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一、稻瘟病的危害症状稻瘟病在水稻整个生育期中都可发生,为害秧苗、叶、穗、节等,分别称为苗瘟、叶瘟、穗瘟和节瘟。识别其症状,对于准确诊断病情,开展测报和防治工作都非常重要。(一)叶瘟:通常区分为慢性、急性、白斑和褐点四种类型。1、慢性型:病斑多系急性型病斑,在天气转晴或用药防治后转化而成,也标志着气候条件不利于发病,病情发展趋向缓慢。2、急性型:病斑发展快,常是叶瘟流行的先兆。3、白斑型:病斑不常见,多在阴雨后天气放晴突转干旱或秧田  相似文献   

2.
正稻瘟病是水稻的三大病害之一,近年来发生面积不断扩大,感病品种逐步增加。1.病症识别根据危害的时期和部位,稻瘟病可分为苗瘟、叶瘟、节瘟、穗颈瘟和谷粒瘟。尤其以叶瘟、穗颈瘟较为严重,对水稻产量影响最大。1.1穗颈瘟又称吊颈瘟,在穗基部节上发病,病斑褐色或灰褐色,从穗颈向上下蔓延。穗颈瘟在孕穗后期至始穗期最易感染发生,严重影响谷粒的充实,发病早时,形成白穗或谷穗包在叶鞘内枯死。在乳熟期发病则成半实粒。在黄熟期发病损失则  相似文献   

3.
2012年5月以来,受持续阴雨、低温和寡照天气影响,稻瘟病在川东、川北、川西南和水稻制种区严重发生。2012年稻叶瘟的发生呈现发病点多面广、发病品种多、蔓延快、病情重的特点。据调查统计,目前四川省已有20个市(州)、120个县(区)发生叶瘟,累计发生面积199.19万亩,其中38个县(区)  相似文献   

4.
水稻常见病虫害的识别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稻瘟病1.病状水稻的整个生育期都可发病,此病可分别发生于苗、叶、节、穗颈、谷粒等部位。主要常见的有苗瘟、叶瘟和穗颈瘟。叶瘟发生在叶片上,主要有急性和慢性型病斑两种。穗颈瘟发生于穗颈和枝梗上,病斑暗黑褐色,穗颈部受害,一般不结实或秕谷多,严重者造成白穗。2.发生特点叶瘟以分蘖盛期和孕穗初期最易感病,穗瘟则以破口抽穗期最易感病。多雨潮湿天  相似文献   

5.
水稻稻瘟病的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稻稻瘟病是主要的水稻病害,分布广,流行快,损失大,作为气流传播病害,条件适宜可迅速蔓延流行。水稻稻瘟病是由真菌引起的,现已知的稻瘟病种类有19种之多。水稻从发芽到收获期间都可能受到侵害。分为叶瘟、节瘟、穗颈瘟、谷粒瘟。一、诱因  相似文献   

6.
今年水稻栽插以来,云南省大部分地区出现了持续的高温多雨天气,导致病虫害发生较为严重。南部稻飞虱偏重发生,局部地区粘虫、纵卷叶螟重发生。到7月4日止,云南省叶瘟发生28.34万亩,同比增多9.21万亩。叶瘟正处于点片蔓延发生阶段,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局部区域出现急性型病斑,部分田块有落塘情况发生。  相似文献   

7.
一、稻瘟病症状、特点东辽县稻瘟病以叶瘟、穗颈瘟发生为重,节瘟、粒瘟次之,苗瘟几乎没有发生。叶瘟:梭形病斑,病斑背面有灰色霉层。分蘖期至拔节期盛发。在叶片上产生形状、大小和色泽不同的病斑。穗颈瘟:  相似文献   

8.
正稻瘟病又称稻热病。是危害水稻最严重的病害之一,是一种真菌病害,属世界性水稻病害,在70多个国家发生此病。我国凡有水稻栽培的地区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减产幅度一般为10%一15%,发病严重地块甚至颗粒不收。1.发病症状分为苗瘟、叶瘟、节瘟、穗颈瘟和稻粒瘟等,其中以叶瘟发生最为普遍,穗颈瘟危害最重。1.1苗瘟:秧苗3叶期前发病,苗基部灰黑色,上部黄褐色,卷缩枯死。3叶期后发生的多在叶片上形成明显病斑,  相似文献   

9.
<正>一、稻瘟病1.病状水稻的整个生育期都可发病,此病可分别发生于苗、叶、节、穗颈、谷粒等部位。主要常见的有苗瘟、叶瘟和穗颈瘟。叶瘟发生在叶片上,主要有急性和慢性型病斑两种。穗颈瘟发生于穗颈和枝梗上,病斑暗黑褐色,穗颈部受害,一般不结实或秕谷多,严重者造成"白穗"。2.发生特点叶瘟以分蘖盛期和孕穗初期最易感病,穗瘟则以破口抽穗期最易感病。多雨潮湿天气是病害流行的主要条件。偏施、迟施氮肥,砂质地、冷水灌田或日照不足,  相似文献   

10.
水稻主要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的主要病害有烂秧、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白叶枯病、细菌性条斑病、条纹叶枯病等数十种。稻瘟病稻瘟病在水稻各个生育期都可发生,稻瘟病根据侵染的时间和部位不同,分为苗瘟、叶瘟、节瘟、穗颈瘟。稻区以叶瘟和穗颈瘟为害最重,一般苗瘟只在个别年份发生。稻瘟病是由真菌  相似文献   

11.
水稻稻瘟病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瘟病是水稻生产中最普遍的危害严重的病害,在水稻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生,根据发生的不同时期或部位,可分为苗瘟、叶瘟、节瘟、穗颈瘟、谷粒瘟.其病有为害时间长,侵染部位多,病状多样性的特征.特别是在水稻的分蘖盛期和孕穗末期至抽穗期最容易感病,常常造成减产,严重时颗粒无收.   ……  相似文献   

12.
水稻稻瘟病叶瘟与穗颈瘟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多点区观察分析,叶瘟与穗颈瘟存在一定相关性,距穗颈瘟发生期愈近相关程度愈大,但相关性不显著,且在品种,区域和年际间有差异;定株观察分析,感病品种在同一稻田生态条件下,孕穗末期上部三片叶的发病率与穗颈瘟病情指数密切相关。预测穗瘟流行程度除以孕末期叶瘟发病率为指标外,应着重考虑气象,栽培等因素的综合作用。感病品种穗颈瘟的药剂防治是极其重要的。  相似文献   

13.
<正>在我国各水稻产区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一般导致水稻减产10%~30%,严重时可导致绝收。发展快、危害重、损失大,在水稻整个生育期都会发生,根据受害时期和部位的不同可分为穗颈瘟、节瘟、叶瘟、枝梗瘟等,其中以穗颈瘟对产量影响最大。一、症状1、穗颈瘟:发生在穗颈和穗轴或小枝梗上,对产量影响最大。初期出现小的淡褐色病斑,边缘有水渍状的褪绿现象。以后病部向下,向上扩展,长的可达2-3厘米,颜色加深,  相似文献   

14.
水稻稻瘟病可细分为叶瘟、穗颈瘟、枝梗瘟、节瘟、谷粒瘟和护颖瘟等几种类型. 一、病害症状 1.苗瘟多由种子带病引起,在秧田期发生,发病叶片上病斑短,纺锤形或多角型,或密布不规则的小斑,灰绿色或褐色,天气潮湿时病部生有灰绿色的霉(病菌孢子),苗瘟严重时,可使秧苗成片枯死.  相似文献   

15.
正稻瘟病主要危害叶片、茎秆、穗部。因发生时期部位不同,分为苗瘟、叶瘟、节瘟、穗劲瘟、谷粒瘟。苗瘟发生于三叶期前,由种子带苗所致。病苗基部灰黑,上部变褐色,卷缩而死,空气湿度大时病部产生大量灰黑色霉层。稻瘟病水稻重要病害之一。一、症状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生,根据被害部位不同,可形成苗瘟、叶瘟、节瘟、穗颈瘟和谷粒瘟等病害。1.苗瘟主要发生于幼苗期叶片上,形成褐色、梭形或不定形病斑,有时可在病斑上形成灰绿色霉层。  相似文献   

16.
正稻瘟病主要危害叶片、茎秆、穗部。因发生时期部位不同,分为苗瘟、叶瘟、节瘟、穗劲瘟、谷粒瘟。苗瘟发生于三叶期前,由种子带苗所致。病苗基部灰黑,上部变褐色,卷缩而死,空气湿度大时病部产生大量灰黑色霉层。稻瘟病水稻重要病害之一。一、症状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生,根据被害部位不同,可形成苗瘟、叶瘟、节瘟、穗颈瘟和谷粒瘟等病害。1.苗瘟主要发生于幼苗期叶片上,形成褐色、梭形或不定形病斑,有时可在病斑上形成灰绿色霉层。  相似文献   

17.
正1.稻瘟病稻瘟病又叫稻热病,群众称它为烂颈瘟。稻瘟病在水稻整个生育期都能发生,根据受害时期和部位不同,分别称为苗瘟、叶瘟、节瘟、穗颈瘟、枝梗瘟和谷粒瘟等。几种主要稻瘟病的识别如下。苗瘟:一般发生在三叶期以前,病苗基部变成灰黑色,叶片变成淡红褐色,使整株秧苗枯死。叶瘟:从秧田期至抽穗期均可发生,主要发生在叶片上,也有少数发生在叶鞘上,其病斑有好几种类型,但主要是慢性型奉。急性型两种。  相似文献   

18.
正一、水稻稻瘟病症状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生,根据被害部位不同,可形成苗瘟、叶瘟、节瘟、穗颈瘟和谷粒瘟等病害。1.苗瘟主要发生于幼苗期叶片上,形成褐色、梭形或不定形病斑,有时可在病斑上形成灰绿色霉层。2.节瘟:多发生在抽穗期,在节上发生褐色小点,逐渐环形扩大,节部变黑,向内凹陷,易折断,发生严重时造成白穗。3.穗颈瘟:穗颈上部为淡褐色病斑,边缘有水渍状褐绿现象,向下、上扩展,长达2—3厘米的长斑,发病早的造成  相似文献   

19.
<正>近几年稻瘟病发生比较严重,农民损失较大,通过几年实践观察及试验,将水稻稻瘟病的发病及防治方法总结如下:一、症状识别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生,根据被害部位不同,可形成苗瘟、叶瘟、节瘟、穗颈瘟和谷粒瘟等病害。苗瘟主要发生于幼苗期叶片上,形成褐色、梭形或不定形病斑,有时可在病斑上形成灰绿色霉层。叶瘟指本田期稻株叶片发病。感病品种很快形成大的圆形或椭圆形褐斑,严重时病斑密布,叶片枯焦,全株中毒萎缩,根腐枯死。节瘟是指病节初为黑褐色小  相似文献   

20.
正稻瘟病又称稻热病。是危害水稻最严重的病害之一,是一种真菌病害。我国凡有水稻栽培的地区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减产幅度一般为10%-15%,发病严重地块甚至颗粒不收。因此,稻瘟病已成为水稻高产、稳产的一大障碍。1.发病症状1.1苗瘟:秧苗3叶期前发病,苗基部灰黑色,上部黄褐色,卷缩枯死。3叶期后发生的多在叶片上形成明显病斑,与叶瘟症状相同,称苗叶瘟。1.2叶瘟:3叶期后至穗期均可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