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分茶始见于唐而甚于宋,她既是品饮,又是极具观赏性的一门艺术,称茶百戏、汤戏、茶戏、水丹青等,其特点就是能使茶汤的纹脉形成文字和图像。"酒壮英雄胆,茶引文人思",自古以来文人便与分茶结下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2.
什么是分茶?根据著名语言学家、辞书学家蒋礼鸿(1916~1995)先生等人的论述,分茶是指用沸水(汤)冲(注)茶,使茶乳幻变成图形或字迹[1]。说明分茶是一种能使茶汤的纹脉形成物象的古代茶艺。分茶又称茶百戏、汤戏、茶戏、水丹青,其特点就是仅用茶和水不用其他的原料能在茶汤中显现出文字和图像。自古以来分茶就和闽北有着密切的联系,以下就分茶和闽北的渊源关系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3.
古代的分茶     
宋代北苑“斗茶”风习盛行朝野的同时,在民间还流行一种“分茶”的游艺,在当时又称为“茶百戏”,这是一种怎样的茶俗呢?南宋诗人曾提举福建路(署在建州)常平茶事的陆游在《临安春雨初并》一诗中写道:“矮纸斜行困作草,晴富细乳戏分条。”这“分茶”不是寻常的品茗,也不同于斗条,而是一种独特的烹茶游艺。放翁在诗中把“戏分茶厂与“闲作草”并提的。可见这“分茶”绝非一般的玩耍。宋词人向子湮有《洗溪沙》一首,诗是赠赵能持以扇头来乞词,戏有此赠。赵能着棋、书法、分茶、弹琴。词人把分茶与琴棋书画等艺并列,说明此游艺亦为…  相似文献   

4.
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文人思想的核心,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治世思想,“仁义礼智信”的伦理思想,“中和”思想皆深深地影响了文人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当文人与茶结缘,茶诗成为文人思想的表现媒介,文人寄情于茶,以茶会友,以茶寓理,儒家思想的治世观、伦理观、中和观等也就自然在茶诗作品中流露出来。本文旨在从众多茶诗作品中挖掘儒家思想,从而探讨儒家思想对我国茶文化的形成与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有人说武夷茶是女子茶,又有人说她是男士茶,而我说她是文人茶。君见否,一部厚实的武夷茶史,把武夷茶和文人形影相随、亲密无间的关系捕绘的淋漓尽致。首先说的是唐代徐寅,那是兴化府上第一位状元,著有两部诗文集,诗工整,文厚实,大文人衔头卓卓有余。  相似文献   

6.
茶事沉浮     
王春华 《茶叶通讯》2009,36(2):54-55
茶性温雅,传递善意。茶香家庭温馨宁静。茶性振作,文人烹茶,诗画并举,词曲飞扬。茶性内敛,佛经禅意借以导入精神空间。茶性普适.能从欧洲宫廷贵妇的时尚消遣品走向劳工大众的日常饮料。茶性宽容,有了茶的参与,人际交流顺畅。举杯之间,不同民族能达成沟通,增进友谊。饮茶的方式在各地变异成奶茶、酥油茶、功夫茶、午后茶;饮茶的礼仪在日本、韩国、东南亚诸地形成具有各自意境、形式繁复的茶道。  相似文献   

7.
品茶与分茶     
陆放翁《临安春雨初霁》诗中有“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两句。何谓分茶?看了几本诗选,各家注释不同。《宋诗一百首》注:“分茶即品茶”。《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注:“分茶。犹言品茶。分,鉴别的意思”。《宋  相似文献   

8.
文人茶缘     
陈雄 《广东茶业》2009,(2):66-67
俗语说,茶饮文人思。与烟一样,茶也是能引来创作灵感的产物,而且茶的清淡雅致、隽永绵长暗合了部分文人内敛的特质。一个喜欢喝茶的人,绝对是注重精神享受的人。所以,中国文人大都爱茶,即使不爱,也很少公开表示厌恶。  相似文献   

9.
明代时期,文人画家的创作思想受道家思想影响较深,崇尚天人合一的思想境界,将自身融于自然之中,感受"茶"的精髓,并使其与创作作品结合,形成具有特色的茶画情趣。本文以时间为轴,概述了我国茶文化的发展历史,结合明代文人雅士与茶画渊源,综述了明代文人的茶画特色及艺术审美。  相似文献   

10.
<正>茶道兴于唐而盛于宋。唐宋两朝不管是在制茶、泡茶、品茶一系列技的层面还是上升到道的理论层面,茶道的美学内涵都有明显的区别,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宋代出现了一系列丰富的茶画、茶书法、茶百戏等众多与书画相关的茶艺形式。此种形式的出现与宋代文人集团的兴起以及文人的生活方式、意趣取向息息相关,尤其是以宋四家苏轼为首的一批文人书画家,既是历史记载的茶道高手,又在书画领域同时提倡"文人画风"和"尚意书风",这种不同于前代的宋人意趣,与当时雅致而独特的茶艺方式的形成应有一种内  相似文献   

11.
张遥 《福建茶叶》2023,(1):196-198
唐代作为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发展的最高峰,其疆域之大仅次于清王朝,是一个通过文化、经济、政治影响世界的东亚帝国。同时,作为中国历史上出类拔萃的文学朝代,唐代文学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辉煌,至今世人仍旧对其艺术成就赞美歌颂。在唐代,随着饮茶之风的盛行,以及茶本身的特性,无疑让茶成为新时代的宠儿,开始提倡饮茶,乃至饮茶成癖,使茶透过生活层面,进入了精神层面,成为一种文化内涵。本文第一章以分析咏茶诗的兴盛缘由为主线,探究饮茶之风对唐代文学的影响。第二章探讨由茶引出的审美思维,重点分析唐代咏茶诗艺术特色,此外兼论唐代文人的精神追求。第三章通过分析唐人对茶的品鉴,以及茶诗的表现内容,探究唐人的文人意趣,透过茶的仪式化、日常化,探究唐代文人的审美转向。  相似文献   

12.
唐朝陆羽《茶经》的问世不仅标志着我国茶文化的诞生,而且也意味着我国文人茶饮活动集团的形成。饮茶这一风俗在中唐后便流行于文人士族之间,而我国的茶文化体系也自此更具文化性与内涵性。本文在先后论述了明代的茶与茶诗后,又对唐寅的茶诗进行了分析并最后结合具体诗句对其茶情抒发进行了浅层剖析。  相似文献   

13.
品茗与醉酒已构成唐代文人生活的重要内容,茶、酒与诗词艺术融合,使得唐代产生很多的茶诗与酒诗,体现唐代文人不同的精神诉求、人生感悟。本文以唐代茶酒文化作为研究对象,选取唐朝具有代表性的茶诗与酒诗进行比较,一方面分析茶、酒在唐代文人生活中的地位及意义,尽可能还原唐代文人的生活状态,进而探讨其丰富的精神文化内涵,另一方面也为研究唐代饮食文化、文人文化的学者提供新视角。  相似文献   

14.
任丽娟 《福建茶叶》2016,(3):351-352
自古以来,品茶都受到中国文人的喜爱和推崇。他们喜欢喝茶,更崇尚风雅。茶文化既是中国文人精神生活的一种追求,也透视着中国文人的情感内涵和审美意趣。周作人是著名的"苦茶派"文人,他擅长在文学作品中描写茶,其散文随笔中关于茶的篇目更不在少数。他用平实雅致的语言,将自己对茶的喜爱诉诸笔端,并将自己的书斋命名为"苦茶庵",可见其与茶之间的渊源。笔者通过对周作人的作品《喝茶》进行品析,来探讨其文章中所传达的茶意趣和茶韵味。  相似文献   

15.
前言 茶源于中国,被誉为国饮,延续三千多年来的生产和饮用已深深地融入社会各个阶层,并由此形成了特有的茶文化。当今,我们弘扬茶文化,研究和挖掘茶的利用历史资料、茶诗文是不可少的工作,但如何使茶文化成为系统而内容丰富的理论,并能理论联系实际地指导茶的生产和品饮实践,显得更有意义。借此,笔者就个人对茶文化的认识和理解谈谈有关茶文化理论与实践的粗浅见解。 一、茶文化与茶文化学 (一)茶文化的定义 什么叫“茶文化”?王玲的《中国茶文化》一书中提出:“茶不仅是以其历史悠久,文人爱好,诗人吟咏而与文化‘结亲’.而…  相似文献   

16.
茶中诗词歌赋是我国茶文化重要的存在形式,这种存在形式与我国传统文化、文人群体等展现出了紧密关系,也正因为如此,茶中诗词歌赋承载着深厚的传统文化意蕴,同时也承载着文人群体对生活、对人生的感悟以及文人群体所具有的哲理追求。本文在对茶中诗词歌赋与儒释道文化之间的关系做出分析与论述的基础上,对茶中诗词歌赋及文人群体哲理追求的展现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17.
苏莉 《茶叶》2009,35(1):58-60
北宋诗人梅尧臣爱茶,引茶入诗入文,更有如茶般不媚于世,不阿于俗的品性。茶道即人道,茶品与人品总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茶在文人心中,是醇清高洁之物,促人修心养性;有高尚情操和宽厚情怀的诗人亦如茶,值得后人敬重与爱戴。  相似文献   

18.
瀚石 《中国茶叶》2011,33(1):32-33
茶宠是品茗的时候,在茶船上陈放着的大大小小的茶摆件,俗称“小玩意儿”,这些多是用紫砂或澄泥烧制的陶质工艺品,在茶汤的滋养下,年长日久它们会变得温润可人,深得品茗人的宠爱,故称“茶宠”。就像文房清供随着书法字画走人文人生活一样,那些林林总总、形态各异、趣味盎然的茶宠也随着茶文化的普及和蔓延而渐渐进入了人们收藏的视野。  相似文献   

19.
中国是茶的故乡,中国古人饮茶,最早可以追溯到神农时期,但简单的种茶和饮茶,并不能代表茶文化,茶文化的形成与中国的文人和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唐代茶圣陆羽《茶经》第一次提出了茶道。在随后的历史中,茶与汉民族的生产生活联系在一起,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汉语言茶词语并对具体的社会文化生活进行描述。在新时期,全球化,不仅带来文化的多元化,还推动着多元化社会的形成,一些茶词语开始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呈现出汉语言茶词语的现代化特征。  相似文献   

20.
王玉京 《福建茶叶》2023,(2):190-192
宋代形成体系的文人情趣生活,被总结成越来越完善的体例,晚明时期,品茗乃文人雅士重要的娱性活动,每每雅集或是文士相聚,除却品茶抚琴以外,总有庭园中栽植花木或插花作品相伴,茶之味与花之香,共同在味觉与嗅觉上丰富了文士的品茗活动。陈洪绶画有多幅与茶事生活相关的作品,如《玉川子图》、《高隐图》、《高贤读书图》以及《品茶图轴》等,其茶画中多伴有瓶花形象出现,在丰富画面的表现形式之余,也为研究晚明时期茶事生活以及茶事生活中的瓶花艺术提供了宝贵的图像资料。本文分别从瓶花与茶在画中的隐喻和瓶花与品茗的关系两个角度考察陈洪绶茶画中的瓶花,从而了解晚明文士品茗插花生活的情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