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宜香101是四川自贡市农科所用优质香稻不育系宜香1A与自育重穗型强恢复系贡恢101配组育成的香型杂交水稻新组合。2004—2005年参加四川省区试,2 a平均单产8.19 t/h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6.78%;2005年参加四川省生产试验,平均单产7.84 t/h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7.88%。该组合具有高产稳产、抗高温、耐干旱能力强等特点,2006年4月通过四川省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2.
(1)Ⅱ优501四川省绵阳市农科所、绵阳农业专科学校用Ⅱ32-8A与绵恢501配组而成的杂交中稻新组合。1996~1997年参加湖北省区试,平均每667m2产量593.5kg,比对照汕优63增产4.6%,两年均居第1位。其中1996年每667m2产量576kg,比汕优63增产2.5%,1997年612kg,比汕优63增产6.6%。1996~1997年在随州、襄樊、英山生产试验比汕优63增产3.8%~9.7%。千粒重26.7g,全生育期136.7天,比汕优63长1.8天。高感猪瘟病和白叶枯病。糙米率79.40%,精米率71.46%,整精米率64.70%,变白2级,直链淀粉含量21.07%,蛋白质含量9.25…  相似文献   

3.
杂交水稻新品种两优688在建瓯试种表现及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两优688系南平市农科所用不育系SE21S与南恢688配组选育而成的优质晚稻新品种,于2009年2月通过福建省品种审定(闽审稻2009007).2006年省区域试验初试,平均产量497.88 kg/667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13.6%,达极显著水平,居第1位.2007年省区试续试,平均产量470.12 kg/667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9.65%,达极显著水平,居第1位.2008年引进福建省新品种中试基地的建瓯市小松湖头村生产示范种植,种植面积0.133 hm.,平均实割产量为573.10 kg,/667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13.5%,表现产量高、综合抗性好.现将其在建瓯市的试种表现及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宜香2084系四川省宜宾市农科院用优质不育系宜香1A与优质恢复系宜恢2084组配而成的高产香型杂交稻新品种。该组合具有丰产、稳产、品质较优、抗病、适应性好等特点。2004—2005年参加四川省区试籼迟熟B2组试验.每hmz平均产量7.988t,比汕优63增产4.09%。2006年四川省生产试验,平均产量8.184t,较对照汕优63增产7.17%。2007年5月通过四川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川审稻2007010)。  相似文献   

5.
龙斌 《中国稻米》2000,(3):16-17
(1 ) C优 2 2 : 系绵阳经济技术高等专科学校育成。全生育期 1 4 8天 ,比对照汕优 63长 1 .2天。分蘖力强 ,株型较紧凑。米质略优于对照。抗稻瘟病能力强于对照 ,叶瘟 5~ 7级 ,颈瘟 3~ 7级。 1 997~ 1 998两年省区试平均单产 564.2 5kg/ 667m2 ,比对照汕优 63增产 5.64% ,1 998年生产试验平均单产 581 .7kg/ 667m2 ,比对照增产 6%。(2 )冈优 364: 系江油市水稻研究所与四川省种子站联合育成。全生育期 1 4 7.8天 ,比对照汕优 63长 1 .3天。米质与对照相当。抗稻瘟病能力略强于对照 ,叶瘟 6~ 8级 ,颈瘟 5~ 9级。 1 997~ 1 998年两年…  相似文献   

6.
两优2163是福建省稻麦研究所以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SE21S与明恢63配组而成的两系杂交稻新组合,1998年、1999年通过省区域试验,2000年3月通过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组合米质优,生育期理想,产量有保证,在市场对米质要求越来越高的当今,它是一个较理想的晚杂组合。1 产量表现1998年参加省晚籼两系组区试,平均产量49396kg/667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050%;1999年续试,平均产量37985kg/667m2,比对照汕优63减产027%。两年产量与汕优63均无显著差异。1998年在长乐市鹤上镇试种示范,实割测产,平均5373kg/667m2,比汕优63增产407kg…  相似文献   

7.
汕优67系福建省三明市农科所育成的杂交晚稻新组合,其恢复系明恢67是用IR54与明恢63杂交选育而成。19 88年晚季省区试,19个点平均亩产404.6公斤,居8个参试组合首位,比对照1汕优6号增产9.26%,比对照2汕优63增产0.55%。 该组合在福建省作双晚种植全生育期131天,比汕优 6号迟 3天,  相似文献   

8.
籼型优质香稻不育系绵香1A的选育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绵香1A是四川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以印水型不育系优1A为母本、菲改B香/改B的F2代优良单株为父本测交,并经多代择优回交转育而成的籼型香稻不育系。该不育系育性稳定,农艺性状优良,米质优,所配组合产量高。绵香1A于2004年8月通过四川省技术鉴定,配制的组合绵香576(绵香1A辐/恢576)于2006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国豪国香8号(绵香1A/绵恢725)于2008年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9.
综合信息     
2006年国家审定通过的水稻品种(中)续一20.K优2527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选育的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品种来源:K22A×蜀恢527。在长江上游作一季中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53.0 d,株高112.4 cm。抗性:稻瘟病平均7.2级,最高9级,抗性频率85.7%。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54.9%,长宽比3.1,垩白粒率58%,垩白度10.3%,胶稠度54 mm,直链淀粉含量21.6%。2004~2005年,两年区域试验平均单产609.88kg/667 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8.04%。2005年生产试验,平均单产560.55 kg/667 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9.19%。适宜在云南、贵州、重庆…  相似文献   

10.
谷优527系福建省农科院稻麦研究所用优质、抗病、配合力强的不育系谷丰A与蜀恢527配组而成的优质晚籼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2002年参加福建省晚籼优质稻组区试,平均单产6.71t/hm2,比对照两优2163增产8.24%,13个试点有12个增产,增产点数达到92.31%.2003年续试,平均单产7.25t/hm2,比对照两优2163增产9.25%,14个试点都比对照增产,增产点数达到100%.2a区试,平均单产均居该熟组所有参试组合之首,增产都达到极显著水平.破格参加2003年福建省水稻新品种(组合)生产试验,8个试点平均单产7.12t/h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11.92%.参加2a福建省区试抗稻瘟病鉴定,综合评价为中抗稻瘟病(MR).于2004年1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获得福建省第二届优质稻评选三等奖.2004年闽侯县尧沙引进试种,表现生育期理想、产量高、稳产性好、米质优、抗性强等优点,是值得推广的优质高产高效的杂交水稻新组合,现将其主要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汕优149     
汕优149系1989年由四川省农科院作物所用珍汕97A与自选新恢复系成恢149配制而成的新组合。该组合已通过四川省区试,经多年试验、示范,表现出高产、抗病、优质、适应性广等优点。1产量表现汕优149于1991年参加多点品比试验,亩产533.75kg,比汕优63(CK)增产2.2%;1992年在四川省不同生态区进行多点试验,平均亩产524.1kg,比汕优63(CK)增产1.4%;1993年参加四川省区试,平均亩产507.08kg,比对照汕优63增产1.64%;同年在成都市、乐山市、德阳市等地进行生…  相似文献   

12.
D优177是用不育系D62A与恢复系成恢177配组育成的杂交中稻新组合.2001-2002年参加四川省中籼迟熟组区试,平均单产8.23 t/hm2,比对照增产3.95%;平均叶瘟3.9级,颈瘟1.6级,抗稻瘟病能力显著强于汕优63;稻米品质较优.2003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3.
特优202是漳州市农科所2002年用自主选育的不育系龙特甫A和恢复系漳恢202配制的优质、高产感温型杂交早籼新组合。2004年参加漳州市早稻区试,平均产量537.9kg/667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5.58%,达显著水平;2005年续试,平均产量494.45kg/667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6.59%,达极显著水平;2006年参加漳州市早稻生产试验,平均产量524.9kg/667m^2,比汕优63增产6.95%。2007年1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闽审稻2007E02)。  相似文献   

14.
香型高产杂交水稻新组合宜香1313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宜香1313系四川省宜宾市农科所用自育籼粳交强优恢复系宜恢1313与优质不育系宜香1A组配而成的香型杂交稻新组合。2003—2004年参加四川省区试,平均产量8.33 t/hm2,比汕优63增产5.73%,2005年通过四川省品种审定。该组合丰产稳产,米质较优,抗性较好,有较强的适应性,广泛适用于中国南方稻区种植。  相似文献   

15.
岗优151,系江油市种子公司与四川省种子站合作育成的杂交中稻新品种。1995~1996年参加四川省区试,两年平均单产8501.Ikg/hm’,比对照汕优63增产4.64%,均名列第一。1997年通过四川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同年参加全国南方稻区中舢迟熟组区试,平均单产8822.Ikg/hm’,比对照汕优63增产3.l%,这显著,居参试杂交水稻品种的第一位。目前已被列为四川“省第四次当家品种更换的首推品种,今年组织全省示范8万hm’以上。同时,也被农业部列为全国南方稻区第三次更换当家品种汕优63的首选品种,已在云、贵、鄂、渝、皖、湘、闽、桂、…  相似文献   

16.
特优63是福建漳州市农科所用龙特浦A与明恢63.配制而成的制型杂交稻组合。1989年春由我所与盐城市种子公司联合从福建引进。当年参加盐城市中籼稻新品种(组合)比较试验,平均亩产588.72公斤,比对照汕优93亩增5.83公斤,增产1%,居4个试点、8个参试品种(组合)之首。1990年在4个生产试验点的产量均居首位,平均亩产438.40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8.91%(变幅为。6.1—13.3%),方差分析达极显著水准。1990年组织的特优63制种试验,各试点的制种产量均明显高于对照汕优63。东台点特优63制种实收亩产168.5公斤,比对照珍汕97A/明恢63增产25.75%。 两年试验…  相似文献   

17.
谷优734是谷丰A与绵恢734配组育成的晚籼三系杂交稻新组合,于2008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5—2006年参加福州市晚稻区试,产量478.2kg/667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8.09%;生育期133.2d,比汕优63迟熟3.1d;抗稻瘟病,米质检测10项指标达到部颁二级以上优质米标准。针对组合穗大粒多特点,主要高产栽培技术是提高分蘖成穗率,制种差期中稻35d左右,烟后稻30d左右。  相似文献   

18.
冈优12     
冈优12是四川农业大学水稻所用冈46A与明恢63配组而成的中籼迟熟组合。冈46A的保持系来源于二九矮7号/V41//珍汕97/雅矮早;其不育胞质为西非栽培稻Cam-bikakakwm。 一、产量表现 该组合1990年通过四川省级区试;同年参加全国籼型杂交稻区试中稻组试验,18个试点平均亩产579.4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1.0%,居第一位。1991年续试,21个试点平均亩产545.8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4.9%,达显著水平,居7个组合之首。两年全国区试平均亩产比汕优63增产2.65%,日产量增0.18公斤,是近几年来全国区试中稻组中唯一比汕优63连续两年增产的组合。适宜在川、云贵…  相似文献   

19.
D优15系南平市农科所、南平市种子管理站、邵武市种子管理站用不育系D62A与南平市农科所选育的恢复系大粒香-15杂交配组选育而成的杂交稻新组合,2006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松溪县于2004年开始引进试验、示范,表现群体整齐,产量高,丰产、稳产性较好,熟期转色好,适应性广等特点,是松溪县水稻新品种推广潜力较大的组合。1特征特性1.1产量表现2004年在松溪县大布村作单季稻种植,平均产量558.3 kg/667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9.89%;2005年晚季在松溪县花桥村作烟后稻种植8 hm2,平均产量518.7 kg/667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9.10%。同…  相似文献   

20.
宜香1979系以宜香1A作母本,宜恢1979作父本组配而成的中籼迟熟高产香型杂交水稻新组合.2004-2005年参加全国南方稻区区试,两年平均9038kg/hm2,比汕优63增产6.75%,比Ⅱ优838增产4.56%;生产试验平均8790kg/hm2,比汕优63增产15.21%,比Ⅱ优838增产10.38%.该组合具有高产、稳产、香型、适应性广等特点,适宜我国南方稻区作中稻种植,2006年通过国家审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