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叶宗平 《上海蔬菜》1999,(2):1-1,20
近年来,上海“菜篮子工程”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蔬菜生产供应形势发生了可喜的深刻变化,蔬菜产销状况告别短缺。已走向富余。当前,随着上海大市场、大流通体系逐步建立,蔬菜生产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崇明作为上海“菜篮子工程”的重要生产基地,如何克服交通不便等困难,适应市场需求,发挥现有的和潜在的优势,探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海岛蔬菜发展的新路子,显得尤为迫切。  相似文献   

2.
蔬菜的生产与流通,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关系到社会的稳定、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大局。回顾总结上海蔬菜产销近年来的发展历程,研究制定今后的发展战略,把上海“菜篮子工程”建设与建设国际化大都市联系起来,这对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 “菜篮子工程”是一项民心工程,从1993年起,由于各级领导重现,干群共同努力,各方支持协作,以设施化、科技化为主要标志的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进展顺利,成效显著。蔬菜生产迅速发展,全市常年菜田生产总量逐年增加,年产量达到120-130万吨,鲜菜日均供应量保持在4000吨左右,数量充沛,品种丰富,价格平稳,市民比较满意。近年来上海“菜篮子工程”取得的显著成效,主要表现在: (一)蔬菜基地实现了历史性的战略转移,现代  相似文献   

3.
在这个春光明媚的时节,全国二十五城市蔬菜工作信息交流会在上海召开,更增添了我们这座城市的融融春意。首先,我谨代表上海市人民政府对拔冗光临的各位领导。各位代表表示热烈的欢迎! 全国二十五城市的代表在上海聚集一堂,总结交流蔬菜产销工作经验,探讨今后的发展思路,研究进一步搞好大中城市蔬菜工作的对策措施,推进跨世纪的“菜篮子工程”,从而使人民群众的菜园子丰收、菜篮子丰富、菜桌子丰盛、菜盘子飘香,这本身就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情。 国以农为本,民以食为天。“菜篮子工程”情系千家万户,是一项造福于民的“民心工程”。和全国各兄弟城市一样,上海市历届市委、市政府领导都对此十分重视。早在十年前江泽民同志就提出了在大城市要搞好“菜篮子工程”。从1994年起,上海市委、市政府又提出了高标准建设新一轮“菜篮子工程”的要求,经过几年的努力,以设施化、科技化为主要标志的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进展顺利,成效显著。蔬菜基地实现了历史性的战略转移,现代化蔬菜生产新格局正在形成;蔬菜流通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的流通新体制正在逐步  相似文献   

4.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是邓小平同志根据马克思主义原理提出的著名科学论断。蔬菜生产当然也不例外。解放以来,上海在蔬菜上的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工作是有很大成绩的,为菜篮子工程作了较大的贡献。但根据市委、市府提出要花3年时间再造新一轮高标准的上海菜篮子工程的任务来看,加速“科技兴菜”的步伐至为必要。 笔者认为近期的“科技兴菜”可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搞好研究、推广和开发。  相似文献   

5.
我们松江县是1994年和1995年建设的蔬菜生产新菜区,两年共发展常年菜田计划面积1.03万亩,加上季节性菜田面积,全县已有蔬菜生产面积1.5万亩,相当于一个中等镇区的规模.两年来通过不断探索和实践,以及认真向老菜区学习,使我们深刻地认识到:搞好新菜田的现代化生产设施建设,是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迅速提高新菜区蔬菜生产力总体水平的重要基础工程.特别是新菜区如何实现市政府领导提出的高起点、高标准建设新一轮“菜篮子工程”的总目标,以及增强蔬菜生产抗波动能力,坚持规模化、集约化生产的具体工作目标,这就必须从搞好新菜田现代化生产设施建设的基础抓起.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大市场、大流通格局的逐步形成,市民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市民食物结构的新变化,建设现代化的都市农业对蔬菜工作的要求愈高,市场竞争愈激烈,面临的挑战更严重。如何使上海市郊的蔬菜工作顺应市场经济新形势的发展,提高生产水平,提高产品质量,增强抗波动能力,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加快实现蔬菜产业化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根据我县蔬菜生产起步迟的特点及当前蔬菜生产所面临的新形势,我们对抓好今年的蔬菜产销工作及建设好跨世纪菜篮子工程,推进蔬菜产业化提出如下工作设想和打算:  相似文献   

7.
浅谈大城市郊区建立绿叶菜生产基地的必要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常言道:“民以食为天,食以菜为鲜。”蔬菜的生产供应情况,与人民群众的生活密切相关。上世纪80年代开始的菜篮子工程建设,取得了历史性的进展。稍大年纪的人都知道,20多年前蔬菜的生产和市场供应由于生产力水平低,抗自然灾害能力差,流通区域小,品种结构单调等,蔬菜生产受天气影响较大,如果风调雨顺,产量大幅度地提高,产品过剩,价格低廉,影响菜农的经济效益,反之如果遇到灾害性气候,蔬菜供应就会紧张。上世纪80年代某些年份蔬菜供应紧张的天数超过全年的四分之一,甚至有的超过三分之一,长时间的蔬菜短缺成为人们街谈巷议的热门话题。而现在上海蔬菜消费的人口几乎与20年前相比翻了一番,  相似文献   

8.
上海蔬菜产销现状和展望(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上海蔬菜产销现状上海自 1988年起开始实施“菜篮子工程” ,历经10多年发展 ,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食物结构的变化 ,蔬菜产销在上海农业经济中的重要性日益提高。蔬菜产值在全市农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不断提高 ,1987年时仅9% ,到 1999年已提高到 13 5% ;蔬菜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 ,全市菜田面积 1987年时仅 1 19万hm2 (公顷 ) ,到 1999年已超过 4万hm2 ;蔬菜产量有较大增加 ,1987年时仅 98万t(吨 ) ,到 1999年已增加到 337万t。蔬菜生产效益稳定增长 ,上海常年菜田亩产值1993年时仅 2 0 58元 ( 1994…  相似文献   

9.
湖北水生蔬菜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统筹推进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的意见》、《关于进一步促进蔬菜生产保障市场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的通知》;湖北省政府2010年9月召开了全省推进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工作会议,出台了《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的意见》、《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蔬菜生产保障市场有效供给的通知》。这是推动湖北省蔬菜产业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契机.也为湖北省水生蔬菜产业发展带来了历史性机遇。  相似文献   

10.
自1988 年实施菜篮子工程(本文仅指蔬菜生产)以来,蔬菜产业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各级政府针对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情况,确定不同的发展重点,结束了蔬菜供应长期短缺的历史,形成了买方市场。同时,也积累了有效调控蔬菜市场的经验和办法。蔬菜产业由最初的力求满足市场供应,逐步发展成为目前的大规模、多品种、高质量、见效快的农业产业。2010 年初,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关于统筹推进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的意见》,标志着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正式启动。客观分析蔬菜产业发展中遇到的生产效益问题,研究对策,落实措施,才能使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成为农民致富工程。  相似文献   

11.
王强 《上海蔬菜》1993,(1):12-13
蔬菜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副食品。近年来,随着上海“菜篮子工程”建设的发展,蔬菜供应将逐步实现规格化销售。由于蔬菜生产的特殊性以及受自然条件影响很大,如遇低温(-4℃以下)、高热(35℃以上),台风(八级以上)或暴雨等情况,  相似文献   

12.
蔬菜现代化产销设施建设是“菜篮子工程”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体现一个地区蔬菜产销科技进步和生产力的总体水平。对促进蔬菜产销现代化,保障上海经济的高速发展,满足全市1300多万人口对蔬菜的需求,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1设施建设现状及特点1.1现状“八五”期间,上海坚持设施建设“每年搞一点,年年不停步”,全市菜区现代化设施初具规模。从1992年下半年起,对实行战略性转移的菜田进行了大量的投资建设。经过3年努力,不少新菜田设施已恢复或超过老菜田的水平。“九五”期间,为适应国际性大都市形势发展的需…  相似文献   

13.
株洲市自1996年实施新一轮菜篮子工程以来,认真落实市长负责制,把"小菜"当作大事抓,出现了生产发展、供应均衡、淡季不淡、价格平稳的好形势,蔬菜设施栽培、中南蔬菜市场建设、蔬菜服务体系建设和蔬菜企业改革均得到了省政府、省财办、省菜办领导的充分肯定,在全省同行业也有一定影响.总结近三年来的工作,我市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抓了菜篮子工程建设.  相似文献   

14.
邱源 《上海蔬菜》2005,(3):10-11
上世纪90年代以来,在市政府菜篮子工程的指导下,我县的蔬菜产业发展得到了较大程度的突破。近年来,我县先后被认定为全国最大的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中国花菜之乡、华东地区最大的绿色食品生产基地,这与我县独特的社会地理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随着上海隧桥的开工,崇明蔬菜业迎来了空前的发展机遇,但同时也对我县蔬菜安全监管工作带来了更大的挑战。现将崇明岛蔬菜安全监管工作的现状与对策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1994年以来,上海市菜篮子工程的顺利实施,基本上满足了上海蔬菜市场的供应,但阶段性和结构性的短缺还难以解决。根据建设都市型农业和市农委、市菜办提出的郊菜生产以绿叶菜为主的要求,结合本区远离市中心的特点,我们设想在今后的几年里,以满足城乡居民对蔬菜的需求和提高效益为出发点,以实现蔬菜产业化为目标,完善经营机制为抓手,继续扩大外围蔬菜,大力发展特色蔬菜,努力闯出一条集市属蔬菜、区属蔬菜、季节性插种蔬菜于一体,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内贸、外贸相结合的蔬菜工作新路子。 一、继续扩大外围蔬菜生产 种菜效益明显高于常规作物,农民有较高的种菜积极性,政府也有搞活夏熟茬口的导向,鼓励发展季节性蔬菜。同时,区内又有两家规模较大的蔬菜加工企业。因此,继续扩大季节性蔬菜具有很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16.
上海市菜篮子工程建设,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面向新世纪,建设好跨世纪的菜篮子工程,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而紧迫的课题。上海农工商集团在市府和市菜办的领导和帮助下,现已初步具备设施化规模经营的生产条件,建成了7000亩市属常年蔬菜生产基地,其中有4个标准化园艺场,1个3公顷的现代化温室,1100亩的管棚保护地,2196亩全固定喷灌和2800亩半固定喷灌设施,建成100公里的明沟和1600亩的暗排设施,并已在100亩管棚和露地菜田中,推广运用滴灌技术获得成功。除此以外,东海农场的“中国—荷兰农业部上海园艺培训示范中心”,装备有当今国际上最先进的智能型现代温室并提供世界领先的现代园艺技术培训,这给帮助我们掌握现代蔬菜生产技术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相似文献   

17.
在历届市委、市政府领导的重视关心下.本市菜篮子工程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郊区蔬菜生产的发展,市场大流通格局基本形成。本市蔬菜供应状况有了明显改善。市郊蔬菜设艺化、园艺化的实施增加了市场蔬菜的数量,商品档次也得到提高。外省市客菜的大量流入,既增加了市场供应量,对丰富本市市场、调节淡旺、调整品种结构起到了积极作用,零售环节、集市贸易十分兴旺,菜场超市卖菜稳中有增。可以这么说,在本市蔬菜产批零三环节上,市场决定价格、价格形成市场的市场经济机制正逐步形成,市场抗波动能力有了明显增强.市场蔬菜供应已初步进入数量充足、质量优良、品种丰富、价格相对合理、市民购买方便的良性循环。 根据市委书记黄菊同志提出的“把本市菜篮子工程建设与建设国际化大都市联系起来,按照郊区要体现实力和水平、市区要体现繁荣和繁华的要求,以实现产业化、连锁化、规格化和科技化为目标,努力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的要求。现就本市蔬菜批发市场建设、管理和发展的问题,提出以下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乡人民对蔬菜品种、质量的需求越来越高。因而,大中城市对菜篮子工程中的蔬菜科研工作均十分重视。主要蔬菜新品种的选育被列入国家重点攻关项目。据1990年统计,在“六五”“七五”期间,全国有10个蔬菜科  相似文献   

19.
如何满足大城市所需的蔬菜等副食品供应,是世界上许多大城市共同关注的问题。笔者在日研修期间,对此进行了专题调查,感到日本大城市搞好蔬菜副食品产、供、销的做法对我们建设菜篮子工程很有启发。  相似文献   

20.
随着“菜篮子工程”的不断深入发展,生产规模的日益扩大,加强以批发市场为中心的鲜活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是推进和完善“菜篮子工程”建设的主要措施,是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项重要任务。为进一步搞活流通,组织农民进入市场,提高农产品竞争能力,增加农民收入,建立产销之间畅通无阻的“绿色通道”,为农民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有必要建立一批具有一定辐射能力、规模较大、功能较全的省级农副产品批发市场。1 我省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基本情况11 发展现状自“菜篮子”产品市场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