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正>本刊讯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公告,批准《地理标志产品六堡茶》、《六堡茶生产技术规程》、《六堡茶加工技术规程》三项标准发布,并于2014年12月30日起实施。据悉,这三个标准分别由梧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梧州市农业局、梧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三个单位牵头起草,其中《地理标志产品六堡茶》标准是首次制定,而《六堡茶生产技术规程》、《六堡茶加工技术规程》则是首次修订。《地理标志  相似文献   

2.
正中国茶叶学会文件按照《中国茶叶学会团体标准管理办法》的有关要求,团体标准《惠明茶》T/CTSS 13-2020,《惠明茶生产技术规程》T/CTSS14-2020、《机采条形乌龙茶加工技术规程》T/CTSS 15-2020、《袋泡调味茶》T/CTSS 16-2020、《袋泡代用茶》T/CTSS 17-2020、《黄金芽茶树栽培技术规程》T/CTSS 18-2020、《‘黄金芽’茶加工技术规程》T/CTSS 19-2020,于2020年12月31日经我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审议通过,现予以发布。  相似文献   

3.
正中国茶叶学会文件团体标准《茶园有机肥施用技术规程》T/CTSS 8-2020、《茶园化肥施用技术规程》T/CTSS 9-2020、《茶园叶面肥施用技术规程》T/CTSS 10-2020、《浙江茶园化肥减施增效技术规程》T/CTSS11-2020、《优质茶机采茶园树冠管理技术规程》T/CTSS 12-2020,于2020年12月11日经我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审议通过。按照《中国茶叶学会团体标准管理办法》的要求,现予以发布。  相似文献   

4.
有机稻米产品的质量要求及检测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有机稻米的质量是检验有机生产操作者按照有机稻米生产技术规程要求生产产品的效果,间接地反映有机生产操作者是否严格执行技术操作规程。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在1999年第23届会议上通过了GL32—1999《有机食品生产、加工、标识及销售准则》,2001年第24届会议上通过了修订标准,即GL32—2001《有机食品生产、加工、标识及销售准则》  相似文献   

5.
正日前,《浙江省"三农六方"农业科技协作计划》子项目《浙江特色白茶产品研发》正式结题,项目确定"春雨二号""浙农113"为武义白茶适制品种,并研制出适宜武义县白茶生产的新工艺,标志着武义特色白茶开发取得新突破。该项目由浙江大学龚淑英教授牵头,武义县乡雨茶业、汤记高山茶业和特产站作为协助单位。项目团队自2014年  相似文献   

6.
2003年12月1~2日,由农业部种植业司组织的农业行业有关《红茶》、《茶叶感官评价准则》、《茶叶中氟的检测方法》、《茶叶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碧螺春茶》、《黄山毛峰茶及技术规程》、《洞庭春茶》、《六安瓜片》、《紫笋茶》、《蒸青茶》、《普洱茶》、《铁观音茶》12项  相似文献   

7.
1范围本规范规定了伏季休茶的茶园选择、茶园管理、茶叶采留、修剪控制及茶树病虫害防治等。本规范适用于伏季休茶茶园的生产管理。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程的引用而成为本规程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程。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GB 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GB/T 8321.1~7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一)~(七)NY/T 5020-2001无公害食品茶叶产地环境条件NY/T 5018-2001无公害食品茶叶技术规程中华人民共和国农药管理条例3术语与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范。3.1伏茶夏茶和暑茶的统称。红茶和绿茶的伏茶生产指芒种前后到立秋前后(一般在5月下旬到8月上旬)、乌龙茶的伏茶生产指夏至后到处暑前后(6月下旬到8月下旬),  相似文献   

8.
萎凋是白茶品质形成的关键工序,本试验对武义白茶萎凋叶设置不同补光处理,检测萎凋过程中在制品色泽、儿茶素组分、氨基酸总量和咖啡碱等理化成分,并对成品茶样进行感官审评,分析补光萎凋对武义白茶品质的影响,以期为武义白茶加工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9.
时事·资讯     
《中国茶叶》2015,(4):25-29
<正>《贵州茶叶标准技术规程》地方标准发布实施3月15日,贵州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和省农委联合发布的《贵州茶叶标准技术规程》正式实施,标志着贵州都匀毛尖、湄潭翠芽、绿宝石等10种名茶的生产加工标准升级为省级标准。新《标准》不仅规范了产地范围,还调整了鲜叶等级要求,改变了以前"特级"就是单芽,致使一芽二三叶等大宗茶青下树率低的局面。同时,严格执行国家标准《食品安  相似文献   

10.
正日前,新修订并通过技术审查的《都匀毛尖茶》《湄潭翠芽茶》《绿宝石绿茶》《遵义红红茶》等4个省级地方标准在"2018中国·贵州国际茶文化节暨茶产业博览会"开幕式上发布,标准于2018年11月1日正式实施。标准是产业发展的核心要素,是产品质量的重要技术基础。近几年来,为了发挥标准  相似文献   

11.
对现行有机茶行业标准的几点看法和建议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吴洵 《茶叶》2005,31(3):153-155
本文介绍了现行有机茶行业标准产生的背景,指出NY5196-2002《有机茶》、NY5199-2002《有机茶产地环境条件》、NY/T5997-2002《有机茶生产技术规程》、NY/T5198-2002《有机茶加工技术规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作者建议有关部门对现行四个有机茶行业标准进行一次讨论研究和评估,并委托有工作基础的单位进行修改和修订,制定一部更科学、更严谨、更有可操作性的标准,进一步推动我国有机茶生产更健康地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广东茶业》2011,(4):40-40
潮州市农业地方标准《潮州单丛红茶生产技术规程》日前经过认真审查后,专家们一致同意通过评审。  相似文献   

13.
规定漳州菜用大豆产品符合“NY5078—2005《无公害食品豆类蔬菜》”与“GB2763—2005《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要求,以及符合出口日本、美国、欧盟等国家或地区标准要求的生产基地选择,良种选用、整地、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监测及建立生产档案等质量安全生产技术规程.  相似文献   

14.
协会动态     
《茶世界》2018,(2)
正受邀参加第三届四川茶业经济年会1月26日,第三届四川茶业经济年会在四川邛崃隆重举行。中茶协会长王庆应邀出席,并对中国茶产业发展进行专题解读。中茶协标准工作又添新成果1月26日,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与四川省雅安市、犍为县分别在京组织召开《茉莉红茶》行业标准起草工作会和《蒙顶甘露茶》、《雅安藏茶企业良好生产规范》行业标准审查会。  相似文献   

15.
阐述贯彻执行《橡胶树栽培技术规程》和《橡胶树割胶技术规程》了技术规程对植胶生产的意义、各植胶区宣传贯彻的经验及其成效,并对今后的工作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黑茶第4部分:六堡茶》标准便于贯彻实施。方法:通过对《黑茶第4部分:六堡茶》与《地理标志产品六堡茶》标准在编写依据、适用范围、术语和定义、分类、等级、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等方面的对比,指出两标准的异同及原因。结果:前者欠缺后者所特有的、与六堡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相关的内容。结论:两标准不等同、不等效,前者要求比后者宽松,且前者替代原来的《六堡茶》标准,需要协调的对象也不相同。  相似文献   

17.
吴平 《茶叶》2015,(2):86-92
通过对《地理标志产品六堡茶》标准与《六堡茶》标准在编写依据和方法、适用范围、术语和定义、分类、等级、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等方面的对比,指出两标准的异同。结果显示,《地理标志产品六堡茶》是在《六堡茶》基础上增加六堡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内容制定而成,增加的内容主要有产品保护范围、原料种植的立地条件和气候条件、茶树品种、栽培技术、采摘、毛茶感官品质和理化指标等,产品等级从7个等级缩减至5个等级,前者比后者要求更宽广、更严格。《地理标志产品六堡茶》标准对保证六堡茶质量特色、提高质量水平,推动六堡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18.
王志岚 《中国茶叶》2010,32(11):19-19
江南清丽之地,自古好茶辈出。位于浙江省中部的武义尤甚,自古以温泉著称,以茶叶闻名,境内丰富的温泉资源使武义享有"浙中华清池"的美誉,而作为当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的优质茶叶更是闻名遐迩。 作为一个爱茶之人,武义是一个不可不去的地方,心中向往已久。金秋九月的一天,我们如愿来到了有机茶之乡武义,拜访了"汤记高山茶"董事长汤玉平先生。  相似文献   

19.
胡贡堂 《茶叶》2004,30(2):121-121
2月2 4~2 5日,金华市茶学会在武义武阳春雨茶艺馆召开了第六次全体会员大会。会上选举产生了新一届理事会,腾鸣远当选理事长,厉守华当选秘书长。会上总结了上届理事会工作。市茶学界科技工作者与茶农,在各级政府支持和关心下,抓住市场新动向,从追求数量转向重视质量。实施无公害茶及有机茶生产管理,以点带面,建立示范基地。目前已颁证有机茶园1 888公顷。义乌市有机茶专业合作社,通过国际及日本颁证有机茶园30 0公顷,被省农业厅列为有机茶出口示范基地。武义县有机茶园达946公顷,成为“全国有机茶之乡”。金华市茶叶学会第六次会员大会在武…  相似文献   

20.
《中国茶叶》2012,(9):20-20
7月10日,俄罗斯第451技术委员会在俄茶与咖啡协会办公大楼召开《茶叶、咖啡及其饮料产品》会议,研究讨论了茶与咖啡协会提交的6项国家间茶叶标准草案。其中5个标准是由俄茶与咖啡协会拟定的,分别是:《茶叶·水溶性与非水溶性灰分含量测定方法》、《茶叶·粗纤维含量测定方法》、《茶叶·总灰分含量的测定方法》、《茶叶·粉碎样本加工与干物质含量测定方法》、《茶与速溶茶.叻Ⅱ啡因含量的测定一高效液相色谱法(同ISO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