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茶世界》2009,(4)
一、我省茶产业发展基本状况湖北是茶神神农氏、茶圣陆羽的故乡,产茶历史悠久,茶文化底蕴深厚,茶区生态环境得天独厚,为优质茶叶生产奠定了良好的发展基础。目前全省共  相似文献   

2.
一、前言闽东是我省重要的茶区,本区产茶历史悠久,名茶荟萃,我省著名的三大工夫茶(坦洋工夫、政和工夫和白琳工夫)就生产于所区。此外本区茶园平均单产亦高于本省  相似文献   

3.
涟源地区是我省主产茶区,茶叶是本区经济作物生产的大头;其中涟源、新化、双丰三县是全省老茶区之一,产茶历史悠久;邵东系新扩茶区,发展速度快。一九七四年全国茶叶会议上确定涟源、新化、双丰、邵东为全国年产茶五万担的基地县,广大茶区干部和群众,坚持一手抓粮,一手抓钱,大力发展茶叶生产,目前全区拥有茶园面积三十余万亩,一九八○年总产茶叶一十七万五千多担,总产比去年增长百分之四,茶叶均价比上年提高一十四元九角,增长百分之二十三;创历史最好水平。但是,涟源地区茶园单产低于全省水平,  相似文献   

4.
湖北宜昌市所辖县市茶区、统称宜昌三峡茶区,青山碧水、兰天绿地、气候温和、土垠肥沃、生态条件优越,产茶历史悠久,生产基楚良好,社会知名度高,是全国最适宜发展茶叶优势区域中心区,中国长江上中游特种绿茶和出口绿茶的重要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5.
做大做强我省茶叶产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福建自然条件优越,气候温和,是茶叶生产最适宜区,全省除个别偏远岛屿外几乎县县产茶。福建产茶历史悠久,始于晋,兴于唐宋,改革开放以来,在全省涉茶部门的共同努力下,茶叶事业更是突飞猛进。进入新世纪,特别是在加入世贸组织后,对我省茶叶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 求,我省茶业要在现有的基础上,把握机遇,乘势而上,逐步实现由茶叶大省向茶叶强省的目标转化,实现茶业增效,茶农增收,促进茶区地方经济的发展。一、我省茶叶发展成效显著新中国成立后福建茶叶就得以不断恢复与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发展更为迅猛,面积、产量不断增…  相似文献   

6.
福安县是我省主要茶区,产茶历史悠久,也是个老茶区,有得天独厚适宜栽茶的自然资源,发展茶叶生产条件有利。全县拥有茶园面 积86000多亩,年产茶41000多担,(除幼龄园外),全县平均亩产仅达五十多斤,为何单产不高呢?因为全县旧老低产茶园约占半数。过去开垦茶山追求数量,顺坡乱垦,见山就开,  相似文献   

7.
黄苹  蒋光藻 《中国茶叶》2002,24(6):18-19
四川是我国栽培茶树最早的地区,也是全国主要产茶省份之一。通过对四川省103个产茶县的实地调查表明,目前各产茶区都十分重视发展良种茶园,在103个产茶县(区)中有44个(占42.7%)产茶县(区)在发展新茶园。……  相似文献   

8.
建国以来,我省茶叶生产有了很大恢复和发展,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发展更快。到1990年全省产茶5.82万吨,分别比1949年与1978年增长14倍和1.8倍,超额完成翻一番的战略任务,取得连续第28年增产增收。毛茶产量已从建国初期占全国第六位上升到第三位。1991年又将是一个大灾之后的丰收年,预计产茶6万多吨,增产3.95%,总产值将达4亿多元,增长15%,出口创汇和国家税利都有较大幅度上升,茶农收入明显增加,茶区面貌明显改善,形势喜人。应该说我省茶叶的发展是快的,成绩是大的。  相似文献   

9.
云南是世界茶树的原产地之一,茶叶栽培及加工历史悠久。2001年茶园面积17.07万hm^2,采摘面积14.80万hm^2,居全国第一位,产茶8.1万t,居全国第三位,全行业产值14亿元,是我省种植业中的支柱产业。我省茶区大多集中在边疆民族贫困山区,  相似文献   

10.
茶树双层覆盖遮荫扦插繁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短穗扦插是目前茶树良种繁育的主要方法,这项技术在我国南方茶区应用已趋于成熟,在生产中广为推广。河南省信阳市是我国江北茶区的重要产茶区域之一,由于受自然气候条件的限制和传统种植习惯的影响,茶园建设长期以来以茶籽直播为主,无性系良种茶园发展缓慢。上世纪80年代后,无性系良种茶园在全国发展迅速,为了适应名优茶生产需要,提高茶叶品质,降低茶叶生产成本,信阳茶区逐渐开始进行茶树良种繁育技术的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11.
今年我省春茶产量近二万吨,比去年增产一千吨;秋茶遇到干旱,部分茶区有减产趋势,预计全年可产茶四万二千五百吨,将完成今年茶叶生产任务。然而,茶叶生产不容乐观,近几年茶叶产量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主要是前些年发展的六七十万亩的新茶园陆续投产的结果,它掩盖了全省十二万亩茶园抛荒失管和大部分茶园管理水平下降的事实。实际上我省茶叶生产潜伏着危机。出现这个问题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  相似文献   

12.
茶天牛生活习性的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谢振伦 《茶叶科学》1966,3(2):67-70
茶天牛(Aeolesthes induta Newman)系我省各茶区蛀食茶树茎干和根部的最主要害虫。为害率很高,在一些茶区的老茶园可达60%左右(表1)。茶丛受害后,轻的树势大减,生长不良;重的全丛枯死。 茶天牛在我省分布面广,每个产茶县都有发现,国内安徽、浙江、福建、广东、台湾、贵州、湖南、湖北等省均有分布。除茶树外,尚可为害油茶。  相似文献   

13.
最近福建省农业厅在安溪县召开了低产茶园改造现场专业会议。全省九个区(市)和茶叶主产县分管茶叶生产的负责同志和技术人员共七十余人,对现场进行了评估。一致认为:安溪县改造低产园的各项技术措施,是加速发展我省当前茶叶生产的有效途径。这个县只用五年的时间(1980—1985年),从改造低产园上下工夫,全县茶叶总产翻了一番,突破了产茶五千吨大关。从全省各地提供的资料来看,不论是老茶区或且新茶区,凡是花力气实施低产茶园的改造工程,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整个茶叶的生产发展。因而,目前强调科学地、有  相似文献   

14.
一、茶叶是我省经济作物的优势湖南位于全国茶区中心,从来就是数一数二的产茶省份,它具有悠久的茶叶生产历史,优越的自然条件、丰富的茶树资源和多种茶类的制造经验。据《湖南地理志要》记载:“湖南……自古即以产茶为著名,唐为贡品,至清代则君山绿茶,进贡御用。汉口茶之输出,湘茶几占三分之一,驰名于欧美市场者已久,计全省七十六县中,产茶者六十四之多”。目前全省102个县市都有茶叶生产,茶园总面积250多万亩,产量120万担,分别居全国第一位和第二位,茶叶总产值约一亿五千万元以上,在我省经济作物中,仪次于棉花。从自然条件来看,  相似文献   

15.
《茶叶》1982,(2)
一西湖区是中外闻名的龙井茶区和旅游区。全区茶园23400亩,集中分布在5个产茶公社,74个大队,平均每个公社产茶8000担,每个大队产茶600担。盛产“龙井”、“旗枪”和“九曲红梅”等名茶。党的三中全会以后,茶区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一是生产结构变了,由单一经营逐步走向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农工商综合经营;二是积极性变了,推行多种形式的生  相似文献   

16.
<正>一、处于蓬勃发展期的茶旅产业我国茶文化发展历史悠久,在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逐步形成了茶文化自然景观、茶道艺术、茶文化风俗、茶文化建筑、茶文化旅游活动等一系列品味高雅的茶文化旅游资源。目前茶文化旅游资源已取得了一些宝贵经验。1.茶文化自然景观中国茶区分布辽阔,2015年度,国内18个省级产茶区域茶园面积达4316万亩,各茶区均出产不同特色的各类名茶,而名茶产地风景大多秀丽。如名茶原产地(洞庭碧螺春、蒙  相似文献   

17.
安徽是我国的产茶大省之一,历史上的徽茶与徽商齐名。而如今,安徽茶产业与其它省份相比,显得有些滞后,因此,重振安徽茶产业,意义非常重大。本文只是从《安徽茶产业发展报告》摘录了其中的一小部分,以供大家共同探讨,也欢迎大家对安徽茶产业的发展献计献策,来稿请寄本刊编辑部或邮至:chi-natea@vip.163.com  相似文献   

18.
福建是中国当代主要产茶大省,中国茶树原产同源区域分布的古老茶区,又是茶类最多、名茶最丰富的茶区,早在明朝已将茶叶输出欧美等国.自古至今创造了多茶类及各种名茶的制造工艺,并发明创新了茶叶产制的机具、装备.自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以来,张天福先生创造了"九?一八"揉茶机,引进国外先进的茶机,其后又创新新茶机,试验成功"乌龙茶做青...  相似文献   

19.
(一) 我县是个老茶区,全县有二十三个公社,社社产茶,现有茶园八万六千多亩。去年产茶二万九千八百多担,比一九六五年增长一点零四倍,等于解放前夕一九四九年的二点五九倍。随着茶叶产量的逐年增加。茶叶初制机械设备虽有发展,但与茶叶生产迅速发  相似文献   

20.
陈勋  贾尚智  闵彩云  金孝芳 《茶叶通讯》2011,38(3):32-33,35
湖北产茶历史可追溯到魏晋南北朝,是历史上的主要产茶区,经过近年的长足发展,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产茶大省,茶园面积和茶叶产量均居全国第5位,茶叶产值位居第4位。建国以来,尤其近20年来,湖北省农业科研单位及技术推广部门取得的一些科技成果,对促进茶产业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