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1 毫秒
1.
描述了2种枝 ;丛刺尖额溲和短削盘肠溲的形态鉴别特征。这2种枝角类是中国的首次记录。  相似文献   

2.
描述了中国的顶冠溲属一新记录种,并重编了中国顶冠溲属的分种检索表。  相似文献   

3.
描述了2种枝角类:丛刺尖额氵蚤和短削盘肠氵蚤的形态鉴别特征。这2种枝角类是中国的首次记录。  相似文献   

4.
本文描述了采自江西省的一种枝角类——网纹盘肠蚤,为我国的新记录种。  相似文献   

5.
本文描述了中国淡水枝角类新记录种——长吻高壳溞的外部形态,记述了某些生物学问题,其次详细观察并描述了头孔这一重要分类学特征。重新编列了高壳溞属分种检索表。  相似文献   

6.
中国盘肠溞属新检索表及一个新的记录种(甲壳纲:双甲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绘图描述了中国淡水枝角类新记录种——宽背盘肠溞的外部形态,并将这一新记录种及另3个新种与我国前人记述的8种盘肠溞一起编列了中国盘肠溞属的新的分种检索表.  相似文献   

7.
枝角类,也叫红虫,是一种在鱼、虾、蟹等人工育苗阶段被大量用作活饵料的小型浮游动物之一.近几年来,不仅是随着虾、蟹育苗业及养殖业的发展,枝角类作为优质活饵料用量越来越大,而且也深受培育观赏鱼的朋友的喜爱.因此,培养枝角类能带来丰厚的利润,不少养殖户或育苗场家也把目光投到枝角类培养上来,但在枝角类培养过程中常遇到不仅养殖成本高且培养产量不够稳定的问题.淡水枝角类的繁殖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单性生殖,产生夏卵,夏卵不需受精直接发育孵化,这是淡水枝角类的主要繁殖方法;另一种是两性生殖,产生冬卵,冬卵需经过休眠期后才能发育孵化.水温较高时,从夏卵孵化出幼枝角类到生长至性成熟,只需5~8d.淡水枝角类的最适生长温度为18~22℃.它的主要食料为细菌、单细胞藻类、酵母菌、原生动物和有机碎屑微粒.枝角类的寿命为数星期至几个月.  相似文献   

8.
在相对恒定的盐度(22)、温度(24~28℃)和自然光照下,培养液为密度(3~4)×106 cells/mL小球藻藻液,培养液更换方式1次/12 h、1次/6h和机动更换3种方式,初始种群密度为0.02 ind/mL,研究不同食物密度波动,对蒙古裸腹溞的种群密度变化规律和雄体比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9 d的培养期限内,种群密度呈现出典型的“S”型曲线,明显分为4个阶段:缓慢增长期、快速增长期、稳定期、下降期,固定组1次/12 h的种群密度明显低于固定组1次/6h和机动组,种群密度最大时可达到47 000 ind/L;雄体百分率表现为固定组1次/12 h>固定组1次/6 h>机动组,且3个组别均出现了2次雄体产出高峰期,最大雄体百分率可达到21.3%,分析得出蒙古裸腹溞雄体的产出与食物密度波动和种群密度有密切的关系,但是在较高的种群密度下并不能诱导出非常高的雄体百分率.  相似文献   

9.
枝角类是淡水中的一种重要的饵料资源,曾已有大量的研究和调查,其中大多数工作主要在湖泊、池塘等水体方面。对江河的枝角类区系、数量变动等却很少有人作专门研究。因过去认为江河枝角类种类和数量都极为贫乏,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但是,在进行珠江水系渔业资源调查时,  相似文献   

10.
三北地区内陆盐水的浮游甲壳类   总被引:17,自引:4,他引:17  
1990-1991年间在三北地区盐度0.57-214g/L的28个内陆水体采集了浮游甲壳类水样,共检出43种甲壳类,其中无甲类2种,枝角类23种,桡足类18种。根据经和平均密度,浮游甲壳类的主要种类有12种,邓无甲类:卤虫;枝角类:大型蚤、扁平小剑水蚤和等刺温剑水蚤。  相似文献   

11.
中国隆背溞属(甲壳纲:双甲目)一新记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描述了中国隆背 属的一新记录,补充了属的特征并编制了本属的分种检索表。  相似文献   

12.
中国麦蛾一新种、一新亚种和四新纪录(鳞翅目:麦蛾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记述了西北地区长翅麦蛾属一新种--拟鞘长翅麦蛾Chilopselaphus coleophorodes sp.nov;齿茎麦蛾属一中国新纪录──胡枝子齿茎麦蛾Xystophora psammitella(Snell);雪麦蛾属一中国新纪录──沙雪麦蛾Chionodes deserticola Piskunov,并首次描记了该种的雄性个体;彩麦蛾属一中国新纪录──六斑彩麦蛾Chrysoesthia sixguttella(Thunberg);甘麦蛾属一中国新纪录——黑缘甘麦蛾Brachmia dimidiella dimidiella(Denis et Schiffermuller)和一新亚种──黄缘甘麦蛾Brachmia dimidiella xinjiangensis ssp.nov.  相似文献   

13.
采用WSSV发病对虾组织碎块投喂、WSSV粗提液投浸、WSSV粗提液浸泡过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酵母菌投喂对淡水枝角类进行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攻毒,然后将攻毒前后的淡水枝角类进行PCR检测。结果表明,投喂WSSV粗提液浸泡过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可以感染淡水枝角类。  相似文献   

14.
报道了山东省新植物1新组合种、1新变种和1新变型,分别为沿海胡桃楸Juglans mauritiana (D.K.Zang etP.C.Huang)D.K.Zang、大果红楠Macnilus thunbergii Sieb.et Zucc.Var.borealis D.K.Zang和白花吉氏木蓝Indigofera kirilowii Maxim.ex palib.f.alba D.K.Zang,以及新记录3种、1亚种、1变种,分别为甘青鼠李Rhamnus tangutica J.Vass、金刚鼠李R.diamantiaca Nakai、薄叶荠苨Adenophora remotifolia(Sieb.etZucc.)Miq.、苏南荠苨A.tracheloides Maxim.subsp.giangsuensis Hong和毛叶甘菊Dendranthema lavadulifolium(4Fisch.ex Trautv.)Ling et Shih var.tomentellum(Hand.-Mazz.)Ling et Shih。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道了采用广东,广西的榆科植物2新种-广西朴和杂性山黄麻,以及广东分布新记录-异叶紫弹树。  相似文献   

16.
报道了8种、分别隶属于8个科的植物为秦岭地理分布新记录,全部标本存于华东师范大学生物系植物标本室内。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导了以浮游动物和浮游动物加配合饲料饲养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鱼苗的研究结果。大口黑鲈鱼苗开口摄食轮虫类和无节幼体,其后依次为枝角类和桡足幼体,枝角类和桡足类成体,对食物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和选择性。投喂浮游动物加配合饲料组的生长优于浮游动物组。体长和体重日平均增长分别为1.3mm、1.23mm和24.69mg、20.35mg,t检验差异显著。其成活率分别为64.4%和51.5%,二者相差12.9%。可见浮游动物加配合饲料对促进大口黑鲈鱼苗生长和提高成活率都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8.
北京木本植物新分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 近年来,作者结合教学和科研,在北京地区进行了树种资源调查和标本采集.经整理鉴定,确定了北京市木本植物区系新记录计6种1变种,分别属于7科7属,其中1属为北京植物区系属的新记录.全部标本存于北京林业大学森林植物标本室.这一调查成果为研究北京植物区系和植物资源的地理分布提供了新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9.
带织蛾属在中国已记载9种,均为Meyrick在1894年至1936年期间发表,其中Periacma conophanta Meyrick已移至斑织蛾属,本文记述中国该属5新种和1新记录。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导了以浮游动物和浮游动物加配合饲料饲养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鱼苗的研究结果。大口黑鲈鱼苗开口摄食轮虫类和无节幼体,其后依次为枝角类和桡足幼体,枝角类和桡足类成体,对食物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和选择性。投喂浮游动物加配合饲料组的生长优于浮游动物组。体长和体重日平均增长分别为1.3mm、1.23mm和24.69mg、20.35mg,t检验差异显著。其成活率分别为64.4%和51.5%,二者相差12.9%。可见浮游动物加配合饲料对促进大口黑鲈鱼苗生长和提高成活率都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