剪技术、肥水一体化管理技术、省力化喷药喷叶面肥技术、简化土壤施肥技术、省力化花果管理技术和省力化土壤管理技术等。  相似文献   

2.
程双红 《西南园艺》2004,32(6):16-16
我国是荔枝的原产地和最主要的栽培地区,栽培历史悠久,资源丰富。但长期以来,荔枝生产一直处于徘徊不前的局面。目前,生产上成龄荔枝低产果园占较大比重。但是不同果园低产的原因有所不同.只有正确判断果园低产原因,才能对症下药。  相似文献   

3.
荔枝密植园修剪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荔枝适当密植可以早结丰产,但果园容易密闭,不利于成花结果,导致果园低产。本试验通过比较不同修剪方法及修剪时间对妃子笑和白糖罂荔枝成花、结果的影响,摸索出适于一般管理条件下密植果园和低产树的修剪方法。  相似文献   

4.
王勇 《北方果树》2021,(5):47-48
滕州位于山东省南部,地处落叶果树种植的最南部,即暖温带半湿润地区南部,大陆性季风气候明显,冬季低温少雨,夏季高温多雨,适宜发展苹果产业,曾被评为鲁南地区果业盛地和"苹果之乡".苹果种植面积广,品种多,产量高,但大部分都是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初发展的,主要采取纺锤形乔砧密植栽培模式.由于管理不到位,大部分果园出现密闭、光照不良、产量低、品质差等问题,部分果园进行了调整,有些已退出历史舞台.苹果矮砧集约栽培是苹果栽培的发展趋势,具有结果早、丰产、稳产、便于管理、减少用工等优点,是未来苹果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南非和泰国的部分地区进行考察,主要了解其荔枝品种资源、果园管理、采后处理、加工产品等方面现状,为我国荔枝的生产和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我国荔枝主产区大多数果园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建园,树龄多在10a生以上,树冠高大、密闭,形成了外密内空的树冠结构,造成荔枝产量低、品质差,同时给栽培管理作业带来困难。目前生产上对荔枝密闭树多采用“重回缩”等露骨更新修剪方法,虽然有利于培养矮化、紧凑的树冠结构,但对树体损伤较大,甚至出现死树的现象,树体恢复生长慢,前期产量低。“开天窗”修剪技术克服“重回缩”修剪的缺点,不仅能改造树形,改善树冠光照条件,且能保持产量稳定增长,操作方法简便,易为广大果农所接受,有较大的推广应用前景,现将其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浅池莲藕栽培技术是选用优良藕种结合浅水池高产栽培的新模式,经过近几年在四川泸州地区的探索发展,已经成为农民致富的好项目。作者从修建水池、品种选择、栽培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探索总结,提出了泸州地区浅池莲藕栽培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8.
为解决泸州地区早熟荔枝品种结构单一的难题,泸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2013年从广东引进"妃子笑"荔枝,引种4年后表现为适应泸州地区气候条件,枝条生长快速,易成花结果,成熟期7月中旬,与当地主栽的早熟品种"大红袍"荔枝成熟期接近并有所重叠。引进的"妃子笑"主要果实品质保持了原有特性,而且单果质量、可食率、焦核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主要性状均优于"大红袍"荔枝,初步判定引种成功,对丰富泸州地区早熟荔枝品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针对广西大新县龙眼低产低效问题,从密闭果园改造、土肥水管理、结果母枝培育、控梢促花、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综述了石硖龙眼的低产果园改造技术,为指导大新石硖龙眼高产优质栽培和促进果农增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龙眼、荔枝同属无患子科植物,为我国岭南名优水果。四川泸州龙眼、合江荔枝,具有悠久的栽培历史,驰名省内外,但人们长期沿用实生繁殖,幼树多年不投产,品质良莠不齐,荔枝脱罐苗成活率低、繁殖率低、根系弱、树冠不完整。随着长江中上游一带龙眼、荔枝  相似文献   

11.
荔枝蒂蛀虫又名果蛀虫或爻纹细蛾 ,是桂西地区荔枝和龙眼的主要害虫之一。幼虫钻蛀荔枝和龙眼的新梢、花穗及果实 ,对果实的危害最大。幼果期受害常常引起在大量落果 ,成熟期受害虽多不落果 ,但果蒂内充塞虫粪 ,果实品质降低 ,果品的商品率和价格亦随之降低。1 荔枝蒂蛀虫严重发生的原因1品种混栽 :桂西地区有早、中、迟熟荔枝、龙眼品种品系混栽的习惯 ,各品种、品系梢期、花果期不一致 ,便于害虫繁殖并交叉侵害 ;近年来一些果园大量萌发冬梢 ,为该害虫提供冬季食物源。2果园栽培管理粗放。有利于害虫躲藏、栖息 ,为再繁殖侵害或越冬提供…  相似文献   

12.
荔枝一直是广西钦州市的特色产业,钦州荔枝栽培面积和产量均占到广西总量的一半,钦州也是全球第二大荔枝生产基地。为不断提高钦州荔枝市场竞争力,全力打造钦州荔枝品牌,钦州市全面启动荔枝精品果园创建活动;并成立了荔枝精品果园建设领导小组.分管领导亲自抓,制订了实施和技术方案,对纳入的市级精品果园给予重点扶持。  相似文献   

13.
枝叶量过大,导致果园密不透风,是目前黄河故道地区苹果园管理中最突出的问题,也是提高果实品质,获取果园丰产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对枝叶密闭问题,果农有许多不正确的认识,对其危害性缺乏真正的理解。也有的果农对此虽有一定的认识,但害怕影响产量而迟迟不愿对果园进行必要的技术改造。其实,果园密闭有四大害。第一便是降低产量。很多果农认为树大、枝多,自然就结果多,产量高,所以园里有一寸空地,心疼;从树上剪一个枝条,心疼。殊不知,一旦果园枝条多的过了头,果园的产量就会不升反降。这是因为枝条相互遮阴,谁也长不好。实际  相似文献   

14.
重庆市就其所处的纬度和大面积气候条件来看,不是发展荔枝的最适宜区。但其长江沿岸的一些地方具有荔枝栽培的历史,至今仍有成年荔枝正常生长结果。为充分利用重庆三峡库区的特殊气候条件发展晚熟荔枝,由重庆市科委、市农业局联合邀请广东、福建、广西、海南、四川等省(区)的知名荔枝专家来渝,对《重庆市特晚熟荔枝产业化发展》项目进行了可行性论证。专家一致认为:三峡工程竣工后,预计库区周围冬季气温将有所提高,库区周围低海拔地区将成为我国最北缘较适宜的荔枝栽培区。在库区周边低海拔地区规划发展特晚熟荔枝,建设我国特晚熟…  相似文献   

15.
鸡嘴荔(Litchi chinensis Sonn.cv.iizuili)是广西名优特产中熟荔枝品种。原产广西合浦县公馆镇香山村。合浦县现有荔枝栽培面积0.4万hm^2,其中鸡嘴荔栽培面积达0.2万hm^2仅星岛湖万亩优质水果基地就达到了0.02万hm^2。但果园立地条件较差,多为丘陵山地果园,土层薄,沙质重,土壤有机质含量低。该地区雨季暴雨频繁,土壤冲刷和肥水流失极为  相似文献   

16.
莫新 《福建果树》1990,(1):44-46
广西地处祖国南疆,属于亚热带地区,除桂北及高寒山区外,大都有荔枝种植,是我国荔枝产区之一。其中,灵山县又是广西种植荔枝较多的地区。但该县历年荔枝产量极不稳定,大小年明显。造成荔枝产量丰歉的原因,除与品种特性、栽培管理水平、土壤条件等有关外,主要受气象条件的影  相似文献   

17.
<正>果园密闭是我国苹果生产中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之一,它对苹果生产造成的影响是巨大的。时下,密闭园改造已成为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密闭园改造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涉及到果园管理的方  相似文献   

18.
龙眼是名贵水果之一,经济价值高,但就泸州地区现有的古老栽培技术,实生繁殖栽培,植株变异性大,童期长,投产迟,经济效益差,远远不能满足市场要求。针对生产上存在的问题,采用早结丰产、提高果园前期效益的综合配套栽培技术,提高了产量、品质和综合经济效益,现阐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自红富士苹果引入我国以来,我国苹果生产先后遇到成花难、果园密闭、劳动力短缺三大问题,而且往往前一个问题尚未完全解决,后一个问题又接踵而来,前一个问题的解决稍有进展,后面又产生新的问题.比如成花问题,我们通过大量研究与实践,基本找到了解决方法(通过缓放、拉枝、环割、扭梢、掰顶等技术措施来解决),可是,劳动力短缺问题的凸显,人力成本的大幅提高,使我们没有办法很好地落实这些技术措施,于是成花又成为了一个新的问题.20世纪90年代初,针对成花难问题我们进行了矮化密植的尝试,本世纪初,当果园密闭问题变得日趋突出时,又有一些人提出了稀植的做法.时至今日,在成花问题、密闭问题仍然没有得到很好解决的同时,果园省力化栽培的问题又成为生产中不容回避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荔枝生产与气象因素关系密切,存在开花座果率低和大小年结果等问题。为探讨气象囵素与荔枝开花结果间的关系,并与栽培管理和品种改良相联系,摸索荔枝丰产稳产栽培技术和品种改良方向,应用于生产。为此干1989~1995年开展本研究,结果报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以潮州市果树研究所和万山红农场红光管理区的荔枝园为观察点,前者编号Ⅰ、面积0.2hm2共108株荔枝树,后者编号Ⅱ、面积1.6hm2共800株荔枝树。其品种均为"乌叶"、树龄20年生,也均为丘陵果园,立地条件基本一致。同时观察记录两果园荔枝树的抽穗期共计算出抽穗百分率、开花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