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2 毫秒
1.
介绍了嵩县发展蚕桑产业助力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的做法与经验,提出了嵩县蚕桑产业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周慧  蔡文慧  阳恩红 《中国饲料》2019,(18):118-120
科技创新是推动社会发展、社会进步的主要动力,为各个行业的发展提供助力,饲料产业在新型科技下迅速发展,实现了由单一生产到综合经营的发展历程。由于我国为农业大国,贫困人民主要集中在农村,因此,饲料产业在精准扶贫中起重要作用。本文从科技创新角度分析饲料产业精准扶贫的措施及效果评价,为饲料产业在精准扶贫中实施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蚕桑是扶贫优势产业,可当年栽桑当年见效,对促进和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发挥重要的作用。2019年修水县立足蚕桑产业资源优势,推出多举措助力产业精准扶贫工程,通过政府支持、产业奖补政策、技术骨干把关、合作社和示范户的引领带动等一系列措施,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  相似文献   

4.
就目前的发展来看,大力发展蚕桑产业,能够带动经济的持续发展,这是目前"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基本方略,也是重要的脱贫模式之一。在对蚕桑产业助推精准扶贫现状分析的基础上,了解蚕桑产业推动扶贫之中存在的问题,这样才可以提出针对性的建议,让蚕桑产业更好的推动扶贫,满足基本的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5.
近日,全国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了《关于对2018年度全国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工作有关单位和个人予以表扬的通知》,广西蚕桑产业精准扶贫科技服务团(广西蚕业技术推广总站)被评为“2018年度全国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工作先进团队”,广西仅有两个团队获此殊荣。  相似文献   

6.
大力发展蚕桑产业带动农村经济发展,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各地贯彻"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的重要脱贫模式。在全面分析蚕桑产业在广西扶贫脱贫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政策扶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创新"+贫困户"双赢模式、强化龙头企业实力、推广种桑养蚕新技术等更有效利用蚕桑产业服务"精准扶贫"的对策建议,为切实做好扶贫开发工作,加快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步伐,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产业扶贫是最长效、最能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的扶贫方式。通过发展畜牧产业推动贫困地区农户脱贫已成为黑龙江省精准扶贫的重要内容。为了研究乡村振兴战略下如何更好地推进黑龙江省畜牧产业精准扶贫的发展,笔者分析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下黑龙江省推进畜牧产业精准扶贫的机遇和挑战,提出推进黑龙江省畜牧产业精准扶贫要采取畜牧业与精准扶贫深度融合、综合治理贫困地区畜牧养殖污染、整合和提升科技队伍等措施,保障贫困人口持续增收,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为乡村振兴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陈蓓 《北方蚕业》2020,(1):53-54,60
蚕桑产业作为汉阴县脱贫增收的支柱产业,在汉阴县产业扶贫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分析汉阴县蚕桑产业精准扶贫的做法,提出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加快标准化、规模化、市场化蚕桑生产和蚕桑合作社生产规范化运营的建议,以实现贫困户稳定增收。  相似文献   

9.
正发展产业是脱贫攻坚的根本之策。近年来,各地紧抓产业发展这一根本,因地制宜布局产业、长短结合设计项目、因户施策精准帮扶,有效促进了贫困群众按期脱贫、稳定增收。畜牧业作为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贫困地区尤其是深度贫困地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产业,成为实施产业精准扶贫的有效途径。但畜牧业发展的自身特点决定,推进产业扶贫伴随着不可回避的多重风险。为充分认识畜牧业助力扶贫的  相似文献   

10.
为了充分发挥蚕桑产业扶贫的优势作用,对广西蚕桑产业在产业扶贫中的具体措施,发展经验和取得的成效进行了系统分析,提出了聚焦发展目标,注重发展规划,培育新型主体,强化龙头引领,加大资金投入,夯实产业基础,加强媒体宣传,营造良好氛围的建议,为蚕桑产业助力产业扶贫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产业扶贫是最能够将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有效激发出来的长效扶贫方式,通过发展畜牧业助力精准扶贫与农村经济发展,已经成为了各地实施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为了更好地推进畜牧业发展与农村经济发展,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奠定坚实基础,文章就乡村振兴下的畜牧业发展面临的困难及解决对策展开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12.
广西已经成为我国蚕桑产业实现"东桑西移"战略转移的主要承接区域,因此有条件依托具有区域和规模优势的蚕桑产业实施精准扶贫。在对广西贫困地区利用蚕桑产业扶贫的发展运行机制进行问卷调查基础上,通过计量经济模型方法对广西主要贫困地区共30个贫困县以发展蚕桑产业扶贫的意愿进行量化测度及影响机制分析。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广西贫困地区通过发展桑蚕产业扶贫的意愿仍然不是十分强烈,发展蚕桑产业的意愿在不同贫困县之间的差异显著,并且在蚕桑产业的规模层次差异明显、技术水平落后、组织化程度低、产业链短等基础条件下,规模化生产潜力、技术发展水平、产业组织化程度、内生发展需求4个主要因素分别对发展蚕桑产业扶贫存在着负向、负向、正向、正向的显著性影响。据此从扶贫政策传导机制创新、产业发展路径突破、内生需求与外生拉动、产业发展共时性实践等方面提出建议,以促进广西贫困地区通过发展蚕桑产业精准扶贫的愿景规划得以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3.
广西是全国最大的蚕桑生产基地,生产规模和产量均位居全国第一。广西秀丽的自然风光、奇特的生态景观和特色民俗风情为推动广西农旅融合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在蚕桑产业与特色旅游融合发展中,广西拥有庞大的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但同时面临蚕桑农旅规划不合理、蚕桑资源开发利用不足和宣传力度较小等问题。提出进一步加强科学规划指导、打造特色蚕桑品牌和深挖蚕桑文化资源等对策,从而推进蚕桑产业农旅融合发展,助力广西的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云南省蚕桑产业现状的分析,我们认为云南省发展蚕桑产业具有蚕茧质量优、产业竞争优势明显、精准扶贫效果好等优势;同时也存在问题和挑战,如桑园基础设施薄弱低产及抛荒桑园比例大、种养技术水平低产业发展后劲不足、蚕种生产经营和质量管理不规范蚕种质量安全保障难、实用技术瓶颈亟待突破蚕桑资源利用率低等。对此,我们提出了巩固和发展云南省蚕桑产业的对策,即改善桑园基础设施条件、增加单位面积土地的经济效益,培育新型职业蚕农、提高专业养蚕水平,加强蚕种繁育和质量监管、保障蚕农用种安全,因地制宜开展蚕桑资源综合利用,走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5.
正1产业发展及产业扶贫情况扶贫工作是当前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兴文县自2014年以来,结合实施宜宾市20万亩蚕桑循环产业带建设,在周家镇、九丝城镇、共乐镇、五星镇等对贫困村、贫困户进行蚕桑产业扶贫,按照"人平两亩桑,脱贫奔小康"的模式,因户设计、因人施策,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蚕桑产业已覆盖全县精准扶贫村22个,占57个精准扶贫村的38.6%,有  相似文献   

16.
《北方蚕业》2018,(3):52-55
花垣县发展蚕桑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本文对花垣县蚕桑生产的比较效益进行了调查分析,论述了发展蚕桑产业对该县精准脱贫、石漠化治理、重金属污染土地修复中的作用,提出了用好产业扶贫政策,通过创新土地流转得租金、基地务工得报酬、入股入社得分红、承包基地得盈利等方式,让农村贫困户在蚕桑产业发展中受益脱贫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北方蚕业》2018,(3):47-51
介绍了陕西省蚕桑生产概况和特点,分析了石泉县、勉县、镇巴县、镇安县、洛南县蚕桑产业助推精准扶贫的现状与问题,提出了用好产业脱贫扶持政策、创新利益联结机制、抓好产业技术服务"110"体系建设和拓宽蚕桑产业增收渠道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来,各地积极开展扶贫调研,研究制定帮扶措施,摸清贫根,因村制宜,因户施策,精准扶贫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培育特色产业,增加贫困农民收入。围绕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的产业规划及脱贫攻坚工作,拨付大量资金,扶持贫困户养鹅、养鸡、养羊、养猪等项目发展生产。加大培训力度,提高贫困农民自我发展能力。举办畜牧科技、贫困村  相似文献   

19.
韩心之  刘磊 《草业科学》2017,34(9):1955-1961
精准扶贫是实现我国青藏高原牧区全面脱贫和进入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本研究以甘肃省天祝县为例,分析了青藏高原牧区贫困的特征,评述了天祝县精准扶贫的绩效,发现该县贫困率从2010年的50.8%降低到2016年的12.6%,人均年收入从3 199元增加到6 870 元,然而发现,在青藏高原牧区精准扶贫措施中,存在以全国贫困状态制定标准、执行刚性扶贫政策时缺乏灵活性、 扶贫以“输血式”为主的问题。鉴于此,提出了基于全国扶贫政策基准建立贫困户档案、细化贫困户特征,扶贫资金应按贫困户脱贫需求投资、增加灵活度、挖掘贫困人口自身的生产潜能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正>产业扶贫是深化扶贫攻坚的重要载体,也是地方造血脱贫的根本之策,各级党委政府和贫困户均寄予驻村农技员厚望。值此扶贫攻坚酣战之时,为更好推进产业扶贫、提高扶贫效益和增加农民收入,带着破解产业扶贫瓶颈的思考,笔者深入四川省达州市通川区45个贫困村和部分建档立卡贫困户,调研了农业产业精准扶贫情况。一、主要措施及成效1.完善机制,充实人员考核问责。一是成立主要领导任组长的产业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将45个贫困村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