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镇静剂对家蚕雄蛾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国英  吴敏 《江苏蚕业》2000,22(3):53-54
为探讨镇静剂对家蚕雄蛾的镇静效果及其对雄蛾活力的影响,我们用几种镇静剂处理雄蛾,试验表明:安氟醚、乙醚对雄蛾的镇静效果较好,刺激5分钟,便能抑制其震翅;用安氟醚处理12小时以内的雄蛾,其交配能力与对照(未处理)相同,用乙醚处理的雄蛾交配能力略有下降。  相似文献   

2.
家蚕雄蛾蛋白酶解效果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充分利用家蚕雄蛾蛋白资源,以交配后的家蚕雄蛾为材料,比较分析了脱脂和不脱脂处理对雄蛾蛋白提取效果的影响,同时对碱性蛋白酶、胰蛋白酶、木瓜蛋白酶在各自最适条件下酶解雄蚕蛾蛋白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脱脂处理有利于雄蚕蛾蛋白的提取,蛋白质的质量分数达76.84%;选用的3种蛋白酶对雄蚕蛾蛋白的酶解效果,以碱性蛋白酶最佳,酶解5 h后的酶解液中三氯乙酸可溶性氮的质量浓度为5.67 mg/mL。  相似文献   

3.
为了开发家蚕雄蛾保健食品并建立可控的原料质量标准,研究对家蚕雄蛾的睾酮和β-蜕皮激素2种活性成分进行联合提取及检测的方法。结果表明,采用70%乙醇作提取溶剂对家蚕雄蛾中的睾酮和β-蜕皮激素进行联合提取,能够有效获取2种活性成分,解决了因蛾体含有大量油脂给样品处理带来的困难,更加符合产品生产工艺要求。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在检测波长为242 nm,样品溶液质量浓度20~70μg/m L的线性范围内,测定未交配家蚕雄蛾提取液中的睾酮与β-蜕皮激素的质量比分别为5.82μg/g和17.08μg/g,该检测方法的样品回收率分别达到98.59%和98.35%,可用于家蚕雄蛾原料及其提取液中2种活性成分含量的检测。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用对家蚕雄蛾具有较强镇静作用的安氟醚处理羽化3hr的雄蛾,调查不同处理时间与雄蛾的成活率、交配率、产卵质量的关系。结果表明,镇静剂处理后,能延长雄蛾的成活力,提高雄蛾的交配率,且用镇静剂处理雄蛾后与正常雌蛾交配的卵质与0处理(羽化3hr时与正常雌蛾交配)的卵质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用对家蚕雄蛾具有较强镇静作用的安氟醚处理羽化3hr的雄蛾,调查不同处理时间与雄蛾的成活率、交配率、产卵质量的关系。结果表明,镇静剂处理后,能延长雄蛾的成活力,提高雄蛾的交配率,且用镇静剂处理雄蛾后与正常雌蛾交配的卵质与0处理(羽化3hr时与正常雌蛾交配)的卵质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6.
以家蚕纯种“秋白”为实验材料,调查家蚕雄蛾的交配能力和受精效果.结果表明:在同等交配时间内,随着交配次数的增加,受精效果呈下降趋势.认为这与雄蛾体力的消耗、雄蛾生殖系统分泌物成分的变化以及雄蛾一次射精量的变化等有关.鲜雄蛾交配1小时和再交雄蛾交配次数在6次内、交配时间3小时的受精效果能达实用水平,交配次数为9次的受精卵率仍为90%以上,这对实际应用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蚕种生产过程中,对交品种比例开差过大、发蛾不一致,或发蛾过于集中,劳动力供不上,不能完成当日交配任务,就要对雌蛾雄蛾采取冷藏技术处理。为此开展对蚕雌蛾和雄蛾进行不同温度冷藏试验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雌蛾雄蛾在低温条件下(5~10℃)短期冷藏,对蚕种质量和产量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8.
家蚕添食人类抗衰老药物“龟鹿补肾液”试验,家蚕幼虫五龄期92小时开始绝食,添食蚕儿寿命比对照延长。添食对成虫期蚕蛾寿命的影响最大,且雌雄蛾效果相反,雄蛾寿命延长,雌蛾寿命缩短。不同品种对“龟鹿补肾液”的敏感性有差异。结果提示,此药物对家蚕具有提高生命力,抗衰老的作用,与人体服食该药物后的作用相似,若通过进一步筛选供试品种,完善实验方法,有可能把家蚕作为药物效果检验的实验动物来加以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9.
天蚕制种中,成虫羽化期在黄昏后的16~23时,羽化规律是雄蛾在先,雌蛾在后,雌雄蛾羽化时间差异显著,在制种后期,雌雄比例非常容易失调,由于缺少雄蛾不能交尾,导致制种数量减少.因此,在制种过程中,除按当日羽化的雌雄蛾按4:6比率投蛾外,要把羽化多余的雄蛾采取不同的低温处理,以解决制种后期缺少雄蛾的问题.隔日交尾,对交尾率、雌蛾产受精卵、孵化等情况进行了试验调查.  相似文献   

10.
通常家蚕孤雌生殖试验多以解剖家蚕处女蛾取卵作材料,再通过物理或化学或物理与化学相结合的方法诱发孤雌生殖。考虑到该法较烦琐,耗时费工,不适应家蚕遗传育种研究和家蚕制种生产的实际需要,本文着重尝试以低温刺激处女母蛾产下的未受精卵为村料,进行家蚕孤雌生殖试验,获得少量可能为非减数分裂型的个体,经饲养观察,全部为雌性。  相似文献   

11.
以初羽化、未交尾的柞蚕雄蛾为原料,采用低温负压浓缩技术生产柞蚕雄蛾浓缩液,通过改进粗制柞蚕雄蛾浓缩液离心去杂质、去脂肪工艺流程中的离心时间、离心速度、离心温度等条件因素,改善柞蚕雄蛾浓缩液产品的感官性状。试验结果表明,粗制柞蚕雄蛾浓缩液在-5℃低温下,以4 500~5 000 r/min离心15 min,可在保证营养与活性成分含量的基础上,去除杂质和部分脂肪。采用改进后的工艺生产的柞蚕雄蛾浓缩液清澈透明,不浑浊,感观品质好,脂肪质量分数由原来的0.30%降低到0.09%,可延长产品的保质期。该项生产工艺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2009 1 0016120.X),生产的柞蚕雄蛾浓缩液可直接加工成产品服用或用于勾兑蚕蛾酒及饮料等。  相似文献   

12.
蚕种生产中,雄蛾合理藏冷是提高蚕种产、质量的最要环节。近几年来,部分蚕种场搞一机多用,把窗式空调机略加改装后,替代机冰,用于低温室冷藏雄蛾。既提高了机器的利用率又提高了雄蛾冷藏的质量,收到较好的效果。然而,关于实际生产中的经济效益尚未见报导。本文报导空调机用于冷藏雄蛾同常规机冰冷藏雄蛾的效益比较。  相似文献   

13.
雄蚕(蛾)饲育技术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苏蚕业》2017,(1):21-22
雄蚕(蛾)的饲养技术是一个新鲜的领域,与传统的家蚕饲养有着许多不同的要求,尤其是现阶段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养生和健康的要求随之增加,雄蚕蛾的市场需求空间越来越大,对此我们从2016年起,专门进行了雄蚕(蛾)的饲养,摸索了适应沿海地区雄蚕(蛾)饲养的一套实用技术,可作为雄蚕(蛾)饲养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利用体喷雌二醇和睾丸酮于雌、雄蚕蛾,观察外源性性激素对家蚕产卵速度、交配速度以及卵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性激素处理后,能显著提高蚕蛾产卵速度,投蛾3小时内的产卵量以雄激素处理雌蛾最显著,较对照组增加4.2倍(P<0.05),雌激素处理雌蛾则增加3.6倍(P<0.05);而雌、雄激素处理雄蛾则分别较对照组增加2.8倍和2.0倍(P>0.05)。结果还表明性激素处理使交配成对率显著提高,雌激素处理雌蛾,15分钟成对率达100%,雄激素处理雄蛾10分钟后基本都已成对,显著高于对照组;余二组亦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试验调查还表明性激素处理蚕蛾,所产卵的孵化率及蚁蚕的生命率与对照组无差异,说明性激素不影响蚕卵质量,并且具有降低不受精卵率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家蚕原原种全龄人工饲料饲养试验对于家蚕各级蚕种繁育均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以人工饲料适应性品系菁松A(JAR)和菁松B(JBR)原原种为试验材料,2018年秋季开展了全龄人工饲料(含桑叶粉40.0%)饲养及制种试验,饲养获得初步成功。家蚕的发育基本正常,良蛹率76.24%,但存在全茧量(1.46 g)和茧层率(17.41%)偏低,雌、雄蛾活力和交配能力差、易散对,单蛾造卵数(206.61~273.32粒)、产出卵数(123.36~154.08粒)偏少,蚕卵产出率(56.37%~59.71%)偏低,不受精卵率(22.29%~27.41%)较高等问题,可能与JAR和JBR品种的食性及试验所用人工饲料的营养不能完全满足家蚕生长发育需要有关。  相似文献   

16.
家蚕经人工诱变或自然环境条件的影响会发生基因突变,表现出各种多样的特殊性状,这些受突变基因控制的特殊性状,其中有的具有重要的开发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如利用家蚕性连锁平衡致死系育成的雄蚕品种;利用食性突变基因育成的广食性及适于人工饲料的广食性蚕品种;利用三眠性基因培育的超细纤度蚕品种等等。暗化型基因(m fn)能使蚕蛾体蛾翅表现为灰黑色,又是一例对家蚕特殊性状基因的直接利用。常规品种的蛾体蛾翅为白色,在雌、雄对交生产一代杂交种时,很有可能是纯对交配却无从知道。为了实现能用肉眼识别淘汰纯对提高蚕种杂交率,将经济…  相似文献   

17.
<正> 龙眼裳卷蛾(Cerace Stipatana Wa-lkar)体内寄生的微孢子虫,经1985年春、夏、秋三季养蚕添食接种试验鉴定能感染家蚕,对该病原孢子的大小、形状,用电镜扫描与家蚕微粒子孢子作了比较。1986年对龙眼裳卷蛾微孢子虫感染家蚕后出现的病  相似文献   

18.
<正> 合理保护雄蛾是提高蚕卵品质,增加卵量的主要措施。雄蛾保护不善将使体力消耗,活力降低,影响交配,从而降低蚕种品质。在制种期,工作量大,时间紧,繁忙中往往轻视了雄蛾的管理,造成缺雄而影响生产的完成。制种时正处于高温、干燥的气候中,无低温设备,尤其近几年在农村合作制  相似文献   

19.
为明确家蚕原种生产中蛹蛾期最佳低温保护法,调查了桂蚕二号(8810·932)×(8711·7532)4个亲本在蛹期和蛾期冷藏对不受精卵率和良卵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桂蚕二号各亲本品种在蛹期和蛾期不同冷藏处理,其不受精卵率和良卵率在处理间的差异都达到显著性水平。试验证实8810的雌蛾不宜冷藏;932在雌蛹触肢着色期不宜冷藏...  相似文献   

20.
家蚕雌蛾类雌激素效应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家蚕雌蛾粉及其复方制剂的类雌激素效应。方法 选用未成年雌性小白鼠和切除卵巢的已成年雌性小白鼠,通过测定子宫重量来观察家蚕雌蛾粉及其复方制剂的类雌激素效应。结果 家蚕雌蛾粉及其提取液均能使未成年小白鼠子宫增重,配伍了滋阴补肾中药而组成的复方制剂作用更加明显。结论 家蚕雌蛾具有比较弱的类雌激素作用。家蚕雌蛾粉及其复方制剂均可用于治疗更年期综合症和骨质疏松等疾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