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随着智能电网建设的深入开展,数字化配电网建设受到高度重视,配电网通信系统是数字化配电网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通信系统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数字化配电网的优劣。配网通信系统覆盖面非常广,涉及的布点非常多,这就要求寻找低成本和低维护量的技术方案。EPON(Ethernet—based Passive Opitical Network,以太网无源光网络)技术是面向当前和未来的配网光通信系统的不二选择。  相似文献   

2.
配电网通信系统可以对配电网工作状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产生直观的影响,配电网通信技术也是我国电网智能化建设中不可或缺的关键性技术之一,是配电网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研究并应用科学性及高效性的配电网通信技术,对提高我国电网智能化建设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EPON技术的出现给配电网的通信带来了新方向,由于EPON通信技术具有传输速率快、抗干扰性强、运行稳定和灵活的组网方式等优势,使其恰好符合智能化配电网建设的需要,有必要对EPON技术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城市配电网馈线自动化改造技术,给出了馈线自动化改造的3种方案并进行了分析;分析了城市配电网自动化主站和子站系统的主要功能;研究了城市配电网自动化通信系统的主要问题,并介绍了新的通信技术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4.
正从客观角度分析,智能配电网的发展速度是比较快的,能够在很多方面对一些先进的技术理念、工作方法进行融合,对于固有工作的隐患减少,是非常值得肯定的。EPON通信技术的提出,打破了传统的工作模式,在很多地方都可以推动智能配电网体系综合问题的解决,所以在今后的技术应用上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1智能配电网体系运用现状分析1.1分层较为详细在现代化的配电网建设中,智能配电网体系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在很多方面都产生了较  相似文献   

5.
随光伏电站中广泛应用各种通信技术,全面分析了工业以太网技术、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现场总线技术、以太网无源光网络技术、ZigBee技术各自的特点及其在光伏电站通信中的应用场合与对应的优劣。在此基础上,提出分别适用于大型光伏电站和分布式光伏电站的整体通信系统架构。  相似文献   

6.
配电网的智能化是我国坚强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解决我国配电网架构薄弱、自动化水平较低的有效途径。本文给出了智能配电网的定义,其利用现代电力电子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及网络技术、高级传感和测控技术与电力设备相结合,将配电网在正常及事故情况下的监测、保护、控制、计算等与供电部门的工作管理有机融合在一起的配电系统,支持分布式电源的大量接入,为用户提供更加安全、可靠、优质、高效的电能,以及提供择时用电、分时计费的互动型服务。分析了智能配电网的主要特征和应具备的功能,对智能配电网分布式发电和微网技术、通信、高级传感和计量技术等关键技术进行了实用化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7.
配电网自动化技术综合了现代化通信技术、网络技术、电子技术、智能技术、图形技术等,该技术实现了配电网络在事故状态及安全运行下的监测、控制与保护的自动化和智能化。近年来,随着我国加强智能电网的建设,配电网自动化技术得到了广泛的普及与应用,对保证配电网络运行的安全、可靠及经济效益发挥出了重要的作用。笔者结合实际工作经验,从配电网自动化技术应用的意义、系统结构及具体功能等方面出发,对配电网自动化技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正>1配网通信技术分类当前配网通信系统的技术按通信介质可简单分为无线方式和有线方式两种,有线方式主要分为光纤通信和电力载波通信,无线按照建设属性可分为电力专网与运营商公网,如图1所示。2配网通信技术2.1 PON PON(Passive Optical Network:无源光纤网络)是指光配线网中不含有任何电子器件及电子电源,全部由光分路器等无源器件组成,不需要贵重的有源电子设备。一个无源光网络包括一个安装于中心控制站的光线路终端(OLT),以及一批配套的安装于客户场所的光网络单元  相似文献   

9.
<正>相对于城市配电网来说,农村配电网的发展速度比较慢,但随着农网改造升级的持续进行,配电自动化技术在农村电网得到了广泛应用,降低了农村电网出现故障的概率,提高了故障的检修速度,为农村提供更加安全稳定的电力供应。1配电自动化的功能简述配电自动化以现代的计算机作为控制手段,结合通信技术,对配电网的一次网架、电力供应的实时运行数据、相关配电设备的运行情况、电力用户  相似文献   

10.
基于GPRS的农村配电网馈线自动化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配电网自动化通信系统对数据传输可靠性和实时性的要求,提出了基于GPRS技术的农村配电网馈线自动化系统,并介绍了其系统方案.该系统在通信速率、成本等方面均能较好地满足馈线自动化通信系统的要求,具有很好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相似文献   

11.
提出"配网防火墙"的概念,介绍了这种新型的10 kV配电网馈线自动化故障隔离和保护模式;重点介绍配网防火墙将整个配电网作为对象,实现三层故障隔离和防护;提出配网防火墙是分布式保护与集中式故障定位及优化控制的结合;同时介绍了配网防火墙终端的构成;介绍配网防火墙系统在通信正常和通信异常时的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12.
农村配电网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提出配电网自动化电配电网设备自动化系统,配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和配电网管理自动化系统等三部分组成的新概念,并就河北农村电网今后配电网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原则进行了论述,同时也提出以后配电网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方向,提出研制“过滤闭锁式电压-时间型分段器”的设想。  相似文献   

13.
智能配电网低压可视化系统在低压实时数据通过故障指示器、温湿度传感器、漏保等设备上传至配变智能终端后经过加密与配网自动化主站进行通信及数据处理程中伴随着一些技术难点。现主要针对这些技术难点进行分析,并提升相应的技术解决措施和方案。  相似文献   

14.
在配电网系统中,报警信息的数据量是十分巨大的,且报警系统含有较大的噪音信息,使得难以正确的读取真正的报警信息,进而延误故障处理时间。针对这些问题,结合数据处理算法,将数据挖掘技术运用到配电网报警信息处理之中,利用改进后的算法进行着噪音过滤工程。首先介绍了数据挖掘常见的算法、方法,然后列举了常见的数据处理方法,分析了数据挖掘技术在配电网中的前景。  相似文献   

15.
杜亚波  谢娅娅 《南方农机》2019,(7):124-124,133
近年来,嵌入式技术在通信技术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嵌入式技术愈加完善,随之而来的便是通信技术的快速进步。本文概述了什么是嵌入式技术及移动通信系统,对嵌入式技术在移动通信技术中的具体应用进行了详细分析,供相关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6.
张军  朱博 《农村电气化》2016,(10):57-58
风电数据采集与监视功能实现技术支持系统与升压站、风电场、其他调度中心和其他外部系统实现各类数据的采集和交换,提供了通信链路管理、规约处理、数据多源处理和数据转发、下发功率控制指令、FTP文件传输等功能,采用多机冗余和负载均衡技术,满足高吞吐量和高可靠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GPRS技术在配电监控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配电自动化系统中配电网监控是主要内容,而配电监控系统中关键问题是通信。传统的通讯手段包括电力载波、双交线、光纤、专用无线电台等,它们各自都有自己的局限性。现在随着GSM、GPRS的通讯发展,基于无线公网和移动互联网的通讯方式得到了大家的关注,成为故障定位系统、抄表、配变监测等系统的通信通道的新选择。  相似文献   

18.
GIS即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alInformationSys-tem)是一种特定的十分重要的空间信息系统,它是在计算机硬件、软件系统支持下,对整个或部分地球表层空间中的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存储、管理、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配电网GIS是指在地理信息系统平台上建立配电网络的可视化应用体系,提供给配电网管理人员一个现实电网的缩微化管理对象,使管理人员在可视化的地理背景下直观地对配电网络进行日常管理。它具有直观、纵揽全局、实时、综合的特点,是配电网管理系统的发展方向。1GIS技术在农电系统的应用价值以GIS技…  相似文献   

19.
正通信系统是智能配电网的硬件基础和核心技术,无线通信是通信系统重要的一环,实现远程终端的信息传输和快速处理。在设备发射功率一定的情况下,无线天线将直接影响到无线通信的可靠性及稳定性,本文对无线通信天线技术展开讨论,并就无线天线的选择给出具体意见。1智能配网无线通信技术无线通信技术具有建设成本低、施工难度小、扩展灵活的特点,相对于有线通信来说有巨大的优势。随着无线通信技术快速发展,以GPRS/CDMA、3G、  相似文献   

20.
新型配网自动化通信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配网自动化的关键在于寻找一种快速、高效、合理、经济的通信传输方式来传输数据。该文在对电力系统通信方式的发展现状、新技术和支持网络分析的基础上,对不同通信方式的优缺点进行讨论。结合通信网改造的具体实例,说明了EPON结合PLC这一新的通信方式在实际配网自动化中的优势。实践结果证明EPON技术与PLC相融合的新型通信方式是配网自动化通信平台建设的发展方向,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