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第 2届“袁隆平农业科技奖”颁奖大会于 2 0 0 2年 1月 18日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隆重举行 ,参加大会的有省、厅级领导 ,获奖单位代表 ,各界来宾及新闻界人士共 80余人 ,“袁隆平农业科技奖励基金会”理事长袁隆平、名誉理事长熊清泉、湖南省政协主席王克英、湖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庞道沐为 13个获奖单位颁发了奖牌、奖金。袁隆平农业科技奖励基金会是在袁隆平院士个人捐资建立“袁隆平杂交水稻奖励基金会”的基础上发展、扩大建立的。 1999年 9月基金会首届颁奖 ,奖励了对湖南省农业科研、教育、推广应用方面有突出贡献的 6位专家学者 ,共…  相似文献   

2.
根据袁隆平农业科技奖励基金会理事会决定,第4届“袁隆平农业科技奖”授予尹华奇等10人,每人获得奖金3万元人民币。他们的主要贡献如下。尹华奇男,1943年8月生,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研究员。袁隆平院士最早的两名助手之一。40年来,积极参加了袁院士主持的三系、两系杂交稻育种攻关,取得了丰硕成果。特别是1998年选育出香型两系法不育系———香125S,选配出高产、优质、中熟的杂交早稻香两优68,先后在湖南、安徽、广西等省(区)通过审定并推广应用,取得了较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为杂交水稻科研与生产做出了重要贡献。吕保智男,1938年10月…  相似文献   

3.
<正>2014年9月15日,在袁隆平院士杂交水稻研究50周年、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成立30周年庆祝大会上,隆重举行了第8届"袁隆平农业科技奖"颁奖仪式。经推荐、评选及基金会理事会审议通过,本届"袁隆平农业科技奖"共有5人获奖,分别为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朱运昌副研究员、云南省个旧  相似文献   

4.
2006年12月19日,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隆重召开了湖南省第6次超级稻研究开发协作组会议暨第4届“袁隆平农业科技奖”颁奖大会。湖南省政府副省长杨泰波,省政协副主席、袁隆平农业科技奖励基金会理事长袁隆平院士,省农科院党委书记、袁隆平农业科技奖励基金会副理事长宋再钦,省政府副秘书长戴军勇以及省财政厅、省农办、省科技厅和省农业厅等单位领导出席大会,并在主席台就座。来自全省各地工作在农业一线的科技人员出席了大会。会议由戴军勇副秘书长主持,省超级稻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雷秉乾总农艺师代表省超级稻办作了工作报告。宋再钦书记…  相似文献   

5.
信息动态     
安农光敏籼型雄性不育系 今年7月通过鉴定 湖南省安江农校杂交水稻研究室25岁的 邓华风,在国内首次从籼稻中发现生育成的 “安农光敏雄性不育系”,1988年7月27日在 湖南怀化通过鉴定。著名杂交水稻专家袁隆 平和国内有关育种专家、教授出席了技术鉴 定会。专家们认为,这项新的发现,是继1973 年在我国实现三系配套后,杂交水稻发展史 上又一个里程碑,并再次展示我国杂交水稻 在世界上继续保持领先地位。 邓华凤是杂交水稻专家李必湖的助手。 1987年7月16日,他在该校已定型的早籼品 系中发现一株天然雄性不育株。在袁隆平指 导和李必湖的主持下…  相似文献   

6.
信息选萃     
袁隆平瞄准基因技术培育第三期超级杂交稻在湖南西城集团博士后工作站暨杂交水稻基因工程研究中心揭牌仪式上,担任西城集团首席科学家、西城科技园科技总顾问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说:“常规育种已经用尽浑身解数,我们将在企业的协助下,破解杂交水稻的基因功能密码,实现超级杂交水稻第三期目标,即亩产90公斤”。袁隆平院士说,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此番与企业联手进行杂交水稻基因工程研究,是希望通过技术与资金优势的结合,早日实现超级杂交稻的第三期目标。袁隆平介绍,超级杂交稻800kg/667m 2第二期目标已于去年实现,育成了两个超级杂交稻组…  相似文献   

7.
罗闰良  魏科 《杂交水稻》2004,19(5):75-75
20 0 4年 9月 8日 ,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彩旗飘飘 ,花团锦簇 ,来自国内外的 30 0多名专家、学者、政府官员、企业家和新闻界朋友在这里聚集 ,隆重庆祝中国杂交水稻研究 4 0周年和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成立 2 0周年 ,并举行第 3届袁隆平农业科技奖颁奖仪式。原全国政协副主席毛致用 ,原农业部长何康 ,原科技部副部长韩德乾 ,联合国粮农组织水稻委员会干事NguuVanNguyen ,国际水稻研究所副所长WilliamPadolina ,越南农业与农村发展部副部长BuiBaBong ,世界粮食奖获得者、印度马哈拉什特拉杂交水稻种子有限公司主席B .R .Barwale和湖南省…  相似文献   

8.
2012年12月21日,湖南省超级杂交稻"种三产四"丰产工程年度总结表彰暨第7届袁隆平农业科技奖颁奖大会在长沙隆重召开。湖南省人大常务委员会副主任蔡力峰,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袁隆平,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陈吉芳,以及来自全省51个"种三产四"丰产工程示范县(市、区)的农业局局长、项目技术负责人,14个市  相似文献   

9.
20 0 2年 5月 14日 ,第 4届国际杂交水稻学术研讨会在越南首都河内隆重开幕。会议由国际水稻研究所 (IRRI)、越南农业和农村发展部、联合国粮农组织 (FAO)和中国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共同主办。参加此次会议的有来自 2 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 180余名代表。中国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任该会议国际组委会副主席 ,并全程参加了会议。目前 ,越南已成为除中国之外在生产上应用杂交水稻面积最大的国家。 2 0 0 1年 ,越南杂交水稻的种植面积已达 4 8万hm2 ,杂交水稻的产量比常规稻增产 2…  相似文献   

10.
水稻育种工作的前进,总是与某个或某些有利基因的利用紧密联系的。如矮脚南特的发现,李必湖在海南发现花粉败育的野生稻,石明松在湖北发现农垦58不育株等,相应地引发了矮化育种、杂交水稻三系配套以及二系稻育种的成功。因此,寻求育种材料的创新,是水稻育种取得新突破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第三届中国杂交粳稻科技创新论坛于2006年9月12-15日在辽宁省沈阳市隆重召开。本届论坛是在国家科技部的指导下,由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天津分中心、辽宁省农业科学院联合主办,由辽宁省稻作研究所(北方杂交粳稻工程技术中心)承办,大连希林索科工贸有限公司协办。共有来自5个国家200余名代表参加了本次论坛。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先生在开幕式上作了精彩的主题发言,详细介绍了我国超级杂交水稻育种研究进展、技术路线和已经取得的重大成就。会议期间,中国工程…  相似文献   

12.
20 0 3年 11月 13日 ,菲律宾国家农业部部长洪·露易斯P·劳伦佐 (Hon .LuisP .Lorenzo)先生一行 6人 ,专程来到湖南长沙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拜访和感谢“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部长先生首先充分肯定了杂交水稻在菲律宾的成功推广给菲国农民提高水稻产量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 ,指出推广杂交水稻是菲律宾实现粮食自给、解决粮食安全问题的最好途径 ,杂交水稻在菲律宾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同时 ,对袁隆平院士为杂交水稻在菲律宾的成功推广给予的大力支持和做出的无私奉献表示衷心的感谢 ,并代表菲律宾国家农业部授予袁隆平院士…  相似文献   

13.
2020年3月23日,“三一工程”双季稻高产攻关示范2020年度工作会议在湖南长沙召开。按照“三一工程”首席专家袁隆平院士提出的目标,会议确定了2020年在湖南省内“三一工程”12个县(市、区)攻关基地开展以第3代杂交水稻为核心的双季稻高产攻关示范,每个基地示范面积为2 hm2,目标是作杂交晚稻的第3代杂交水稻单产达到12 t/hm2,早稻品种单产6 t/hm2,周年水稻产量达到18 t/hm2以上。  相似文献   

14.
《杂交水稻》2002,17(1)
江泽民主席 2 0 0 1年春季访问委内瑞拉时 ,委内瑞拉总统表达了希望中国帮助他们发展农业的意愿 ,江主席特别推荐袁隆平院士帮助该国发展杂交水稻。 2 0 0 1年 11月 2 7日至 12月 4日 ,由中国工程院派遣以袁院士为首的中国水稻代表团访问委内瑞拉 ,对帮助委发展杂交水稻的合作项目进行考察 ,受到该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热烈欢迎。代表团一行 5人在委内瑞拉计划发展部发展局局长和外交部科技参赞的陪同下 ,考察了该国西部的波图格萨州、中部的科赫德斯州和中部平原的瓜里科州等 3个农业生产大州。它们靠近赤道 ,属热带气候 ,年平均气温达 2 5~…  相似文献   

15.
新闻集锦     
《中国稻米》2005,(6):50-50
中国水稻研究所超级稻亮相第三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2006年中国粮食总产量有望达到4800亿kg;国家再于11月8日启动湖南中晚稻最低收购价预案;“国家粮食丰产工程”在湖南取得阶段性成效;农业部提出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新思路;袁隆平提出新超级稻计划每hm^2目标产量13.5t;Ⅱ优航148刷新航天水稻单产纪录;水稻品种多样性混合间栽在云南彝良试验成功;江苏发布杂交稻种收购价标准下浮不得超过5%;日本杂交育出穗呈粉红色的观赏性水稻。  相似文献   

16.
自主创新实现杂交水稻研发新飞跃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杂交水稻经历了由三系杂交稻、两系杂交稻到超级杂交稻的发展历程,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对中国乃至世界的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阐述了袁隆平院士提出的攻克超级杂交稻第3期育种目标、实施“种3产4”丰产工程和拓展杂交水稻国际化开发等新时期杂交水稻研发的重大目标,提出了以分子育种技术的运用、C4型杂交水稻的研究和杂交水稻产业化开发为突破口,坚持自主创新,实现杂交水稻研发新飞跃的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17.
田全国 《杂交水稻》2003,18(3):73-74
杂交水稻是我国一项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高新技术。杂交水稻种子是我省种业的一大优势产业 ,经过多年的发展 ,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实施和我国加入WTO以来 ,这一产业得以迅速扩张 ,在全国市场中已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尤其是最近几年隆平高科的超常规迅猛发展 ,直接带动和成就了我省这一优势产业的强大。1999年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发起并设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其目的是借公司的运作 ,将先进的农业科技成果尽快并更好地转化为生产力 ,为人类造福。 4a来 ,隆平高科依托国家杂交水稻工…  相似文献   

18.
<正>2016年11月24日,湖南省袁隆平农业科技奖励基金会举行第9届"袁隆平农业科技奖"颁奖大会。中国工程院院士、基金会理事长袁隆平,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农业大学教授罗锡文,农业部种子局品种管理处处长马志强,农业部科技司高新技术处处长陈彦宾,国家品种审定水稻专业委员会主任卢开阳,湖南省农业委员会总农艺师谭建初,湖南省科技厅副巡视员刘铁兵,湖南农业大学党委书记  相似文献   

19.
《杂交水稻》2017,(6):88-90
<正>《杂交水稻》是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办、袁隆平院士任主编、对国内外公开发行、专门报道杂交水稻的技术类科技期刊。本刊为我国历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库期刊、中国知网等网上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2000年和2007年湖南省首届和第三届  相似文献   

20.
据新华社电,3月份有“杂交水稻之父”之称的我国农业科学家袁隆平将一批特殊的杂交水稻种子种于海南三亚农业基地。1997年10月,袁隆平挑选了19种杂交水稻良种,共slgg,通过中国航天总公司发射的返回式科学实验卫星送上太空。通过太空的强宇宙射线辐射、高真空、微重力作用,使杂交稻种子产生地球上无法得到的变异,再进行选取育种。袁说:“第一代太空诱变种子已获得第二代种子,一般而言,其变异要经过4-5代种植才能稳定”,“第二代太空诱变种子与原杂交种子比较,其遗传性产生了广谱性、高频率的变化,且变化率高、变异幅度大、变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