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对甘肃省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珍稀濒危保护植物进行了系统研究,初步整理出保护区国家珍稀濒危保护植物51种,隶属30科44属,占甘肃珍稀濒危保护植物总种数54种的94.44%,总科数的94%,总属数的92%。区系成分以北温带为主,占27.45%,东亚和北美洲间断分布占13.73%;东亚分布占11.76%;各类热带分布占9.80%;中国特有成分占21.57%。根据珍稀濒危植物的现状,提出了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2.
南捧河省级自然保护区是以保护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及珍稀濒危动、植物为主的森林生态类型的保护区。介绍了保护区植物区系及特点、植被分布规律、7个植被类型及珍稀濒危植物。  相似文献   

3.
根据调查统计分析,清远市共有野生珍稀濒危植物38种,占广东省珍稀濒危植物总数的50.67%,占全国总数的9.77%,目前都受到相应的保护。分析这些野生濒危植物的观赏特性和应用价值,提出了进一步保护和有效开发利用野生植物资源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4.
采用样地法和样线法,对湖北省保康县五道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的资源状况和分布特征进行了调查。运用濒危系数、遗传价值系数和物种价值系数3个组合指标和11个二级指标,计算出综合评价值,以此来确定保护区内珍稀濒危保护植物优化保护等级。结果表明,保护区内共有珍稀濒危保护植物43种,其中濒危物种16种,稀少物种23种,安全物种4种;属于一级优先保护物种有10种,二级19种,三级11种,四级3种,其结果与国家所确定的保护植物的保护等级并不完全相同。通过对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分布特征的分析发现,在800~1600m海拔段,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种类最多且特有性高,占保护区珍稀濒危保护植物总种数的72.09%,是保护区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分布的集中区域;高海拔段(1600m以上)分布有较多的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群落,原生性明显,具有非常重要的保护价值。  相似文献   

5.
《湖北林业科技》2017,(3):24-28
采用样线、样地调查法,结合珍稀濒危保护植物优先保护次序定量研究评价指标,对后河保护区珍稀濒危植物保护现状进行评估,确定其优先保护次序并与前人研究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如下:(1)调查发现保护区现有珍稀濒危保护植物38种,隶属于27科34属,单种科、孑遗种占比较大。(2)经优先保护评价指标进行定量研究,发现属于Ⅰ级保护的植物有6种,占本次调查植物总数的16%;属于Ⅱ级保护的植物有18种,占本次调查植物总数的47%;属于Ⅲ级保护的植物有11种,占本次调查植物总数的29%;属于Ⅳ级保护的植物有3种,占本次调查植物总数的8%。(3)与前人研究结果对比发现,在共同研究的23种植物中,保护级别无变化和保护级别降低的植物各有10种,剩余3种植物保护级别上升。(4)此研究结果对了解后河保护区珍稀濒危植物现状、检验保护区珍稀濒危植物保护成效有重大意义,便于保护区根据研究结果及时调整保护策略。  相似文献   

6.
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共分布有珍稀濒危植物46种,隶属29科39属,国家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25种,其中一级保护植物有5种,二级保护植物有20种.文章论述了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植物的种类及特征,提出合理利用珍稀濒危植物的对策,以达到保护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广东大雾岭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植物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雾岭自然保护区是广东省珍稀濒危植物资源丰富的地区之一,区内分布有国家级保护的珍稀濒危植物20种,其中国家一级1种、二级8种、三级11种.这些珍稀濒危植物不仅在医药、用材、观赏、化工等方面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而且还具有生态保护和科学研究价值.论述了大雾岭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植物的种类、利用价值、保护现状,提出了珍稀濒危植物保护与合理利用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在神农架香溪河流域内不同海拔高度沿河岸带共设置42个与河岸方向相同的10 m宽、100 m长样带进行植被调查,发现河岸带分布有珍稀保护植物14种,占神农架地区珍稀植物总数的42.4%,这些珍稀植物主要分布在1200~1800 m山地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混交林带,表明在神农架地区植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在中等海拔高度上最大。TWINSPAN分类可把14种珍稀物种可划分为低海拔、中等海拔和较高海拔种组3组,DCA排序也使14种珍稀物种在反映海拔梯度的第一轴可以得到很好的展示。本文还对河岸带珍稀植物分布格局的成因进行了探讨,明确指出应重视河岸带在珍稀物种保护方面的重要作用。图3表1参9。  相似文献   

9.
采用样地、样线调查法,对湖北长阳崩尖子自然保护区的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的资源状况和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并运用濒危系数、遗传价值系数和物种价值系数对其优先保护顺序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保护区内共有珍稀濒危保护植物38种,隶属于29科35属;(2)经优先保护评价排序,其中属于一级优先保护的物种有4种,二级优先保护有19种,三级优先保护有13种,四级优先保护有2种;(3)自然保护区内海拔1 800 m以下区域分布的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种类较多,所占比例较大。  相似文献   

10.
湖北珍稀濒危野生植物物种多样性就地保护之评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表明,湖北省22个野生植物和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点)现已就地保护了55种国家第一批公布的珍稀濒危野生植物,占全省总数62种的88.7%;在对珍稀濒危野生植物物种多样性就地保护现状进行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提出了合理调整和布局自然保护区,大力发展自然保护小区、自然保护点和禁伐区,就地保护和其它保护手段相结合等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为保护五道峡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植物。从种类、分布、生活型、地理成分等方面,对五道峡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植物资源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该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植物资源丰富,有30科39属42种收录于《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第一册)》,其地理成分多样,温带性质明显,含有较多特有、古老种。同时,分析了濒危原因,提出了加强科学研究、加大资金投入等相应的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2.
经初步调查,发现闽江源自然保护区有珍稀濒危植物24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植物2种,国家二级保护植物6种,其它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科研价值的珍稀植物16种,显见本保护区是珍稀濒危植物聚集分布的重要区域。  相似文献   

13.
文章详细论述了辽宁省老秃顶子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植物的种类。老秃顶子自然保护区有珍稀濒危重点保护植物共33种,其中国家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23种,国家级重点保护植物6种,省级珍稀保护植物10种,另外还有16种高山冻原植物。老秃顶子保护区珍稀濒危重点保护植物具有种类丰富、成分复杂的区系特点,在辽宁省珍稀濒危植物保护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应加强对老秃顶子保护区珍稀濒危植物的保护。  相似文献   

14.
采用样地调查、线路调查的方法,对云南省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植物的资源状况及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植物共计206种,隶属于44科108属。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21种,云南省重点保护野生植物36种, IUCN红色名录植物17种, CITES附录植物143种。(2)发现新分布种长蕊木兰、水青树和逸生种喜树。(3)珍稀濒危种子植物区系联系广泛,属级水平上具有极强的热带性质;种级水平上具有热带成分向温带成分过渡的特征,且特有现象突出,与滇西南、滇南分布联系密切。(4)海拔510~2977 m,珍稀濒危植物的丰富度随海拔的增加呈先增后减的趋势,集中分布在海拔1000~1500 m的季风常绿阔叶林中。该保护区珍稀濒危植物面临的主要威胁是人为破坏,并针对所受威胁提出了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15.
通过样线和样地法对堵河源自然保护区的珍稀濒危植物进行调查.对濒危系数、遗传价值系数、物种价值系数3个系数(共11个指标)进行评分和计算,对珍稀濒危植物的优先保护等级进行划分.结果表明,堵河源自然保护区内共有珍稀濒危植物46种,隶属于31科40属;自然保护区的植物优先保护等级与国家保护植物的级别不同.46种珍稀濒危植物的...  相似文献   

16.
选取河南省自南向北5个代表性的自然保护区,对其珍稀濒危植物种类、科属分布、区系特征、相似度、资源利用方式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宝天曼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植物105种,与其它自然保护区相比,在科、属、种水平上均占绝对优势;区系成分复杂多样,呈现出明显的温带性质;珍稀濒危植物与河南省其他相邻自然保护区相似度较低;资源利用方式多样,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是河南省珍稀濒危植物研究的重点区域和核心地区。  相似文献   

17.
连康山自然保护区分布有国家珍稀濒危植物20种,其中二级保护植物9种,三级保护植物11种,分布有河南省级重点保护植物20种,另有两种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植物。这些珍稀濒危植物在医药、观赏、用材、化工等方面有较高的利用价值,同时还具有生态保护和科学研究价值。连康山虽建立了保护区,进行了积极的保护,但由于自然、人为因素的影响,生态环境还是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许多珍稀濒危植物濒临灭绝。因此必须有针对性的制定合理有效的保护措施,加强珍稀濒危植物的保护。  相似文献   

18.
对佳西自然保护区的珍稀濒危植物进行野外调查表明,共有野生珍稀濒危植物140种,隶属于49科105属。其中属于1987年国家一级保护植物2种;国家二级保护植物22种。佳西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植物面临的威胁主要有毁林开荒、盗伐、盗挖和偷猎。针对珍稀濒危植物的现状和受到的威胁,提出了应加强保护的对策和建议,供保护管理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19.
指出了福建汀江源自然保护区有珍稀濒危植物物种64种,其中国家Ⅰ级保护植物有4种,国家Ⅱ级保护植物有15种,野生兰科植物39种,福建省重点保护珍贵树木有6种。对珍稀濒危植物在保护区的分布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保护措施,以期为汀江源保护区珍稀植物资源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为了进一步摸清五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的现状,采用线路调查的方法对该区野生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的种类、分布、生境、生长状况等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其结果显示,五鹿山保护区有珍稀濒危保护植物30种,隶属16科28属,其中国家级保护植物20种,省级保护植物10种;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研究,提出该区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的保护措施及开发利用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