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以粳型水稻品种空育131试材,对水稻超稀植栽培不同灌溉制度与灌水、田间需水量关系,不同灌溉制度对产量的关系,不同水层对温度的影响和超稀植水稻的需水规律等方面试验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处理1、处理8的综合性状较好,产量较高,处理5和处理9相对综合性状较差,产量较低,也就是轻干-湿灌溉-0氮水平和常规灌溉-常规施氮水平产量较高,常规灌溉-高氮施肥水平和无灌溉-0氮水平产量较低。  相似文献   

2.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滴灌成龄杏树耗水规律及灌溉制度,分析成龄杏树在不同生育阶段耗水量及作物系数,结果表明:全年灌溉定额为6 000 m3/hm2,灌水周期根据杏树需水关键期与非需水关键期确定,非需水关键期灌水周期10~15 d,需水关键期灌水周期5~7 d,灌水次数12次,比较符合南疆灌区滴灌条件下成龄杏树耗水规律,对南疆推广杏树滴灌技术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滴灌成龄杏树耗水规律及灌溉制度,分析成龄杏树在不同生育阶段耗水量及作物系数,结果表明:全年灌溉定额为6 000 m3/hm2,灌水周期根据杏树需水关键期与非需水关键期确定,非需水关键期灌水周期1015 d,需水关键期灌水周期515 d,需水关键期灌水周期57 d,灌水次数12次,比较符合南疆灌区滴灌条件下成龄杏树耗水规律,对南疆推广杏树滴灌技术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研究棉花需水规律,分析其消长因素,有助于我们掌握棉花高产栽培的土壤水分条件,为棉田合理用水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对于棉花合理灌溉制度的制定、灌溉渠系设计、地区水量平衡与区划等方面提供科学数据。一九八○年在我校水稻土、红壤和不同耕作制度条件下进行了棉花需水规律试验研究,探索棉花的需水规律。  相似文献   

5.
不同灌水量对油菜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对西藏拉萨地区油菜水分与产量的关系和需水规律进行研究,2013年在西藏拉萨节水灌溉试验站进行了油菜节水灌溉制度试验,通过设计田间不同灌水处理试验,结果表明,西藏拉萨地区的油菜的最佳灌溉定额在230—250m^3/亩之间,油菜灌水量250m^3/亩产量最高为181.63kg,油菜全生育期需水量一般在430-500m^3/亩。  相似文献   

6.
不同栽培模式下的水稻灌溉制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不同栽培模式、不同灌溉制度下需水量、灌水量、产量、效益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直播水稻在浅湿间歇Ⅱ灌溉制度下,水稻产量虽然不高但稳产,效益也可观,可在淠河灌区境内推广。  相似文献   

7.
2015年对淠史杭灌区中稻在浅湿间歇Ⅰ、浅湿间歇Ⅱ、群习灌、不灌水4种不同灌溉制度条件下的需水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降雨不充足的年份,淠史杭灌区中稻种植宜选择浅湿间歇Ⅰ作为本灌区的灌溉制度;在降雨充足,本田生育期不灌水,中稻生长不受水分胁迫影响,即不灌水不影响中稻产量的条件下,宜选择不灌水的灌溉制度。  相似文献   

8.
作物需水量是进行科学灌溉及制定作物灌溉制度的重要依据,通过试验研究了茶叶需水量和需水规律,分析了茶叶灌溉制度,结果表明,多年生茶叶需水总量平均为1 274.60 mm,年平均日需水量为3.49 mm;茶叶的灌水计划湿润层深度定在50 cm比较合适;茶叶的灌溉定额为307.2 mm。  相似文献   

9.
水稻综合节水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稻综合节水栽培技术是根据灌溉水稻各个生育时期的生长发育规律和水分生理,运用旱育、稀播、化控培育壮秧、“全、深、重”施肥等综合栽培措施,协调稻田灌水和其它栽培技术措施的关系,促进水稻生长和根系发育,使之适应旱长环境,并尽可能把水稻水分敏感期和本地区的枯水期错开。在保证水稻高产和优质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灌溉时间和灌水次数,大幅度减少五、六月份北方水源最紧张时期的灌溉水净消耗量。灌水时间比常规栽培少30-45天,少灌水20-28次,每667m^2节水170-450m^3。根据不同地块的茬口、土壤及水源状况分为“双早型”、“晚栽快发型”和“等水栽插型”三个主要类型。  相似文献   

10.
宁夏设施番茄膜下滴灌条件下耗水规律和水分利用效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索宁夏中东部干旱带设施番茄需水规律,在宁夏盐池温室大棚里进行小区栽培试验,研究了不同灌水定额对番茄产量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阶段番茄的耗水量不同,平均日耗水量为1.31~3.73 mm/d,开花坐果期最大,日耗水强度达到7.31 mm/d。不同灌水定额处理对番茄茎叶、根的生物量及产量有显著的影响,灌水量为375 mm的处理产量达到195 898 kg/hm2,比对照增产75%,达到显著水平,水分利用率达到3.45 kg/m3。并初步制定了适合该地区设施番茄栽培的灌溉制度。  相似文献   

11.
根据辽河下游平原区台安径流实验站2003—2004年的水稻灌溉试验结果,对比分析水稻各生长期的需水量,研究水稻不同生长期的需水规律,有利于水稻的种植与节水灌溉,提高效率,达到既节水又增产的目的,更为制订节水灌溉制度和实现区域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基础支撑。  相似文献   

12.
为了明确山西省半干旱区微灌条件下核桃不同生育期对水分的需求规律,以制订合理的灌溉制度,以10年生香玲为试材,探讨微灌条件下吕梁山区半干旱区不同灌水量处理的土壤剖面水分动态,分析不同灌水量对核桃生长特性、耗水规律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核桃新梢长度、叶面积、果实纵横径及产量随灌水量的增加而增大,但各指标增幅降低;灌水定额为120 m~3/hm~2时,水分入渗深度可满足核桃根系耗水需求,产量和水分生产效率最优。全生育期耗水总量随灌水量增加而增加,萌芽期耗水强度最大,果实膨大期为需水关键期,硬核期为耗水量最大期。综上,半干旱区核桃适宜的灌溉制度为灌水定额120 m~3/hm~2,生育期灌溉5次,其中开花期、硬核期、油脂转化期各灌溉1次,果实膨大期灌溉2次。  相似文献   

13.
芦苇生理需水量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芦苇一生中需要消耗大量水分,掌握蒸腾、蒸发全部耗水过程和各时期需水规律,是制定合理灌溉制度的重要依据。根据芦苇各生育阶段的生理需水性,确定合理的灌溉定额,适时灌水。在水源不足的情况下应首先保证芦苇需水高峰用水。  相似文献   

14.
不同栽培管理措施对水稻纹枯病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明确氮肥、灌溉、插秧株数等不同栽培管理措施对水稻纹枯病的影响,采用田间对比试验方法,进行水稻生育后期氮肥施用量、灌溉方式及插秧株数对水稻纹枯病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水稻生育后期氮肥用量和灌水方式对水稻纹枯病的影响关系最为密切,插秧株数对水稻纹枯病的影响不明显;在水稻生育后期减施尿素、合理灌溉,可有效降低水稻纹枯病发生。  相似文献   

15.
根据葡萄不同物候期的需水特征,选择灌水量和灌水周期作为试验因素,开展日光温室葡萄滴灌灌溉制度试验.葡萄年生长周期持续352d,适宜的灌水次数为31次,平均灌水周期为12d,平均灌水定额为200m3/hm2,适宜的灌溉定额为6 200m3/hm2.照此灌溉制度进行灌水管理,葡萄产量可达3.75×104 kg/hm2以上.  相似文献   

16.
水稻具有较强的水分适应性,水稻控制灌溉技术正是根据不同生育阶段水稻对水分需求的敏感性和需水规律,在充分发挥水稻自身调节机能和适应能力的基础上,采用节水灌溉新技术是一项重要的节水措施。2012年红旗岭农场进行了水稻节水控制灌溉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水稻高产栽培密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通过扩大行距的超稀植栽培试验,探讨了其对水稻的生育动态及产量性状的影响,提出了水稻再高产-≥10500.0kg/hm^2的插秧规律。  相似文献   

18.
采用防雨棚池栽试验,研究灌溉模式和施氮量对水稻需水规律、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溉模式与施氮量对水稻阶段腾发量、需水强度、水分利用效率和产量及其构成有显著影响。与常规灌溉相比,控制灌溉条件下水稻的腾发量、需水强度和有效穗数降低,水分利用效率、穗粒数和结实  相似文献   

19.
杂交水稻超稀植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超稀植强化栽培(SRI)是一种新型水稻高产栽培体系,具有省种、省水、节本、增产等优点,符合今后水稻优质、高产、高效、安全、可持续生产的发展方向;是一项极具研究和推广价值的水稻新型栽培法,在生产上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也是水稻栽培技术上的一次革命。该技术的核心是超稀植栽培,通常密度在每亩5500-7400穴,单本小苗移栽。本文总结了超稀植水稻栽培的相关技术,并对2年来的实践强化栽培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不同灌溉方式对食用百合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基于补灌水公式及大田水量平衡原理下,研究大田栽培食用百合的需水量、需水规律,探索适宜于食用百合的灌溉方式.[方法]通过实时监测土壤含水率,运用补灌水公式获得不同灌溉方式下的灌水量,结合水量平衡方程计算百合的需水量,得出百合各全生育期内科学量化的灌溉指标和适宜需水规律,确定最佳灌溉方式.[结果]各处理生育期需水规律均呈现“低-高-低”的变化趋势,需水强度随生育期推移逐渐增大,食用百合全生育期内的需水量由高到低依次为:沟灌(383 mm)、喷灌(322 mm)、滴灌(280 mm).采用喷灌植株下部土壤地温高,土壤温度变化较小,百合出苗快,喷灌模式优于滴灌和沟灌.在喷灌条件下,百合种球的平均茎围分别较沟灌和滴灌提高了3.7;和2.6;,平均鲜重分别较沟灌和滴灌提高了14.2;和7.2;,平均干重分别较沟灌和滴灌提高了24.9;和12.4;.不同灌溉方式下,采用喷灌方式灌溉,食用百合单产(鲜重)最高,达到1 362 kg/667 m2,较沟灌和滴灌提高了35.7;和13.4;.[结论]通过对食用百合株高、茎粗、单产量及灌水量等指标的综合分析比较发现,不同灌溉方式中喷灌方式能显著提高水分利用效率,提高食用百合的茎围、单球重等品质指标及亩产量,是一种高效的灌溉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