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玉米杂交制种过程中,父母本花期是否完全相遇,是玉米杂交制种成败的关键,也是影响制种产量的重要因素.近年来,在玉米杂交制种生产过程中,往往因错期不当或受气候条件、栽培管理以及病虫害等因素影响,造成母本吐丝与父本抽雄散粉在时间或空间上相遇不良或不能相遇,制种因而达不到预期产量目标,甚至制种失败,从而直接影响经济效益.研究探讨花期预测方法和花期调控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播种前要进行精选、晒种。特别要注意错期、行比、密度的设置。错期要保证父母本花期相遇良好;行比要根据有利于提高制种产量、保证父本有足够花粉供应母本和方便田间作业而定。1调整父、母本播期在配制玉米杂交种时,应根据父母本的生育期和吐丝、散粉期确定父、母本的播种时间,以达到母本结实良好,提高制种产量的目的。在配制玉米杂交种时,母本吐丝期与父本散粉期是否能够良好相遇是制种成败的关键。一般来说,如果父、母本的生育期和吐丝、散粉期相同或者母本比父本早3~5d,可同期  相似文献   

3.
在玉米杂交制种过程中,要根据父本和母本的生育期调整播种期,在正常年份,一般调整播期可以使父本和母本花期相遇,但在气候异常年份,则要注意花期预测,以便早了解花期相遇情况。父本和母本花期能否良好相遇是制种成败的关键,在生产玉米杂交种时,如果母本抽丝过早或者比父本散粉晚,就必须实行错期播种,以保证花期相遇。父本和母本花期相遇的标志是:母本雌穗抽丝比父本雄穗散粉早2~3 d,在实际工作中为了确保制种的产量和质量,我们要做好种子的错期播种和花期预测工作。  相似文献   

4.
在玉米杂交制种过程中,有诸多因素影响着种子及产量,但影响最大,最突出的一个技术环节是花期调节,它是制种成败的关键。如花期不遇,母本结实很少,严重者不结实,造成大幅度减产,甚至绝收,给制种农户和种子部门带来惨重的损失。因此,在玉米制种整个生育过程中,应时刻关注父母花期相遇期,就一个制种组合而言,如果母本雌穗吐丝和父本雄穗散粉在同一时期,表明该组合花期相遇,制种成功:如二者不在同一时期,则花期不能正常相遇,导致制种失败。  相似文献   

5.
玉米自交系478开花授粉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玉米自交系478花期及授粉的研究,初定我省玉米夏播制种亲本开花期应置在8月15 ̄25日,而花期相遇应是在父本雄穗期粉的第一天与母本雌穗吐丝的第二天,提出制种父母本行比预测的小花比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6.
玉米杂交制种花期预测及调控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玉米杂交制种生产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技术环节是花期调节,即母本雌穗吐丝和父本雄穗散粉处在同一时期.  相似文献   

7.
玉米制种田父母本授受粉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察研究了玉米杂交种的母本吐丝和父本散粉状况,并在全省范围内调查了制种田父、母本群体的散粉、吐丝分布规律。结果表明:父本花粉量及其分布规律是确定行比的可靠依据。父、母本散粉及吐丝习性是确定播差期的有效指标;父、母本群体散粉和吐丝均呈偏态分布,因此,合理的花期相遇指标应是两个曲线峰区的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8.
<正> 1 父本散粉期比母本吐丝期略早技术 以往制种,在确定错期播种时,制种单位往往遵循“宁可母等父,不让父等母”的原则,可在实际操作中,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困难,如果母本吐丝期比父本散粉期偏早,在拔母本雄穗时,制种农户不愿意摸苞去雄,担心母本授不上粉,给去雄工作带来一些阻力,势必影响制种纯度。现在反其道而行之,在确定播种错期时,使父本散粉期比母本吐丝期略早一些,迫使制种农户早拔母本雄穗,摸苞去雄,(否则,就有花期不遇的危险),既提高了制种质量,又不影响产量,还减轻了去雄工作强度,缩短了去雄周期。 2 母本带茎叶去雄技术  相似文献   

9.
在玉米制种过程中,两亲本要协调生长,达到花期相遇,这是制种成败的关键。而花期不遇,是指母本吐丝与父本抽雄散粉相遇不良或不能相遇,造成结实率低,甚至制种失败。因此,分析花期不遇的原因,研究花期调整措施,对提高制种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花期不遇的原因 1.播期调节不准确。一般有三种情况:一是应进行错期播种而未进行错期播种;二是从外地引进的新组合,不经试验而照搬外  相似文献   

10.
杂交玉米父母本播种技术是关系到花期是否相遇的关键,也是影响制种产量的关键因素。所以,在制种过程中,要根据父母本特征特性、天气、播种方式方法、墒情等确定播期、播量等,为后期花期相遇打下基础。杂交玉米父母本播期根据父母本生育期长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