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就激光技术的分类展开了论述,随后研究了激光技术如何通过对脆性光学材料工件表面进行改性处理来提高工件磨削加工性能,并且对激光辅助磨削硬脆材料的机理、工艺和工程应用研究展开论述。最后重点论述了激光在砂轮修锐和检测砂轮表面形貌等方面的应用。通过实验可知,采用激光扫描的方式能在较短时间内获取精准的砂轮表面的原始三维形貌,更客观地对砂轮性能做出评定。  相似文献   

2.
高速和超高速磨削是提高磨削效率、降低工件表面粗糙度和提高零件加工质量的先进加工技术。超高速磨削可以对硬脆材料实现延性域磨削加工,对高塑性、高强度等难加工材料也有良好的磨削性能。  相似文献   

3.
随着高新科技的发展,深长孔加工应用愈加广泛,尤其在材料科学的不断进步后,传统深孔加工工艺对特殊材料的加工出现了很多不足。基于此,本研究介绍了电火花机床加工的原理,分析了电火花深长孔加工设备现状及应用领域,并基于电火花加工原理设计了一款安装在电火花机床主轴上的电磁驱动器实验装置,研究了使其驱动电极进行孔类加工的新工艺。仿真结果表明,通过实验优化驱动器参数及电火花参数,不仅提高了电火花加工精度与加工效率,也降低了电极损耗和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4.
以薄壁件装夹系统为研究对象,探究柔度与加工变形之间的关系并建立刀具—工件切触点柔度的数学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薄壁件柔度分布特征的辅助支承布局优化算法。首先建立工件的有限元模型,确定初始参数和边界条件;然后通过ABAQUS有限元软件计算出工件加工表面的柔度场,并在柔度较大的区域添加一个辅助支撑,若加工变形的值依然不满足加工要求,则重新计算柔度场并继续添加辅助支撑;最后调整辅助支承的位置使加工变形达到最小。利用所提算法对一种薄壁件的支承布局进行优化,优化后,工件装夹系统所需要的辅助支承更少,证明该算法可以减少加工成本,提高加工效率,具有实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针对现有的硬脆材料加工与超声振动加工实验教学设备的技术困境,基于超声振动辅助线锯切割工艺的优点,设计了一种新型的超声振动辅助线锯切割硬脆材料平台并将其应用于实验教学。设计了加工试验并对比了不同切割参数(锯丝线速度V_s、锯丝进给速度V_w、工件旋转速度n_w)与超声振动对线锯切割工件表面粗糙度的影响,验证了该实验教学平台及超声振动辅助线锯切割工艺的有效性。该平台结构紧凑,使用与维护成本低,灵活地将线锯切割加工与超声振动加工相结合,能有效地填补相关专业在制造类课程中关于硬脆材料加工与超声振动加工的实验教学装置技术的空白。  相似文献   

6.
胡巍 《南方农机》2022,(7):22-25
笔者针对车用柴油机关键零部件进气门的质量进行控制,对其失效部分的金相组织及断裂部位的形貌进行失效分析,从进气门的宏观形貌、微观形貌、材料选择、加工工艺、结构参数等多个方面分析其失效原因,以期为进气门质量的提高提供研究依据.结果表明,进气门的材料选择、加工工艺、结构参数都对进气门的质量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7.
该文旨在研究数控机床加工工艺参数的优化和实验。介绍了数控机床的基本结构和加工工艺流程,以及加工工艺参数的种类和影响因素,探讨了现有加工工艺参数优化方法,并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优化方法。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组实验,通过对比不同优化方法的加工效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基于遗传算法的优化方法可以显著提高加工效率和质量,对于优化数控机床加工工艺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孟晓华 《南方农机》2023,(18):30-33+63
【目的】农业机械化作业中,轮盘零件常用于辅助机构实现行走功能。笔者以亚克力为材质,设计了一种轻量化行走结构,每个结构均由两个相同轮盘零件通过反向螺纹联接为一组,在作业机械设备前、后各装两组形成设备行走系统。【方法】从机床选用、装夹设计、刀具使用、毛坯确定等方面对轮盘零件进行了工艺分析,编制了该零件的数控加工工序卡,研究了基于NX平台的零件数控加工编程策略应用,围绕该零件轴向阶梯孔、通孔、环形槽、径向沉孔以及螺纹等特征,综合采用了平面铣、定心钻、固定轮廓铣、可变轮廓铣、螺纹铣等加工策略进行编程,对不同特征所涉及不同策略使用的切削参数(切削模式、边界、深度范围、切削层、余量等)、非切削参数(进刀、退刀等)、加工部位、刀轴、刀具及驱动要素等作了优化设置,最后通过在德马吉DMU50五轴加工中心开展实物加工以进一步验证该零件数控加工工艺的正确性。【结果】经过检测,零件的各项精度均满足要求,整体结果良好。【结论】通过针对性实践,不仅提升了数控技术综合能力水平,也深化了质量意识和效率意识,同时为亚克力材质零件的数控加工提供了借鉴依据,有一定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
车床上加工零件内孔形状时,存在刀具与孔形内表面易发生干涉、切屑排出困难、刀头部位冷却润滑条件不理想等问题。通过双头刀杆可拆装式镗孔车刀与矩形刀杆引流槽式镗孔车刀设计,丰富车床内孔加工刀具尺寸规格,完善刀具结构功能,有效适应零件小尺寸多阶梯内孔与大尺寸深孔加工要求,节约生产成本,提高零件加工质量。  相似文献   

10.
超声波振动辅助磁力研磨加工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根据研磨加工的材料去除模型,分析得到增加研磨压力是提高磁力研磨加工效率的可行手段。通过在单纯磁力研磨工艺中引入超声波振动,增加了研磨粒子的瞬时研磨压力。经实验证明,在超声振动辅助磁力研磨加工中,研磨粒子在水平切削和垂直冲击挤压运动的综合作用下,对工件材料的去除率高且表面质量均匀;加工效率较单纯磁力研磨工艺提高了约50%;工件表面粗糙度Ra可降至0.06 μm左右;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其加工后工件表面形貌较单纯磁力研磨细密均匀;采用X射线干涉仪检测得知,经超声振动辅助磁力研磨加工后的工件材料(SUS304)表层的应力状态已由原始的残余拉应力+320 MPa变为压应力-40 MPa,有效提高了工件的疲劳强度。  相似文献   

11.
丁翔  朱永伟  邹翔 《南方农机》2023,(23):8-10+17
【目的】满足高硬材料的加工需求,解决高硬材料难以加工、效率低下、刀具损耗率高的问题。【方法】课题组基于旋转超声加工和电解加工提出了旋转超声加工辅助电解加工的方法,不仅分析了加工原理,选择了加工参数,还优化设计了加工系统,对换能器和变幅杆综合材料、密度、频率、纵波声速等因素进行了具体参数设计。【结果】对高速钢进行了不同加工方式的电解平面加工试验,发现同等条件下,机械磨削加工的圆孔明显比另外两种加工方式加工的圆孔粗糙,而旋转超声辅助电解加工的圆孔不仅直径大,而且表面更加平滑。【结论】机械磨削的效率比另外两种加工方式低,旋转超声辅助电解加工的加工深度最好,材料去除率更高,得到的加工表面也更加平滑,对高硬材料的加工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2.
深孔加工技术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机械加工过程中,深孔是加工难度最高的工序之一。深孔的加工对加工设备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研究其加工方法十分必要。本文对深孔加工的概念、特点、技术及工艺和应用等方面进行了介绍,并分析了深孔加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一、问题的提出白米抛光是指通过一定的工艺和设备,提高白米表面光洁度和色泽。其实质是大米通过抛光,使米粒表面的淀粉胶质化,提高大米的外观价值、储存性能和食用品质。它是加工抛光免洗米、强化米等高品质商品米的关键技术之一。近年来,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大米的外观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高精度、高外观质量的抛光免洗米在市场上逐渐走俏,呈迅速普及的趋势。研究和发展我国白米抛光工艺和设备已引起了广大碾米工程技术人员的重视,并将在今后一段时间内成为主导大米加工向精、深方向发展的重要工作。同时,也是提高大米加工…  相似文献   

14.
通过该项目的研究,验证柴油机缸体加装工艺气缸盖预紧后珩磨加工湿式气缸套内孔工艺,能够提高柴油机装配气缸盖后的气缸套内孔圆柱度精度,提升柴油机的产品品质。  相似文献   

15.
目前,科学技术已经得到了迅猛发展,在机械加工过程中,也对钻孔加工技术及质量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都开始研究机械加工中的深孔加工技术,其研究重点则为深孔加工技术.深孔加工是一种比较复杂的加工工艺,长度与直径比值大于5的孔即被称作深孔,和其他工艺相比,深孔加工面临着更加恶劣的条件和更加严峻的施工难度.因此,研究深孔加工技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铰刀作为一种孔的精密加工刀具 ,在机械加工中获得了广泛应用 ,主要用于中、小直径孔的半精加工与精加工。铰刀的加工余量小、齿数多、刚度和导向性好 ,所以铰削后孔的公差等级可达IT6~IT7级 ,甚至可达IT5级 ,表面粗糙度可达Ra=1.6μm~0 .4 μm。但在实际加工过程中 ,由于各方面的原因造成铰削加工后孔的精度和表面粗糙度往往满足不了工艺要求。针对我公司加工拖拉机零件的实际情况和所出现的问题 ,对铰刀的铰削过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并根据分析结果 ,对铰刀结构进行了改进。通过选用合理的铰削参数 ,加工出孔的精度及表面粗糙…  相似文献   

17.
我国的机械加工行业十分发达,但是随着科技的进步,机械加工行业零件对加工工艺的精密度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特殊孔机械零件加工必须符合设计的钻夹具,才能确保零件的精确度。文章分析了特殊孔加工工艺存在的问题,并根据这个问题,结合具体的纺织机械厂加工零件案例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改进的方案,希望提高特殊孔加工工艺的精度和质量。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以典型复杂薄壁结构件S27模型加工为例,针对其外形复杂、结构刚性差的特点,提出一种刚性强化方法.这种方法避免了传统方法在薄壁部位增加辅助支撑,导致加工工艺繁琐的缺点,有效地提高了加工效率和可靠性,可以为各类薄壁零件的加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橡胶籽脱壳加工的脱壳率和降低其破碎率,本文结合橡胶籽物理特性,运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理论进行关键部件工作参数试验与优化,重点研究橡胶籽脱壳试验机工作关键参数中滚筒转速、脱壳间隙、滚筒表面材料自流角对脱壳率、破碎率的影响规律,将脱壳率、破碎率作为响应指标进行双目标优化和响应面分析,得出当橡胶籽脱壳试验机关键部件在给定区间内的最佳工作参数组合为:滚筒转速343.03 r/min,脱壳间隙12.35 mm,滚筒表面材料自流角15.5°,此时脱壳率和破碎率达到区间内最优解,其值分别为84.53%、12.95%。将优化参数修正后在实验室自制的橡胶籽脱壳试验机上多次重复验证试验,得出此时平均脱壳率为83.78%,破碎率为12.47%,说明此工作参数优化结果具有较高可靠性。该研究可为提高橡胶籽脱壳设备工作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究热力耦合作用下不同切削参数对加工过程的影响,为优化工艺参数提供数据支撑,利用Deform有限元分析软件构建了热力耦合作用下的正交切削有限元模型,模拟GCr15钢硬态车削加工过程,对车削加工中的切削力、温度场和应力场分别进行动态分析。结果表明:硬态切削加工过程中主切削力最大;工件表面的等效应力和应变随切削深度和切削速度的增加而增加;工件表面温度是一个快速升温和快速冷却的过程,并且工件表面温度最高,沿深度方向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