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3 毫秒
1.
目的 研究咳喘宁对RSV诱发哮喘大鼠气道重塑形态学及ICAM-1表达的影响,阐明其防治哮喘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60只幼年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6组,即正常组,模型组,泼尼松与沙丁胺醇治疗组(简称泼+沙治疗组),咳喘宁大、中、小剂量组,每组10只。用卵清蛋白复制大鼠哮喘模型,并予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激发哮喘。大鼠处死后肺组织行HE染色观察炎症反应;图像分析软件测定支气管壁厚度及气道壁面积;免疫组化pv-9000二步法检测ICAM-1表达水平。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各治疗组炎症反应较轻。各治疗组支气管壁厚度及气道壁面积改变较小,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咳喘宁中剂量组较泼+沙治疗组作用略差,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咳喘宁大、小剂量组与泼+沙治疗组相比,其作用明显较差,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其肺组织中ICAM-1表达均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1);泼+沙治疗组ICAM-1表达稍低于咳喘宁中剂量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咳喘宁可有效抑制气道重塑,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肺组织中ICAM-1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加味参附姜苓汤对围月经期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血清炎性因子IL-4、IFN-γ和IL-8表达的影响,为其临床治疗提供科学的实证依据。方法 将围月经期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加味参附姜苓汤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氨茶碱缓释片联合酮替芬片进行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分别采集治疗前、后各组患者的静脉血,经离心后,取血清,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IL-4、IFN-γ和IL-8表达水平。结果 经3个月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2.5%(P<0.05)。与治疗前相比,观察组血清IL-4和IL-8表达显著降低(P<0.01),IFN-γ水平显著上升(P<0.01)。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血清IL-4、IL-8和IFN-γ表达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1,P < 0.05)。结论 加味参附姜苓汤对围月经期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促进围月经期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IFN-γ的表达和抑制IL-4和IL-8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咳喘穴位敷贴对哮喘大鼠辅助性T淋巴细胞1(Th1)/辅助性T淋巴细胞2(Th2)免疫平衡的影响。方法 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哮喘模型组、生芥子组、生炒各半组、炒芥子组、地塞米松组,每组10只。采用卵清蛋白致敏并激发的方法制备大鼠慢性哮喘模型,白芥子不同配比咳喘穴位敷贴散贴敷穴位干预治疗。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法(ELISA)测定各组大鼠血清中干扰素(IFN)-γ、白介素(IL)-4、白介素(IL)-13的含量。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哮喘模型组大鼠血清IFN-γ含量明显降低,而IL-4、IL-13的含量明显升高(P<0.01)。与哮喘模型组比较,生芥子组、生炒各半组、炒芥子组和地塞米松组的大鼠血清IFN-γ含量明显升高,而IL-4、IL-13的含量明显降低(P<0.01),各治疗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咳喘穴位敷贴能够调节哮喘大鼠Th1/Th2免疫平衡,改善炎症反应,从而改善哮喘病情。  相似文献   

4.
崔力  王伟明 《勤云标准版测试》2017,37(12):1404-1407
目的 观察清热消痤颗粒治疗炎症性痤疮对患者炎症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门诊于2013年7月~2015年12月收治的青春期炎症性痤疮患者81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43例)与对照组(38例)。观察组应用清热消痤颗粒治疗,对照组口服丹参酮颗粒。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炎症细胞因子水平(IL-4、IFN-γ)、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两组治疗前的中医证候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降低(P<0.01),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8.4%,高于对照组6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炎症细胞因子IL-4水平均降低、IFN-γ水平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IL-4水平低于对照组、IFN-γ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7.0%、1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清热消痤颗粒治疗炎症性痤疮可疏风清热、化瘀解毒,切中病机,并降低IL-4、升高IFN-γ,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不同灸法对环磷酰胺所致免疫抑制兔脾脏指数及细胞因子IFN-γ、IL-2及IL-4的影响。方法 将大耳白兔5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隔药饼灸组、艾灸组和假药饼灸组5组。除空白组外,其余4组均腹腔注射环磷酰胺60 mg/kg,造成免疫抑制模型。3个治疗组分别给予隔药饼灸、艾灸、假药饼灸治疗,隔日灸,共灸10次。治疗结束次日动物麻醉,取动物脾脏计算其脾脏指数,采用ELISA法测定匀浆上清液中IFN-γ、IL-2、IL-4含量。结果 环磷酰胺造模后,脾脏指数与空白组比较显著升高,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3个治疗组脾脏指数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组比较,艾灸组IFN-γ、IL-4明显降低,模型组、假药饼组IL-4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艾灸组IFN-γ明显降低,隔药饼灸组IL-4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灸法对免疫抑制兔脾脏指数均有调节作用;隔药饼灸可使因环磷酰胺所致下降的IL-4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银莱汤对发热大鼠体温和血清IL-1β、TNF-α、IL-6含量的影响。方法 90只SD大鼠连续测温3次,选取合格大鼠背部皮下注射20%干酵母混悬液10 mL/kg建立大鼠发热模型,随机平均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阿司匹林组、银莱汤高剂量组、银莱汤中剂量组、银莱汤低剂量组共6组,每组8只大鼠。分别于造模前0.5 h和造模后5 h两次灌胃给药,造模后每小时测温一次,于末次给药后3 h取血,通过ELISA和RIA方法检测血清中炎性介质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水平。结果 银莱汤各剂量组体温均低于模型组(P<0.01),银莱汤各剂量组血清中IL-1β、TNF-α、IL-6含量均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 银莱汤对发热大鼠具有明显的退热效果,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机体炎症反应,减少血清中IL-1β、TNF-α、IL-6的产生或加速降解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咳喘穴位敷贴对慢性支气管哮喘大鼠肺组织JAK1、STAT6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哮喘模型组、咳喘穴位敷贴组、地塞米松组,每组10只。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采用卵清蛋白致敏并激发的方法制备慢性支气管哮喘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咳喘穴位敷贴组大鼠相应穴位贴敷咳喘穴位敷贴进行干预治疗,地塞米松组大鼠腹腔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0.5 mg/(kg·d)。治疗14 d后取大鼠肺组织,HE染色观察肺组织形态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Real time PCR检测肺组织JAK1和STAT6蛋白及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哮喘模型组大鼠肺组织可见大量炎性细胞浸润,气道内有大量分泌物,肺泡结构紊乱;与哮喘模型组相比,咳喘穴位敷贴组和地塞米松组大鼠肺组织炎性细胞浸润减少、气道分泌物减少、肺泡排列规则。与对照组相比,哮喘模型组大鼠气道上皮 JAK1、STAT6蛋白和mRNA表达明显升高(P<0.01);与哮喘模型组相比,咳喘穴位敷贴组和地塞米松组大鼠气道上皮JAK1、STAT6蛋白表达下调(P<0.05或P<0.01),JAK1、STAT6 mRNA表达下调(P<0.01)。结论 咳喘穴位敷贴能够改善支气管哮喘大鼠支气管及肺组织炎症,其机制可能与降低JAK1、STAT6 mRNA和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运脾清热除湿方治疗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or pylori,Hp)相关性胃炎消化不良的疗效及可能机制。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90例门诊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各30例,中药组单纯口服运脾清热除湿方,中药合并Hp根除组在口服运脾清热除湿方基础上加Hp根除四联疗法,单纯Hp根除组采用Hp根除四联疗法,3组疗程均为2周。观察3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及Hp根除率,并通过胃镜下病理活检后免疫组化比较治疗前后白介素-12(IL-12)、干扰素-γ(IFN-γ)的表达。结果 中药合并Hp根除组Hp根除率为96.7%,高于中药组的43.3%(P<0.05),与单纯Hp根除组的90.0%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2月及第6月随访中,中药合并Hp根除组中医证候改善均优于中药组及单纯Hp根除组(P<0.05),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90.0%,优于其余两组(P<0.05)。3组IL-12、IFN-γ表达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中药合并Hp根除组二者下降较中药组及单纯Hp根除组更显著(P<0.05)。结论 运脾清热除湿方可有效缓解Hp相关性胃炎消化不良症状,联合Hp根除治疗远期疗效更佳,其机制可能为通过抑制IL-12、IFN-γ的表达起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杜仲-牛膝配伍组对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模型的干预作用。方法 将84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2只,假手术组12只,剩余60只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对照组(阿法骨化醇组)、杜仲组、牛膝组、杜仲-牛膝组共5组各12只。给药3个月后,检测各组大鼠的血清E2、钙离子、磷离子、碱性磷酸酶和骨密度(the bone mineral density,BMD)。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中雌二醇(estradiol,E2)、钙离子、磷离子及BMD值明显降低(P<0.01),血清中碱性磷酸酶含量明显增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牛膝组、杜仲-牛膝组大鼠血清中E2的含量明显升高(P<0.05);杜仲组、牛膝组、杜仲-牛膝组、阳性对照组大鼠BMD值及血清中钙离子、磷离子均明显升高(P<0.01)。杜仲组、牛膝组、杜仲-牛膝组、阳性对照组大鼠血清中碱性磷酸酶含量均明显降低(P<0.05);杜仲-牛膝组血碱性磷酸酶明显低于杜仲组、牛膝组(P<0.05)。结论 杜仲-牛膝药对抗骨质疏松作用有增强趋势,其作用可能与提高血清钙离子、磷离子浓度,提高BMD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栀子苷对酵母多糖(zymosan,Zym)致大鼠肠黏膜屏障损害的作用。方法 通过腹腔注射Zym-石蜡混悬液建立大鼠肠黏膜屏障损害模型,将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栀子苷组、乌司他丁组,腹腔注射Zym后即刻干预,12 h后重复干预1次。另设正常对照组。造模24 h后测定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D-乳酸(D-lactate,D-LA)、二胺氧化酶(diamine oxidase,DAO)、内毒素(endotoxin,ET)水平,并取小肠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 模型组大鼠血清TNF-α、IL-1β、IL-6、IL-10、D-LA、DAO、ET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病理组织学检查可见黏膜上皮水肿,黏膜上皮细胞排列紊乱,黏膜上皮炎症细胞增多,固有层松散、充血;与模型组比较,栀子苷可降低肠黏膜屏障损害大鼠血清TNF-α、IL-1β、IL-6、D-LA、DAO及ET水平,增加IL-10水平(P<0.05,P<0.01),减轻肠组织病理性损伤。结论 栀子苷可以减轻Zym导致的大鼠炎症反应,对Zym引起的肠黏膜屏障损害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疏肝健脾解毒方对乳腺癌癌前病变肝郁证模型大鼠血清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采用二甲基苯蒽灌胃及夹尾法制备乳腺癌癌前病变肝郁证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疏肝健脾解毒方组、三苯氧胺组、小金丸组,同时设空白对照组,分别干预4周后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雌二醇、孕酮、泌乳素、黄体生成素和卵泡刺激素含量。结果 模型组血清雌二醇、孕酮、泌乳素、黄体生成素和卵泡刺激素水平均较空白对照组高,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各用药组血清性激素水平低于模型组,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疏肝健脾解毒方组雌二醇及黄体生成素水平低于对照药三苯氧胺组及小金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疏肝健脾解毒方组血清孕酮、卵泡刺激素、泌乳素水平高于三苯氧胺组,低于小金丸组,孕酮水平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卵泡刺激素、泌乳素水平水平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疏肝健脾解毒方可有效降低乳腺癌癌前病变肝郁证大鼠模型血清性激素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乌药水提液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arrhea-predominant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IBS-D)大鼠血清生长激素释放肽(Ghrelin)、胃动素(Motilin,MTL)、P物质(P substance,SP)、促胰液素(Secretin,Sec)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60只大鼠随机分成6组,采用单只孤养1周+番泻叶煎剂灌胃2周+慢性束缚应激1周造模法建立IBS-D大鼠模型,分别给予乌药水提液低、中、高剂量,匹维溴铵灌胃干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各组大鼠血清Ghrelin、MTL、SP、Sec含量。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SP、 Ghrelin、MTL水平显著升高,Sec水平降低(P<0.01),提示造模成功;与模型对照组比较,乌药水提液低、中、高剂量组以及阳性对照组血清SP、MTL水平均明显降低,Sec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乌药水提液低、中、高剂量组以及阳性对照组对Ghrelin影响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乌药水提液可能通过降低大鼠血清SP、MTL水平来改善IBS-D大鼠腹痛、腹泻症状。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益气养阴清热方对自发性2型糖尿病(KKAy)小鼠胰高血糖素样肽2(glucagon-like peptide 2,GLP-2)、γ干扰素(interferon gamma,IFN-γ)、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 beta,NF-κB)的影响。方法 取雄性SPF级KKAy小鼠5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二甲双胍组,益气养阴清热方高、中、低剂量组,每组各10只;另取10只C57BL/6J小鼠作为正常组。各组予以相应干预。干预8周后检测各组小鼠GLP-2、IFN-γ、NF-κB水平。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IFN-γ、NF-κB明显升高(P<0.01),GLP-2水平明显降低(P<0.01)。益气养阴清热方高、中、低剂量组均可降低KKAy小鼠IFN-γ水平(P<0.05);益气养阴清热方高剂量组可降低小鼠NF-κB水平(P<0.05);益气养阴清热方高、中、低剂量组均可升高小鼠GLP-2水平(P<0.05)。结论 益气养阴清热方能改善糖尿病小鼠血糖、胰岛素抵抗,其作用可能与提高GLP-2水平、降低炎症反应相关。  相似文献   

14.
黄浩  王骁腾  洪军 《勤云标准版测试》2019,39(10):1267-1270
目的 观察化痰脉通片对痰瘀型颈动脉粥样硬化(carotid atherosclerosis,CAS)患者血清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idative low-density lipoprotein,ox-LDL)及血清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的调节作用。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5例CAS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32例和治疗组33例,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肠溶片+阿托伐他汀钙片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化痰脉通片口服治疗。疗程6个月。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ox-LDL、IL-6水平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两组血清ox-LDL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治疗组的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降低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IL-6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所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IMT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痰瘀型CAS患者采用化痰脉通片联合西药治疗可显著降低其血清ox-LDL水平,从而达到保护血管内皮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茶多酚(tea polyphenols, TP)对大鼠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急性期抗氧化与抗炎的作用。方法 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6只,建立大鼠脊髓半切SCI模型,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阳性药组(甲基强的松龙100 mg/kg)、TP高剂量组(100 mg/kg)、TP中剂量组(50 mg/kg)、TP低剂量组(25 mg/kg)。术后5 min,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灌胃生理盐水(10 mL/kg),其他组别灌胃相应药物。24 h后取受损脊髓局部组织,HE染色观察脊髓组织形态学变化,测定脊髓组织中·O2-、NO水平及诱导型-化氮合酶(iNOS)蛋白含量、抗氧化酶系统SOD与MDA活性以及血清中炎症因子IL-1β、IL-6与IL-8的含量。结果 HE染色图像显示,TP各剂量组脊髓形态好于模型组;同时,与模型组比较,TP降低了SCI大鼠脊髓组织中活性氧(ROS)的水平、增加了SOD活性、降低了MDA含量(P<0.05),亦减少了血清炎症因子IL-1β、IL-6、IL-8的含量(P<0.05)。结论 茶多酚能减少SCI大鼠急性期氧自由基与炎症因子的表达。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白子菜提取物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大鼠模型抗炎作用。方法 将72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9组(每组8只):空白组、模型组、秋水仙碱组、白子菜水提取物低、中、高剂量组、白子菜醇提取物低、中、高剂量组。造模5 h后开始连续灌药,7 d后取材,观察各组大鼠关节炎症情况,关节组织单位面积内炎症细胞计数及检测血清白介素-1β(interleukin-1 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umou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浓度。结果 中、高剂量白子菜提取物组与秋水仙碱组在足趾炎症情况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在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计数方面各药物组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各药物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秋水仙碱组TNF-α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秋水仙碱组及白子菜醇提取物中剂量组IL-1β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 秋水仙碱及中剂量白子菜醇提物对急性痛风性关节大鼠模型具有抗炎免疫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龙胆通窍丸治疗湿热型慢性鼻窦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湿热型慢性鼻窦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以龙胆通窍丸口服,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疗程4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相关炎性细胞因子血清白介素-6(IL-6)、血清白介素-8( IL-8)变化及临床疗效评分。结果 治疗后两组VAS、Lund-Kennedy评分均有不同程度降低﹙P<0.01),且治疗组下降更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IL-6和IL-8水平明显下降(P<0.01),且治疗组下降更显著(P<0.01)。结论 龙胆通窍丸能显著提高湿热型慢性鼻窦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其作用优于常规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熊果酸(ursolic acid,UA)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ollageninduced arthritis,CIA)大鼠关节X线及关节炎症相关因子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SD大鼠采取皮下注射牛Ⅱ型胶原加弗氏不完全佐剂法建立CIA模型,取造模成功后大鼠随机分为CIA模型组、UA低剂量组、UA高剂量组、甲氨喋呤(methotrexate,MTX)组、UA+MTX组并予以对应干预。另取6只正常大鼠为对照的空白组。初次免疫30 d断颈处死大鼠,关节行X线摄片,再取下大鼠炎症关节组织匀浆,提取RNA,荧光定量PCR法检测IL-17A、IL-10、IL-6、TNF-α、IL-1β、TGF-β的mRNA表达。结果 与CIA模型组相比,UA高剂量组、MTX组、UA+MTX组X线评分减低(P<0.05或P<0.01);各治疗组IL-17A、IL-6、TNF-α、IL-1β的mRNA表达降低(P<0.01或P<0.05);各治疗组IL-10、TGF-β因子的mRNA表达增高(P<0.01或P<0.05)。结论 UA可明显缓解CIA大鼠关节炎症,改善关节X线评分,其机制可能与调节炎症因子的产生,维持组织促炎因子与抑炎因子的平衡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加味参附姜苓汤对围月经期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血清金属基质蛋白酶-2(MMP-2)、金属基质蛋白酶-9(MMP-9)及金属基质蛋白酶抑制剂-1(TIMP-1)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治疗围月经期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围月经期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服用加味参附姜苓汤治疗,对照组口服氨茶碱缓释片联合酮体芬片治疗,疗程3个月。观察两组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清MMP-2、MMP-9及TIMP-1表达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为72.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MMP-2、MMP-9及TIMP-1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P<0.01),且治疗组降低较对照组显著(P<0.05,P<0.01)。结论 加味参附姜苓汤对围月经期咳嗽变异性哮喘具有较好的疗效,其可能通过下调患者血清MMP-2、MMP-9及TIMP-1表达而发挥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灵仙通络方对C518大鼠膝关节退变软骨细胞增殖、Ⅱ型胶原(COL-Ⅱ)及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的影响。方法 选取C518 大鼠膝关节软骨细胞株,随机分为中药组(灵仙通络方)、西药组(氨糖美辛)和对照组(氯化钠溶液),进行培养、诱导退变等处理,于给药后第 1、2、3 d,分别检测中药组、西药组和对照组不同浓度下对软骨细胞增殖、COL-Ⅱ及MMP-13表达的影响。结果 同一时间点的中药组、西药组不同浓度之间噻唑蓝(MTT)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不同浓度氯化钠溶液的MTT值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COL-Ⅱ免疫组化染色中,中药组与西药组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中药组优于西药组(染色指数χ2=16.26,df=2,P<0.01)。在 MMP-13 免疫组化染色中,对照组较中药组、西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中药组优于西药组(染色指数χ2=54.31,df=2,P<0.01)。结论 C518 大鼠膝关节退变软骨细胞经灵仙通络方干预后能够促进其增殖,调节COL-Ⅱ、MMP-13的表达,延缓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疾病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