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用雷电定位系统,根据雷电监测数据找出岳阳电网雷电活动的规律,考虑路径、地形地貌、杆塔参数、历史雷击跳闸、绕击与反击比例等因素,对岳阳220 kV电网防雷工作进行全面地分析和评估,指出岳阳电网防雷技术方面存在的问题。以220 kV沙文线典型雷击跳闸事故为研究对象,提出220 kV输电线路差异化、综合防雷措施。选择220 kV峡坦线为例,介绍山区输电线路综合防雷技术改造技术原则和差异化防雷技术方案,对防雷保护技术改造后的效果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差异化防雷技术策略切实有效地降低了输电线路跳闸率,提高电网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2.
<正>110 kV架空输电线路架设往往选择丘陵、山地、旷野等地带,遭受雷电袭击的几率很大,线路雷害事故在电网总体雷害事故中占很大比重,严重威胁电网安全运行,影响供电可靠性。以往在进行线路防雷改造时,采取的措施存在一定的盲目性,防雷效果往往不理想。因此对雷害故障特点及雷电过电压作用过程进行分析,选择科学合理的防雷保护措施提高输电线路综合防雷水平是十分必要的,具有较大的实践应用价值。1装设线路避雷器  相似文献   

3.
<正>为有效防雷,提高供电线路健康运行水平,南方电网广西公司借助新技术开展线路差异化防雷研究,并建成输电线路差异化防雷评估分析系统,以分析线路走廊差异化的雷电活动时空分布规律。截至目前,该公司从2012年起就先后对156条频繁雷击跳闸或重要输电线路完成了差异化防雷改造,相当于给输电  相似文献   

4.
雷电的危害 ,大家是有目共睹的。然而 ,近几年随着电网的改造 ,特别是城网改造和变电所自动化系统的建设 ,大家可能对这些设备的防雷接地保护还是认识不足 ,以致造成了多起雷害事故 ,造成自动化系统的瘫痪和一些电网设备事故 ,损失是比较严重的。因此 ,我们有必要探讨一下供、配电系统的防雷接地问题 ,为设计和施工人员提供一定的帮助。1 电力线路的防雷与接地1 .1 输电线路的防雷与接地输电线路的防雷 ,应根据线路的电压等级、负荷性质和系统运行方式 ,并结合当地地区雷电活动的强弱、地形地貌特点及土壤电阻率高低等情况 ,通过技术经济…  相似文献   

5.
架空输电线路雷害事故的形成通常要经历4个阶段:①输电线路受到雷电过电压的作用;②输电线路发生闪络;③输电线路从冲击闪络转变为稳定的工频电压;④线路跳闸,供电中断。针对雷害事故形成的4个阶段,当输电线路在采取防雷保护措施时,要把好防直击、防闪络、防建弧、防停电“四道防线”。  相似文献   

6.
35kV变电站进线段防雷保护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的发展,通过十几年的农村电网改造,在电网中35 kV变电站建设很多,新建变电站必然有35 kV输电线路。为了节省投资,很多是根据原有的35 kV输电线路进行改造,改造的一些35 kV线路无法满足用常规输电线路地线长度对变电站防雷保护的要求。故需对改造35 kV输电线路采用其它方式的防雷措施。35 kV输电线  相似文献   

7.
目前,北京电网输电线路的防雷工作主要采取的措施有:减小输电线路的保护角;装线路避雷器;安装并联放电间隙;杆塔接地网改造和模块降阻;加装可控放电避雷针;安装耦合地线等综合的防雷技术措施。而日常运行维护工作中则主要是对杆塔接地电阻的检测及改造。  相似文献   

8.
雷害是输电线路防灾减灾领域的重大课题,居各类灾害首位。文章介绍了输电线路防雷的重要性,结合220kV及以上输电线路雷击故障高发的实际情况,对雷害机理进行分析,构建了基于多源致灾因子的差异化防雷风险评估模型,对雷击关键因子进行相对重要性评分,并进行了实际工程应用验证。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输电线路的雷害引起跳闸逐渐增多,雷击跳闸成为困扰供电安全的一个难题。因此,如何有效防止雷击故障的发生,对防雷技术进行综合研究,尽量降低雷击跳闸率,减少输电线路的雷害故障成为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对北京地区历史防雷效果进行综合分析,对避雷器、并联间隙、避雷针等安装效果进行分析,为后期防雷工作开展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0.
编者按为了保证雷雨季农村电网的安全供电,必须贯彻以预防为主的方针,抓紧做好防雷工作,以赢得安全的主动权。为此本刊特在这期中开辟了“防雷专栏”,报导了全国各地防雷工作的经验,其中有水电站发电机的直配线防雷保护、输电线路的雷害事故分析、变电站以及配电变压器的防雷保护等内容,同时也有防止铁磁谐振过电压的经验,对目前正在农网中逐步推广应用的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的发展前景亦进行了展望。由于本期篇幅所限,还有一些防雷经验的稿件未能同时刊出,我们将陆续予以刊登,以满足广大读者的要求。随着我国电力事业的不断发展,农…  相似文献   

11.
陈熹 《农村电工》2007,15(5):32-33
1 防雷工作对线路安全运行的重要性 福建省福州市是我国东南沿海城市,属海洋性气候,受季风和台风影响较大,因此雷电活动剧烈,每年要面临三大雷害的袭击,一是春季的锋面雷,二是夏季局部地热暴雷,三是南太平洋热带风暴伴随的强烈雷暴,高压输电线路防雷工作任务较重.  相似文献   

12.
梁绍原 《南方农机》2017,(8):160-161
目前,输电线路严重的损坏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雷电袭击,要保证输电系统的正常运行,做好防雷措施是非常有必要的。文章在综合分析了电路系统的运行现状之后,总结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防雷措施。这些措施是保证输电线路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措施。在实践过程中,加强输电线路的整体了解以及采取必要的防雷措施是保障输电效率的主要方法,在应用的过程中能够有效的降低输电线路的运行和维护成本。  相似文献   

13.
输电线路是电力能源传输的重要通道,也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输电线路以架空线路为主,该线践跨距长,线路经过地区的气象环境各有不同,输电线路的雷击在电力系统雷害事故中占很大的比重。为提高电力系统的供电可靠性和电能质量,减少输电线路雷击跳闸率,合理选择防雷措施显得尤为关键。基于此,文章介绍了雷电流的形成以及主要参数,并分析了雷击故障的主要类型和具体的防雷措施。  相似文献   

14.
变电所是多条输(配)电线路的交汇点,也是农村电网的枢纽点。变电所的雷害事故往往会导致设备破坏及大面积停电,所以必须采取有效的防雷措施,以保证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变电所发生雷电过电压有2个来源:①雷电直击变电所;②沿架空电力线路入侵的雷电过电压波。下面分别谈一下针对这2种情况的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5.
通过电力线路防雷接地的设计,合理地选择防雷保护措施,是实现保证电力系统安全、持续稳定、可靠运行的重要环节。通常情况下,由于架空输电线路一般都是在室外,处于暴露的大气环境中,会遭受多种内外的干扰所影响,经常会受到雷雨天气等气象条件的直接影响。因此,为了防止电力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受因中断,保证输电线路保持正常运行,防止遭受雷雨天气的干扰,应加强对输电线路防雷接地设计研究和不断优化,提高防雷接地水平,提高电力系统的整体效果。  相似文献   

16.
输电线路是电网的骨架,对原有输电线路的改造很多时候往往是改造其中一小段,在改造过程中,要考虑对原有线路安全运行,结合电网的长远规划发展和结合最新的电网建设标准进行改造,需要考虑的因素比新建线路更复杂,在输电线路改造中要严格考虑每个环节,避免出现问题。  相似文献   

17.
配电网是电力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承担着向用电用户供电的责任,一旦系统遭受雷害,势必引起线路跳闸,给线路运行带来不利影响。因此加强配电网的防雷力度,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主要研究了配电网防雷的难点及对策,以供参考完善。  相似文献   

18.
陈进 《农村电工》1999,(5):23-23
运行经验表明:配电网的雷害事故约占整个电力系统全部雷害事故的70%~80%。因此,必须加强配电网的防雷保护工作,才能保证供电的安全,提高供电的可靠性。 1 配电线路的过电压保护 电压在3~10kV的架空配电线路遭受雷击后,往往造成绝缘子击穿和导线烧断事故,尤其是钢筋混凝土杆铁横担的线路最为突出,所以必须在绝缘薄弱点增加必要的防雷保护设备。个别特别高的杆塔、铁横担、带有拉线的部分杆塔和终端杆等绝缘薄弱点,应装设阀型避雷器或管型避雷器进行保护。对于两条线路  相似文献   

19.
35kV架空线路防雷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2005年雷电地点较为集中,雷击伤害程度大、时间长、雨量大的特点,统计了35kV架空线路发生的故障率比往年高,损坏的程度比往年严重,通过对雷害的分析,提出了35kV架空线路防雷的措施,达到减少架空线路雷击跳闸事故的目的,保证线路的安全运行和对用户不间断地供电。  相似文献   

20.
高压输电线路在整个供电系统中占据重要地位,其运行状况直接关系到供电系统稳定性,而雷电干扰是影响高压输电线路正常运行的关键因素,因此相关单位应采取综合防雷措施,为高压线路运行创造良好的环境。基于上述背景,文章概述了高压输电线路雷击事故原因,并探讨了高压输电线路综合防雷措施,以期能为供电系统安全运行提供有效的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