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近年来,西北各地意蜂蜂蛹病多有发生,因为此病病因及防治方法目前还未有报道,好多蜂场蜂群染病后束手无策,采用治美洲、欧洲幼虫病的药物治疗,都无济于事,所以应引起养蜂界的重视。一、病状:蜂蛹病主要表现是封盖蛹后期大量死亡症,检查病群对可见封盖子脾较平坦,无黄色光泽感,巢脾中部及边缘封盖有大小穿孔,死蛹被工蜂咬开房盖拖出,死蛹较瘦  相似文献   

2.
金传忠 《蜜蜂杂志》2006,26(7):19-19
江淮地区7~8月份处于盛夏炎热期,气候干燥少雨,蜜粉源紧缺,蜂王产子也处于低潮;7月下旬至8月中旬芝麻流蜜、吐粉,9月上旬茵陈、野白蒿也相继吐粉但无蜜。在蜜源来临之前,必须将蜂群调整到最佳群势。要做到这一点,则应将盛夏期蜂群管理好(见《蜜蜂杂志》2005年第5期22页),杜绝夏衰。江淮地区的定地蜂场一般在9月1日~10月5日进行秋繁,这就要求养蜂员利用最后一个蜜粉源,将蜂群基础夯实。须做好以下几项工作。1均衡群势,紧脾繁蜂将强群封盖老子脾调入弱群,弱群的子脾、幼虫脾调入强群,全部脱蜂。10~12天后,再将强群已封盖的脾返回弱群,往返1…  相似文献   

3.
我国南北气候差异较大 ,蜜粉源植物自南向北先后开花流蜜。大流蜜花期是选育优质蜂王的最佳时机。辅助蜜粉源花期 ,加强蜂群管理 ,同样能育出优质蜂王。下面向各位同仁介绍优质蜂王的培育方法。一、母本是关键培育蜂王选择母本很重要。大流蜜花期选择蜂蜜、王浆都高产的蜂群。再检查蜂群内封盖子脾是否整齐 ,子脾是否到边到角 ,花粉是否集中在巢脾上部、蜂王体色是否鲜艳、蜂王体型是否又大又长 ,蜜蜂体色是否一致 ,各龄子脾是否完全健康 ,群内是否有自然王台等等。上面各项指标都好的蜂群 ,可以将之选择做母本。二、雄蜂选育强群蜜粉充足 ,…  相似文献   

4.
一群中蜂两新王相安无事却无子2012年9月3日,我在检查中蜂群时,发现有一只新王交尾误入一有王群,用中隔板将其隔开。4天后正常产卵,16日检查子脾已有封盖。我把老王分开,成为新单王群,不想30日检查蜂群,见又有一只交尾王误入新王群中,并且已交尾,两王一样大,检查巢内有卵无小幼虫,为探明究竟我没有将其分开。到10月10日  相似文献   

5.
刀割取蜜除适用于自然蜂群外 ,活框饲养的蜂群仍然适用。在流蜜期 ,中蜂有极强的造脾能力 ,割取后能很快恢复原状 ,且能刺激蜜蜂兴奋 ,便于旧脾的淘汰 ,减少巢虫滋生 ,是增强蜂群生命力的有效举措。方法是 :将活框饲养蜂群的巢脾提出抖尽蜂 ,平放于木板上 ,沿巢框内围把脾割下 ,再割下巢脾上部贮蜜带 ,下部子脾用铁皮爪 (制法见《蜜蜂杂志》 1999年第 1期 16页 )固定在原巢框上部后放回原群 ,蜜蜂会沿巢脾下端接造新脾 ,上部子脾随幼蜂的出房蜜蜂会在房里贮蜜 ,又成为贮蜜带 ,蜜封盖后又如前法将贮蜜带割下。这样 1张巢脾在不采取其他调控方…  相似文献   

6.
正赣南中蜂的早春繁殖应从2月初开始。首先将全场蜂群换箱、缩巢,换箱、缩巢可以同时进行,在换箱抽脾的同时要仔细检查蜂群,如发现失王群应及时补上产卵王。在这个时候补王要先补子,即从别群中提出有小面积的并且有各种虫龄带有封盖蜜的巢脾调进无王群,原无王群的巢脾全部提出另行处理。补充子脾的数量要看无王群的群势而定,如果在3张脾以下就补1张子脾,4张脾以上就补2张子脾。补上子  相似文献   

7.
转运前刘伯瑗都要对蜂群的群势、子脾、蜜、粉脾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和调整,仔细清除王台,以免途中发生分蜂,造成意外损失。调整中将蜂群中过多的封盖子脾调给弱群,使到达场地后蜂群群势比较均衡。如需发展蜂群,也可以将子脾抽出进行分蜂。饲料不足时,可从有较多蜜、粉脾的箱中抽出相互调剂,  相似文献   

8.
即使在流蜜最涌的时候,中蜂巢内也总是子、蜜同脾,很少有满蜜脾。流蜜期对群势强盛的中蜂群,先进行抽脾紧框处理,抽出部分封盖子脾组织新分群或辅助弱群。然后在原强群两侧加入2—4个意蜂脾,适当扩大框距。只要天气良好,2—3天就可以得  相似文献   

9.
王殿军 《中国蜂业》2002,53(5):12-12
充足优质的饲料是蜂群安全越冬的重要因素之一。集多年养蜂之教训 ,笔者对此深有体会。在诸多有害饲料中蚜虫蜜最为严重。我地十年中约有七八年高粱生蚜虫。 1 989年高粱蚜暴发 ,群进蜜5~ 7 5公斤。喂越冬饲料时 ,撤去继箱 ;巢箱基本无蜜 ,个别脾上 ,边角有少量封盖蜜 (有人误解蚜虫蜜不封盖 )。当时认为一冬也吃不到边角蜜 ,未清脾就喂上优质白砂糖。为了把握起见 ,还比往年多喂了些。但终未逃脱蚜虫蜜之害 ,有 40群蜂轻重不同的拉稀 ;早春处理后 ,只合并成 1 2个小群。我的许多朋友也都经历过类似的遭遇。晚秋有一种蜜 ,蜜蜂采进巢房后 ,…  相似文献   

10.
即使在流蜜最涌的时候,中蜂巢内也总是子、蜜同脾,很少有满蜜脾。流蜜期对群势强盛的中蜂群,先进行抽脾紧框处理,抽出部份封盖子脾组织新分群或补助弱群,然后在原强群两侧加入2—4个意蜂脾,适当扩大框距,只要天气良好,2—3天就可以得到比较成熟的满蜜脾。这样,既能提高蜂  相似文献   

11.
1流蜜期管理的准则消除分蜂热,使蜂群一直处于积极的工作状态。要适时取蜜,既能消除分蜂热,又能增加产量。组织强群采蜜,只有强群才能获得高产。根据群势的发展,如估计到采蜜时群势不足,应提前20天补充封盖子脾。在整个流蜜期要掌握流蜜期前发展群势;流蜜期中,补充封盖子脾,延续群势;流蜜期后,互相调整蜂群,恢复群势和人工分群增加蜂群  相似文献   

12.
1.及时检查蜂群。蜜蜂经过漫长的越冬期,早春要及时选择12℃以上的无风晴天,让蜜蜂出巢飞翔排泄。在此期间仔细观察每群蜜蜂飞翔活动情况,发现不正常蜂群要作标记,待大规模飞翔活动结束后,立刻开箱检查。发现失王和弱小蜂群及时合并。对缺蜜蜂群可将贮存的蜜脾,割去封盖蜡,用温水冲一遍,放入蜂团外侧;吃偏蜜脾的蜂群要调转蜜脾方向。如果没有贮存的蜜脾,可用蜜汁灌脾补救饲喂。将空牌撤除,对染病蜂群及时隔离治疗。气温升为14℃以上的晴暖无风天气,进行彻底地全面检查,着重清除越冬以来箱底死蜂和废物,并将全场蜂群状况…  相似文献   

13.
蜂螨是在封盖子房内寄生繁殖的,采用药剂驱杀只能杀死成年蜂身上的螨,而换箱换脾结合药物治疗虽然效果较好,但是,由于换箱换脾的同时,损失了一部分幼虫,影响蜂群群势的正常发展。根据我在实践中的观察体会,加强蜂群的饲养管理,也能起到控制蜂螨繁殖的作用,具体办法是:一、利用分蜂或者组织交尾群换王的方法中断封盖子,进行治螨:在分蜂的时侯,将蜂群的全部封盖子和大幼虫脾连同一部分幼蜂提出,放入另一箱内。放脾时幼虫脾在中间,封盖子脾或子少的脾在两边,最外侧放2—3个蜜粉脾,诱入一只事先准备的成熟  相似文献   

14.
要使蜂王被关,蜂群越冬安全,就应具备4个条件:蜂强、蜜足、蜜脾重里轻外和王笼位置恰当。其中蜜足,指在秋繁时,每群蜂应喂全封盖或接近全封盖的超重蜜脾和封盖大半的重蜜脾各二。开始关王时若巢箱里都是子脾,则将可供改造王台的虫卵脾调到中间,王笼夹在虫卵脾上框梁的中部。要是挂在子脾的下缘或两端,则强冷空气来临后往往会冻死、冻伤蜂王。虫卵脾离隔王板近,改造王台的可能性就小得多。越冬子出尽后,将多余的巢脾紧出,重蜜脾在内,轻蜜脾在外。这样组成后,蜜蜂结团在中间,饲料经取食一冬而有余;王笼挂在中间偏上偏后处,蜂群开始结团在以重…  相似文献   

15.
笔者认为宝清县越冬蜂群大量死亡的原因是因为秋季管理方法不当。此类现象我场也发现过,2003年7月份,我换了5只金喀蜂王。秋天这5群蜂不壮,晚秋没囚王断子,金喀蜂王只要有饲料就不停地产卵。到了9月下旬,气温低了,外界断了蜜粉。工蜂封盖蛹脾从外圈破坏了一部分,出现见蛹不见蜂的现象。喂完越冬饲料以后,这5群蜂又开始产卵育虫,我发现后就用蜜脾将虫脾换了出来。  相似文献   

16.
谢贤才 《中国蜂业》2010,61(1):34-34
<正>一、两台摇蜜机分级摇蜜方式生产优质蜂蜜由于蜂群群势、蜂种因素、蜜源情况等原因,蜜脾靠框梁上半部封盖成熟蜜,下半部分没封盖的则是未完全成熟蜜。  相似文献   

17.
张晓东 《中国蜂业》2002,53(4):29-29
当发现白垩病危害蜂群时 ,先抽出病群多余巢脾 ,保持蜂多于脾。然后将病群中封盖蜜割开 ,并从其它健康的蜂群中抽出全封盖的蜜脾 ,同样将蜜盖割开 ,让蜜蜂搬运蜜汁。直至所有有病巢房及幼蜂出房后的空巢房全都贮满成熟蜜时 ,再由蜜蜂自己清出供蜂王产卵的巢房 ,以后所培育的幼虫就不再出现白垩病。此方法是西山阳村刘兴起老师傅首先试用的。经一些蜂友试用后 ,都认为这一方法是目前治疗白垩病的一种有效的方法。笔者认为 ,此法其原理主要是依据了蜂蜜有灭菌作用 ,尤其是封盖的成熟蜜。古希腊和罗马人用蜂蜜来保护肉类也是这个道理。需要说明…  相似文献   

18.
在北方养蜂,安全越冬是重要技术环节,蜂群越冬饲料提倡使用天然的封盖蜜脾(本文称封盖花蜜)。在饲料不足或蜂蜜质量不佳的情况下,养蜂者习惯给蜂群喂以糖浆,经蜜蜂酿造加工为封盖蜜脾(本文称封盖糖浆蜜)。当前由于糖浆价低于蜜价和蜜脾易于结晶等原因,使用封盖糖浆蜜越冬的蜂群越来越多,但封盖糖浆蜜的内在质量是否与封盖花蜜有别,其营养  相似文献   

19.
正过去调整蜂群群势的办法,通常采用调整封盖子脾的方法,对需要补强的蜂群,将其他群中即将出房的封盖子脾抖蜂调入。工蜂出房后,蜂群群势就增强了,这种不带蜂只补子的方法效果来得慢。我们曾经到福建张用新老师的蜂场参观,他谈起自己有一种方法,连蜂带子,可以随意组合调整蜂群,要几脾就几脾。我们想,既然有这种可能性,我们就决定试一下,借鉴合并蜂群的办法,从混合群味入手,来调整蜂  相似文献   

20.
黄文诚 《中国蜂业》2007,58(2):45-46
抑制瓦螨的繁殖(SMR)是蜜蜂可遗传的特性,它能控制狄斯瓦螨(Varroa destructor)。本研究目的是,确定具有SMR特性的蜜蜂是否影响封盖幼虫上的瓦螨。给具有或没有SMR特性的蜂群分别加入1框自然感染瓦螨的新封盖的工蜂幼虫脾。从7个供脾源群提供给每个SMR群(共9群)和每个对照群(8群)各1框有瓦螨的封盖幼虫脾;8天后将这些子脾提出,评价封盖后大于8日蜂蛹房中的蜂螨虫口。SMR蜂群平均有2.2%的巢房感染了瓦螨,对照群为9.0%。因此,很明显具有SMR特性的蜜蜂从封盖巢房移出了瓦螨。关于留在巢房里的瓦螨,SMR蜂群里繁殖螨的比率占20%,比对照群的71%低的多;SMR蜜蜂移出繁殖螨比移出不繁殖螨更经常。只比较不产生后代的瓦螨数时,两组的数字几乎相同,每100个幼虫房分别为1.2和1.3只瓦螨。这种情况显示,如果瓦螨未产卵,SMR蜜蜂就不将它从巢房里移出。SMR蜜蜂以繁殖螨为攻击对象,会使我们产生错觉,认为几乎所有的瓦螨都是不繁殖的(因为留在封盖巢房里的瓦螨大部分是未产卵的)。因此,选育低繁殖率的瓦螨,可能育成从封盖巢房移出繁殖螨的蜜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