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我国早在秦汉《神农本草》已有“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之说,唐《本草拾遗》记载“诸药为各病之药,茶为万病之药”。《本草纲目》述茶“苦、甘、微寒、无毒”。一般认为,甘味多补而苦味多泻。可见茶是攻补兼备的良药,而茶一味能归经遍及五脏,反映茶具有广泛的防治祛病作用。  相似文献   

2.
昆虫食品作为一种新型的食品得到了人们的广泛重视,它的出现使许多对农林作物有害的昆虫将成为可以利用的昆虫蛋白食品。白蚁的食品利用价值在我国早就有记载。世界上许多地方人们早就有吃白蚁的习惯。印度、非洲、澳洲等地,都有人把白蚁  相似文献   

3.
周明华  朱宏斌  顾斌 《植物检疫》2007,21(5):287-290
缘木白蚁属于木白蚁科。木白蚁科是等翅目昆虫中比较原始的、个体中等大小的木栖性白蚁。木白蚁科各个类群主要筑巢于木材中,不少种类在干木材中生活,故又称为“干木白蚁”。木白蚁科所有类群均缺工蚁品级,各品级均缺囟。兵蚁头部在触角后方有淡色的眼点;前胸背板扁平,与头宽相等或稍宽;足跗节4节;胫节有2-4枚端刺;尾须2节。有翅成虫具单眼;前翅鳞较大并覆盖后翅鳞;翅面径脉短,径分脉很发达且有若干分支,亚前缘脉细小。木白蚁科目前分24属,约353利。  相似文献   

4.
物理防治技术在白蚁防治中的研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蚁是破坏性很强的社会性昆虫.白蚁防治方法主要有化学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3种方法,目前应用最多的是化学防治法.但随着包括我国在内的国际社会签署的《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的生效,采用化学防治白蚁的方法受到越来越大的挑战.文章阐述了物理防治技术在国内外的研究及应用现状,并对物理防治白蚁技术的发展前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吡虫啉(imidacloprld)因超高效、低毒、对人畜和环境安全而成为美国当前防治白蚁的主要药剂。据谢心宏等报道,吡虫啉对白蚁无驱避作用。但据卢川川等报道,吡虫啉对家白蚁有驱避作用。为确证吡虫啉有无驱避性,再作本试验。用吡虫啉的药砂和干净的河砂(对照)放于同一培养皿中让白蚁选择爬行和栖息,以及药液浸木块让白蚁取食,试验结果:当把凉干的浸药杉木放入装有200头白蚁、底铺湿砂的水果罐头瓶中,白蚁立即爬到木块上布满了表面,药后4d白蚁大量死亡;在0.1%药砂上24h死亡率达100%。说明吡虫啉对家白蚁无驱避作用,适合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6.
天台山产茶早在秦朝桐柏一带就有以茶治病的传说,而有文字记载最早则在三国吴赤乌元年(238)道士葛玄“植茶之圃已上华顶”,距今已有1768年,这也是有文字记载浙江最早产茶之地,至唐宋时期,天台山云雾茶已是“遍山皆有”,茶树种植遍布全县各地。唐陆羽《茶经》、宋《赤城志》均有记载。  相似文献   

7.
余双 《上海茶叶》2006,(1):23-23
早在古代,就有神农(约在公元前2737年)尝百草以疗疾,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的故事。东汉(公元25—225年)《神农本草》云:“茶叶味苦寒,久服安心益气,轻身耐劳。”《神农食经》亦云:“茶叶利小便,去痰热,止渴,令人少睡。”华陀《食论》讲:“苦茶久食,可以益思。”《本草纲目》说:“茶叶味寒,最能降火。火为百病,火降则上清矣。”日本“茶祖”荣西禅师所著《吃茶养生记》中说:“茶养生之仙药也,延龄之妙术也。”  相似文献   

8.
浅谈林地螱     
一、螱的名称、品级及其发育螱即白蚁,在分类学上属等翅目(Isop-tera).实和普通的蚁相距甚远.但其体型及社会结构则颇似蚂蚁,故在古代时期,无论中外都将它列为蚁类,因其体白而称为白蚁.若从科学上言,白蚁绝不是蚁类,因为它们的进化途径是距离极远的.等翅目是渐进变态,而膜翅目的蚁类是完全变态;等翅目与(虫非)蠊目在血缘上十分接近,它源于古生代末期至中生代初期,约在两亿五千多万年前便已分化;而膜翅目的蚂蚁,则只有七千多万年的历史,故相距甚远.因此,我国现代学者,颇多不赞成使用白蚁这名称,尤其伟教授首先提出将白蚁改称为螱.螱是我国古代对白蚁的一个名号.据冯时空“雨航杂录”中说:“螱者白蚁也.人家有之则败屋,故相吊螱.”因而称其为螱.尤教授认为:螱字还能反映其个体间的主要习性,如  相似文献   

9.
海南南湾自然保护区共记录等翅目昆虫—白蚁3科5属10种,其中天涯锯白蚁、海南土白蚁为优势种。南湾白蚁的Simpson指数λ=0.414,PIE指数PIE=0.586,Shanon-Wiener指数H1=1.290,Pielou指数J1=0.560,Whitaker指数βWS=3.13。南湾白蚁物种组成分为二种类型:第一类型是天涯锯白蚁和细颚士白蚁,这一类型占调查样方的42.1%;第二类型中有恒春新白蚁、台湾乳白蚁、异头乳白蚁、黄翅大白蚁、黑翅土白蚁、海南土白蚁以及天涯锯白蚁和细颚土白蚁等,这一类型占调查样方的52.6%;第二类型仅出现在1个样方,有海南大白蚁、平行土白蚁、海南土白蚁、台湾乳白蚁、细颚土白蚁等。天涯锯白蚁、台湾乳白蚁、海南土白蚁和细颚土白蚁是影响白蚁物种组成类型的主要种类  相似文献   

10.
环保工作的整治目的是“逐步为人民创造安全、清洁、安静、优美的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而白蚁繁殖、危害却恰恰与环境保护工作产生紧密联系。为此,本文例举白蚁危害对环保工作所造成影响的部分事实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11.
仁剑 《上海茶叶》2010,(1):34-34
茶叶多用来泡水饮用,一般喝茶后均把茶叶丢弃.其实茶叶是可以食用的。早在我国古代就有食用茶叶的记载,《晏子春秋·杂下》说:“晏子(公元前514年左右)相齐景公(公元前547~489年),食脱粟之食,炙三弋,五卵苔菜耳矣。”三弋谓三禽。卵即鸡卵。苔菜《云谷杂记》引此作茗菜。魏王《花木志》说:老叶谓之茆,嫩叶谓之茗。对公元前547~514年这段记载,说明公元前6世纪初,茶叶既是祭品,又是蔬菜,把茶叶叫做茗菜或苦菜。茶叶有苦味,  相似文献   

12.
徐卫 《植物检疫》2006,20(6):354-354
2006年6月20日,海口检验检疫局从越南进口相思原木中截获到一种新白蚁,标本经广东昆虫研究所平正明研究员鉴定,确定为大锯白蚁(Microcerotermes crassus Snyder)。据悉,该种白蚁为国内首次截获。该种白蚁分布于缅甸,孟加拉,泰国,越南。我国云南(孟连)也有分布。锯白蚁危害多种农作物和林木,还同时危害房屋建筑。我国进口木材检疫中已多次截获锯白蚁。  相似文献   

13.
我国白蚁的危害及白蚁防治剂的应用状况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在统计我国白蚁种类482种中 ,危害房屋建筑的主要是台湾乳白蚁、黄肢散白蚁和黑胸散白蚁 ;危害河堤和水库堤坝的主要是黑翅土白蚁和黄翅大白蚁。目前在我国使用的白蚁预防药剂有氯丹、亚砷酸钠、CCA。灭蚁剂有亚砷酸、灭蚁灵。可以替代它们的白蚁预防新药剂有毒死蜱、白捕特、白蚁灵、考登、硅白灵、锐劲特 ;新灭蚁剂有氟虫胺、硫氟酰胺、钼钨灵诱铒剂  相似文献   

14.
防治白蚁药剂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白蚁共计476种,分属4科44属,大部分分布在长江以南广大地区,向北逐渐减少。在我国对国民经济造成严重危害的主要白蚁种类是堆砂白蚁属、乳白蚁属、散白蚁属、土白蚁属、大白蚁属的白蚁。通常白蚁依据其与木材和土壤的关系、对生活环境的选择、与水分的关系、群体的定居场所和危害特点等分成木栖性、土木两栖性及土栖性3个类群,或依据上述特点分为湿木白蚁、干木白蚁和地下白蚁。在我国不同的白蚁分布区,白蚁对房屋建筑、堤坝水库、通讯、交通、工农业生产等各个领域造成危害,但造成危害的程度不一。而长江以南地区和白蚁分布区内的经济…  相似文献   

15.
陆军  周培  张绍红  张强 《植物检疫》2006,20(1):62-63
2005年6月,张家港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的检疫人员在对一批来自坦桑尼亚的集装箱运载原木进行检疫时,在其中一集装箱内截获到一种白蚁,经广东省昆虫研究所平正明先生鉴定为中问乳白蚁(Coptotermes intemedius Sivestri),属鼻白蚁科,乳白蚁属。主要分布于加纳、象牙海岸、尼日利亚、塞内加尔、塞拉利昂、坦桑尼亚等国家或地区。在我国尚未有分布,我国口岸也未有截获纪录,现将该兵蚁的特征和特性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山林白蚁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约有 50 0余种白蚁 ,但绝大多数生活在山林中 ,严重危害树木 ,我国南方大面积的人工幼林、风景区参天挺拔的数百年乃至千余年的古树遭到白蚁蛀蚀 ,轻则影响树林的正常生长 ,重则造成林木空心或死亡 ,成为森林保护工作中的一大重点。笔者长期在武汉从事山林白蚁的防治工作 ,武汉也是全国白蚁危害的重灾区。武汉地处亚热带 ,雨水充足、植被丰富 ,这些都为白蚁生存繁衍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武汉有 7种白蚁 ,危害山林的有土栖白蚁、散白蚁、家白蚁。其中最主要的是土栖白蚁。1 土栖白蚁对林木的危害特征土栖白蚁对林木的危害与家白蚁、散白…  相似文献   

17.
白蚁对不同园林木本树种的危害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国文 《江西植保》2011,34(1):40-41
当前随着我国园林化城镇建设的加速,白蚁对园林植物的危害具有日趋加重的趋势。本文对27种木本园林树种进行了蚁害调查,结果表明,受白蚁危害较为严重的园林树种主要有樟树、木荷、女贞、广玉兰、刺槐、加杨等树种,而柚、柏木、苦楝、擦木、喜树等树种较抗白蚁的危害。这一结果为我国南方园林抗白蚁树种的选择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我国古籍中很早就有菟丝子的记述。据考证 ,早在战国时期的《吕氏春秋》就记述了菟丝子。继而《尔雅》、《史记》、《淮南子》、《抱扑子》等经史典籍中也都有菟丝子的记载。至于《诗经》中的“ 采唐矣”的“唐”是否即菟丝子 ,历史上说法不一 ,还有待考究。 2 2 0 0多年以来 ,一方面是以本草、医药为主的先人 ,通过治病 ,对菟丝子进行观察和描述 ,积累了丰富的资料。从东汉末年的《神农本草经》到明代的《本草纲目》 ,乃至清朝 ,几百部古本草和几百部古医书中 ,大多有菟丝子或形态或生态 ,或药理药性、主治处方等的记述 ,特别是药用方面的…  相似文献   

19.
李凯 《湖北植保》2001,1(2):28-29
建设部 1 999年发布了 72号部长令《城市房屋白蚁防治管理规定》,规定中指出在蚁害区新建、改建、翻建、扩建及装饰装修房屋都必须进行白蚁预防处理 ,这对白蚁防治工作的开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同时也为白蚁防治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课题。目前我国大量使用的白蚁防治剂仍为氯丹乳油和无机杀虫剂 ,由于这些药剂毒性大 ,残留时间长 ,对土壤、水质、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欧美、日本发达国家早已淘汰或禁用 ,因此筛选或研制更加优良的杀白蚁剂以取代剧毒高残留的氯丹等药剂已迫在眉睫。武钢白蚁防治站与华中农业大学昆虫资源研究所合作 ,从 1 998年…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白蚁的检疫问题在我国越来越受关注。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02年,国内多个口岸已报道截获的白蚁有58种,其中有许多是危险性很大、传人定殖可能性高的种类。白蚁是多形态昆虫,有些种类由于生活习性的相似或相同,从而在形态上也产生了强烈的趋同现象,使得可用于分类的性状比较少;另外,白蚁的生殖隔离机制不是通过生殖器官的结构来完成的,难于以生殖器的形态进行分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