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玉米诱集带上二代棉铃虫着卵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棉花同期播种的玉米诱集带可有效诱集一代棉铃虫成虫产卵,百株着卵量高于棉田62倍。在玉米上二代卵多集中于植株上部,且幼虫存活率相对低于棉田,便于集中防治,种植玉米诱集带是南疆棉花集中产区综合防治棉铃虫极为重要的一环。  相似文献   

2.
棉田种植诱集带诱杀棉铃虫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二代棉铃虫是喀什地区棉花蕾铃期的主要害虫,对地膜棉为害尤甚,严重受害田棉铃被蛀率达62.5%,百株累积卵量达134粒,百株虫量25头.70年代农三师四十三团就发现棉田邻近的玉米植株引诱棉铃虫产卵的能力较强,并在棉田内进行过种植玉米诱集带的试验,取得良好效果.80年代初此项技术已在全师各团场推广.另外,群众还有在棉田四周种植红花的习惯.为了进一步明确棉田中种植玉米或红花诱集棉铃虫产卵的效果,1986和1988年我们在工程团农场棉田进行了小区系统观察.  相似文献   

3.
棉铃虫的非药物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间作灭虫 生产实践反复证明,棉田间种或插花种植适量的玉米、高粱、芝麻、芹菜、胡萝卜等,能有效地诱杀棉铃虫,控制棉铃虫的大发生.每亩棉田四周及行间种植200株玉米,能诱集大量棉田天敌在玉米上栖息和繁殖,并能诱集棉铃虫在其上产卵,便于天敌捕食.  相似文献   

4.
玉米是棉铃虫的寄主植物之一,对棉铃虫具有很好的诱集效果。在棉田四周种植玉米诱集带,不仅可以有效减少棉田幼虫及卵量,而且可以比较集中地反映出棉田棉铃虫的基本情况,方便棉农及时防治。笔者结合兵团植保工程研究计划,持续对该地区棉铃虫在玉米诱集带上发生情况进行了多方面调查、监测,将该地区近10年诱集带棉铃虫种群动态进行分析和总结,试图建立和完善南疆地区棉铃虫的预测预报体系。一、棉铃虫卵量、幼虫数及蛾量调查方法1.棉铃虫幼虫及卵量调查①棉田中棉铃虫幼虫及卵量调查选择可以代  相似文献   

5.
立体种植对主要棉花害虫的生态效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992-1993年在河南省内黄县纯麦套春棉田、种植玉米诱集带麦套春棉田和插花种植玉米麦套春棉田对棉铃早、红蜘蛛、棉蚜的生态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种植玉要带麦套春棉田和插花种植玉米麦套春棉田2代棉铃虫百株棉花累计落卵量比纯麦套春棉田分别中11.34%和44.83%。种植玉米诱集带麦套春棉田第3代和第4代棉铃虫百株棉花累计落卵量比纯麦套春棉分别减少33.01%和21.86%。插花种植玉米麦套春棉  相似文献   

6.
棉田周围种植玉米诱集带是棉铃虫综合防治中的一项技术措施.通过对棉铃虫成虫、卵的诱集和对天敌的保护增殖等方面的作用,达到预防和控制棉铃虫危害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优化苘麻诱集带设置,总结苘麻诱集棉铃虫的高效方法.[方法]在北疆的石河子垦区棉田边缘设置苘麻诱集带,研究苘麻的田间布置、生长发育不同时期特点与诱集棉铃虫效果的关系.[结果]植株越高诱集效果越好,其百株苘麻落卵量大小为:40 cm以上>31 ~40 cm >21 ~30 cm> 11 ~20 cm> 10 cm以下.在棉铃虫产卵不同时期,翠绿色苘麻植株谤集效果都明显好于深绿色植株.苘麻叶老化后棉铃虫产卵更偏向嫩果实.不同行宽的诱集带百株苘麻诱集的产卵量大小为:3行>5行>1行,总诱集量大小为:5行>3行>1行,诱集带越宽诱集量越大,但就其诱集带的利用效率来看以3行宽最佳.苘麻把诱集棉铃虫效果较差,表明苘麻是利用棉铃虫的视觉定向行为进行诱集棉铃虫产卵的.[结论]生产中可利用苘麻诱集棉铃虫产卵,结合化学防治来达到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8.
利用苘麻防治棉铃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垦区棉花面积不断扩大,加上气候因素及滥用农药,农业生态系统恶化,天敌种群相对缩小,加剧了棉铃虫危害.防治棉铃虫,已成为垦区棉花生产的关键问题.防治棉铃虫,我们主要采取种植玉米诱集带,诱使棉铃虫到田外产卵,集中消灭的方法来控制棉铃虫的种群数量.由于棉花面积过大,诱集作物单一,效果不很理想.据我们调查发现,棉铃虫卵90%以上产在棉田周围的苘麻上.1999年,博乐垦区大量种植苘麻做为诱集作物,起到了非常明显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9.
性诱剂对主害代棉铃虫的诱杀效应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利用性诱剂诱杀江苏沿海地区三、四代棉铃虫的试验、示范结果表明 ,每 0 .1 3 4公顷棉田放置 1个诱芯盆的诱蛾效果较好且经济 ,与相同面积棉田内插放 40个树枝把的诱蛾效应比较 ,前者所诱雄蛾量增加 3 6.3 1 %~ 45 .5 9% ,雌蛾交配率下降 3 5 .64 %~ 44 .75 % ,田间落卵量降低 9.90 %~ 1 5 .0 5 % ,幼虫量减少 7.69%~ 1 2 .3 6% ,蕾铃被害量下降 4.49%。室内的性比试验证实 ,棉铃虫雌蛾的产卵量与群体中雌蛾的性比比例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0.
<正> 1992年棉铃虫在河北暴发成灾,棉花受害严重。原因主要是农业生态环境变动引起的生态效应。防治对策要从农业生态结构考虑,注重农业防治和生态调控,以化学防治为重点,提倡科学用药、采用多种手段,互相配合,综合防治才能提高防治效果,控制危害。 一、农业防治 1.种植诱集带。利用棉铃虫有趋玉米心叶的习性,在棉田种玉米诱集带。高产田亩种300株,中产田亩种100株,可使棉田卵量下降30%左右。一般玉米比棉苗早见卵3~5天,  相似文献   

11.
性信息素在棉铃虫预测预报与诱杀防治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对比试验的方法 ,系统研究了性信息素在棉铃虫预测预报与诱杀防治中的作用。小面积测报的多点试验结果表明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生产的性信息素诱芯与英国进口诱芯的诱蛾效果相当 ,明显优于江苏省金坛激素所的诱芯 ;性信息素对1、2代棉铃虫的诱蛾效果优于树枝把 ,对主要危害世代 3、4代的诱蛾效果低于树枝把 ;田间系统查虫查卵的趋势和发生量拟合度验证了上述结果。但当大面积棉田连片使用性信息素时 ,诱蛾效果与小面积测报效果有较大的差别。在 3、4代棉铃虫的蛾峰期 ,每 0 .13 4hm2 棉田放置 1个诱芯盆 ,当性信息素区田间蛾量急增进入盛发期时 ,田间卵量同时进入盛发期 ;当性信息素诱盆蛾量累计为全代蛾量 40 %和 80 %时 ,当天或第 2天田间累计卵量也达到全代卵量的 40 %和 80 %。不同用量试验结果表明 :在 3、4代棉铃虫的蛾峰期 ,每 0 .13 4hm2 棉田放置 1个诱芯盆 ,诱蛾效果较好且经济 ;与相同面积棉田内插放 40个树枝把的诱蛾效果比较 ,前者所诱棉田的雄蛾量降低 1.3 6~ 1.45倍 ,雌蛾交配率下降 3 5 .68%~ 44 .75 % ,落卵量减少 9.90 %~ 17.80 % ,幼虫量减少12 .3 6% ,蕾铃被害量下降 4.49%~ 10 %。  相似文献   

12.
药剂防治是控制棉铃虫为害的主要措施,但作为一种辅助手段,把农业的、物理的、生物的以及人工的措施与药剂防治配合运用,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大大降低治虫成本,减少农药对环境的污染。1.合理间作套种。棉花与某些作物通过间作、套种或混种形式合理搭配种植,可以控制或减轻棉铃虫的发生。据报道,在棉田每隔10米穴播1行玉米,每667平方米有50~60墩,每墩2~3株,可以改善棉田生态结构,诱集棉铃虫、玉米螟产卵,从而减少棉苗上的落卵量。在棉花畦沟旁栽植少量高粱,可诱集蜘蛛、蚜茧蜂、食蚜蝇、瓢虫、小花蝽等天敌来抑制棉蚜  相似文献   

13.
2007年棉铃虫在金塔县鼎新镇芨芨村大发生,损失严重,县委、县政府及有关部门高度重视,采取了加强监测预警,利用灯光诱杀成虫的物理方法,种植玉米诱集带、秋耕冬灌、铲埂灭蛹、人工捉虫采卵等农业方法及农药防治等综合措施,经过3年防控,有效地控制了棉铃虫的为害。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 3、4代棉铃虫在棉田的落卵量、幼虫量、为害量的动态和两种诱杀蛾的经济效益分析 ,表明利用性诱剂诱蛾具有效果好、操作简便、省工、节本和能反映田间蛾卵量消长等特点 ,因而认为性诱剂可以替代树枝把诱蛾在棉花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正>本试验根据频振式杀虫灯诱杀原理,通过88d诱测观察,共诱各类害虫11916头。棉铃虫,粘虫与杨树把诱蛾比较,杀虫灯比杨枝把始见蛾日早,控制区内棉铃虫卵量、虫量减少,落蕾和被害铃减少。一、杀虫灯设置基本情况杀虫灯设置在朝阳县南双庙乡南双庙村,为方便电源,杀虫灯安在农户房前,背靠村庄,座北朝南,灯前面棉田面积6.67公顷。5月25日安装使用至8月20日关闭。杀虫灯型号:P.S-15H型光控灯1.诱杀情况开灯期间共诱粘虫219头,棉铃虫22头,小地老虎153头,红腹白灯蛾76头,豆天蛾274头,瓢虫159头,其它鞘翅目昆虫1553头,膜翅目昆  相似文献   

16.
在对酒泉市棉铃虫发生情况、发生特点及主要原因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深翻冬灌,铲埂灭蛹、种植玉米诱集带、加强田间管理、诱杀成虫及化学药剂防治等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7.
据濮阳专署农场报告称:棉花地旁边栽种烟叶是诱杀棉铃虫的有效办法。去年该场棉田附近种了一片烟叶,约有七八分地,烟叶的花果上有棉铃虫很多,但附近的棉田于1951年是发生棉铃虫的大本营,去年则很少,并且发生的亦晚,在距烟叶远的棉田里发生的亦早亦多.由此证明烟叶可以诱  相似文献   

18.
药剂防治是控制棉铃虫为害的主要措施,但作为一种辅助手段,把农业的、物理的、生物的以及人工的措施与药剂防治配合运用,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大大降低治虫成本,减少农药对环境的污染。1.合理间作套种。棉花与某些作物通过间作、套种或混种形式合理搭配种植,可以控制或减轻棉铃虫的发生。据报道,在棉田每隔10米穴播1行玉米,每667平方米有50~60墩,每墩2~3株,可以改善棉田生态结构,诱集棉铃虫、玉米螟产卵,从而减少棉苗上的落卵量。在棉花畦沟旁栽植少量高粱,可诱集蜘蛛、蚜茧蜂、食蚜蝇、瓢虫、小花蝽等天敌来抑制棉蚜、棉铃虫等害虫的发生和为害。棉花或油菜间种大蒜,大蒜挥发出来的大蒜素具有辛辣气味,可使为害棉花或油菜的蚜虫"退避三舍",棉花二代棉铃虫的发生也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研究了黄板在棉田悬挂的方位、高度、密度、时间以及天气状况对烟粉虱诱集的影响,结果表明:黄板上端与植株顶部持平效果最好;放置于株间效果优于行间;阴天的诱集虫量普遍少于晴天;在8:00—15:00时诱虫量最大。黄板诱杀成虫是烟粉虱无公害防治的一种有效手段,可结合其它防治措施,提高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20.
性诱剂大面积诱杀玉米穗期害虫效果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检验性诱剂大面积诱杀玉米螟、棉铃虫、甜菜夜蛾等玉米田害虫的效果,探索性诱剂绿色防控玉米穗期虫害的有效途径,为开展大面积玉米虫害绿色防控提供依据,特开展了田间效果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大面积使用性诱剂可有效诱杀玉米穗期害虫,防控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