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浅谈泥质海岸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山东泥质海岸沿海防护林体系的结构和特点 ,初步划分了泥质海岸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中规划设计的 5个功能区 ;总结了泥质海岸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相关技术参数 ;提出了泥质海岸防护林建设技术 7项技术 ,并列举了生产中的实例 ,为泥质海岸防护林建设起到了指导和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
泥质海岸防护林生态经济效益研究初报康立新(江苏省林业科学研究所,南京东善桥211153)在江苏省沿海开展的泥质海岸防护林生态经济效益研究,已取得部分初步结果,现报告如下:1沿海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对区域性气候影响的研究在研究地区各县域范围间森林覆盖率和...  相似文献   

3.
沿海防护林工程是能缓解沿海地区生态环境恶化,弥补海岸生态脆弱性,提高抗御风暴、大潮、风沙、盐蚀等自然灾害能力,实现生态系统良性循环,改善人们生活环境,保障农业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泥质海岸沿海基干林带是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质量的高低对于整个海防林体系效用的发挥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总结多年的研究经验和技术成果,用以指导生产,对于提高泥质海岸沿海基干林带的建设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一、建设技术泥质海岸大多都是盐碱地区,  相似文献   

4.
广西沿海沙质海岸分布范围广泛,地形复杂,且易遭受极端天气影响,对广西沿海防护林营造林树种的选择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在对广西沿海沙质海岸气候及防护林发展情况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沙质海岸防护林建设的目的和需求,提出了可供选择应用且应用较多的26个树种,并对各树种的生态特性、造林特点和适用范围进行了分析,有效地解决了广西沿海沙质海岸防护林造林树种选择,对于正在实施中的全国沿海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提供了配套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5.
辽宁省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经营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通过对辽宁沿海防护林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探讨了辽宁省泥质海岸防护林体系建设的管理与规划、树种选择、造林技术等相关对策与措施。从政策、技术、管理等多方面剖析辽宁省海防林经营工作,旨在推动海防林经营科技创新和科技进步,为海防林建设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6.
我省海岸防护林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我省沿海海岸防护林的发展历史和取得显著的成效,对海岸防护林体系和多树种引种造林的技术措施作了介绍,并提出了当前我省海岸防护林生态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与设想。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辽宁泥质海岸防护林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借鉴国内外泥质海岸防护林建设情况,探讨辽宁省泥质海岸防护林体系建设的相关经验,旨在为推动辽宁泥质海岸防护林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8.
河北泥质海岸由于土壤盐碱较重,淡水资源缺乏,重盐度潜水位高,土壤黏重,养分缺乏,具有立地条件差、林木种类稀少、造林不易成活的特点,是沿海防护林营造中最困难的地段。该文在深入分析泥质海岸生态防护林建设中存在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明确了生态防护林建设的指导思想和主要思路,即以基干林带的改造、完善、提高为重点,着力推进宜林荒地造林、高标准农田林网、城乡绿化美化、绿色通道、森林公园和湿地公园建设,构筑"网、带、片、点"相衔接,城乡绿化美化相协调,乔灌花草相搭配,功能齐全,布局合理的沿海防护林体系。提出了生态防护林建设的对策建议,即转变观念,明确目标,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因地制宜,合理配置,实施分类施策;依靠科技,突出示范,提高防护林建设的质量和效益;提高标准,活化机制,加大建设投资力度;依法治林,加强管理,巩固生态建设成果。  相似文献   

9.
北方泥质海岸林带月见草间作模式与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北方泥质海岸林试验地采取工程整地措施,在轻、中盐碱地新栽植的银中杨林带中布置了月见草栽培试验。结果表明,月见草在泥质海岸的中盐碱地也能生长,经过工程整地及雨水和沿线路面积流对土壤盐分的淋洗,第2年月见草种子收获好于第1年。本试验取得了在北方泥质海岸林带间作月见草的技术经济措施,建立了一项切实可行的泥质海岸防护林体系的林草复合经营模式。  相似文献   

10.
沿海岩质海岸防护林体系树种配置设计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针对我国沿海岸质海岸地区自然条件复杂、自然灾害多的特点,根据防护林树种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因地制宜地提出了沿海岩质海岸防护林体系树种配置原则,在浙江省三门县、宁海县岩质海岸地区进行了树种配置设计,临海一面坡树种空间配置,并对所配置的树种生长情况进行了试验测定,为沿海岩质海岸防护林体系树种配置提供了理论依据与实践样板.  相似文献   

11.
红树林是热带、亚热带海岸潮间特有的木本植物群落,也是维系陆地向海洋过渡的生态链,对构筑沿海第一道绿色屏障,丰富沿海防护林体系内涵,增强生态保护功能具有重要意义。于2008年开始在三门县蛇蟠岛海涂开展红树林秋茄引种造林试验,分别采取胚轴扦插和容器苗2种不同类型苗造林,统计不同类型苗造林的成活率、保存率和生长量情况。结果表...  相似文献   

12.
分析广东省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历程及第三期建设的必要性,其体系由沿海基干林带和纵深防护林构成,基干林带是沿海防护林体系的主体,建设类型包括红树林恢复造林、基干林带人工造林、灾损基干林带修复和老化基干林带更新、困难立地造林和退塘造林;纵深防护林对进一步防御和减轻登陆台风、台风引起的暴雨和泥石流等危害具重要作用,建设类型包括人工造林、封山育林和低效防护林改造。文中详细阐述各类型的建设任务,规划了人工巡护、森林防火、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抚育管理等管护措施,提出确保建设资金,保障建设用地,加强法制建设,科学规划设计等建议,并对建设效果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莆田市沿海防护林体系总面积2.23万hm~2。文章叙述了海岸防护林的植被资源及结构配置情况,并从①促进了沿海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②改善了生态环境,增强了抗灾能力,保障农业高产稳产;③防治水土流失、加速国土绿化;④提高了经济效益,缓和沿海群众用村、烧柴供需矛盾这4个方面对海岸防护林的效益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4.
沙枣的耐盐力与固氮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野外栽植试验和室内水培实验,证明沙枣抗逆性强、生长快、固氮活性强、固氮量高。沙枣固氮与耐盐特性之间关系密切,由于固氮增加了土壤肥力,提高了土壤养分,改变了土壤质地,降低了盐分,保证了树木成林及良好生长。沙枣可作为泥质海岸防护林体系建设中的主要造林树种。  相似文献   

15.
<正>2017年7月13-14日,全国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启动实施现场会在广西北海召开。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刘东生在讲话中强调,要全力建设好新一期沿海防护林体系,突出强化其抵御台风、海啸等灾害的防护功能。一要加快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步伐,增加沿海生态资源总量。要落实《全国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规划(2016-2025年)》任务,深入挖掘沿海可造林地潜力。二要加强法制化建设、森林防火  相似文献   

16.
杨梅在基岩海岸防护林体系中的应用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根据生态经济学原理,在分析沿海基岩海岸生态特点、杨梅生物学特性的基础上,提出了把杨梅作为生态型经济林树种在基岩海岸防护林体系中应用及相应的营造技术,并对杨梅林的生态效益进行评价,从而为基岩海岸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建设提供相应的技术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山东省沿海沙质海岸防护林树种的选择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对山东省沿海沙质海岸气候、土壤及海洋性灾害因子分析的基础上 ,根据沙质海岸防护林建设的目的和要求 ,在引进和选择优化的基础上 ,提出了可供选择应用的 12个树种 ,并对各树种的生态特性、造林特点和适用范围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福建沙质海岸引种台湾防护林树种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了福建省沿海防护林树种现状和问题、台湾防护林建设状况和主要树种特性、引种台湾海岸树种的必要性,提出了台湾海岸树种在福建沿海防护林中的应用技术。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平阳县沿海防护林泥质、岩质基干林带的现状分析,根据基干林带存在的建设质量、自然灾害、人为破坏、森林火灾、病虫害、造林用地、建设资金等方面问题,提出了人工造林、封山育林、林带修复等恢复措施,以实现平阳县基干林带的全面合拢.  相似文献   

20.
大丰市地处江苏中部沿海,面积2367平方公里,总人口72万,耕地面积82667公顷,有林地面积18666公顷,农田林网保护面积70666公顷,森林覆盖率175%。多年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关于造林绿化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深入开展平原绿化、沿海防护林高标准农田林网建设,绿化造林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先后荣获全国造林绿化先进单位、全国沿海防护林体系先进单位、全国绿化百佳县(市)等七项国家级荣誉称号。我市在初步完成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基础上,实行林业发展由单一的绿化造林,改善农业生态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