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我从开始养蜂至今,蜂群都未被巢虫严重危害过。现将一些防巢虫心得和体会分享给大家,希望能对大家有所裨益,不让中蜂受巢虫侵害之苦,为中蜂提供更舒适的生活环境。一、勤换蜂箱蜂箱是中蜂繁殖和生活的场所,中蜂喜爱干净,蜂箱的干净与否对中蜂至关重要。但是,  相似文献   

2.
<正>初学养殖中蜂时觉得巢虫危害很严重,动不动就在巢脾上发现巢虫,吐丝钻洞,毁坏巢脾,弄得中蜂不得安生,有时巢脾上还出现"白头蛹"造成危害,有时还造成整群飞逃和消亡。真是防不胜防,很是麻烦。自从2008年开始使用泡沫塑料蜂箱和杂木巢框制作的立式蜂箱养殖后,由于蜂箱使用的材料和结构的改变,也使巢虫的生存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  相似文献   

3.
我们饲养中蜂已经多年 ,深感巢虫是中蜂的一大敌害 ,是成功饲养中蜂必须解决的问题。经过多年的实践摸索 ,我们得出一套系统防治中蜂巢虫的方法 ,现在 ,巢虫对于我们饲养中蜂已不构成或很少构成危害了。中蜂巢虫系统防治法归纳起来 ,主要有 6个方面。1 蜂箱制作是前提蜂箱 ,本是蜜蜂的家园 ,但易成为巢虫的乐土。合理制作蜂箱 ,只应是蜜蜂的家园 ,而不能成为巢虫的乐土。中蜂蜂箱 ,除了要达到制作蜂箱的一般要求 ,如使用不易变形的木材 ,木板厚度在 2cm以上 ,尺寸规格等外 ,还要达到以下几个特殊要求 :(1)严实无缝 ,让巢虫及蜡螟成虫无隙…  相似文献   

4.
为防范巢虫对中蜂的危害,蜂友们习惯采用勤扫箱底蜡屑、割掉陈旧巢脾的方法。实践得知,对防巢虫至关重要的问题不在于此,而在于蜂箱本身的工整性。蜂箱的工整性好,箱体无裂缝,从蜂巢上掉下的蜡屑不会掉进裂缝里,蜜蜂就容易清除掉在箱底的蜡屑。箱底无蜡屑,巢虫就无处产卵,这样巢虫就难以形成对蜜蜂的危害了。相反,如箱底有裂缝,在巢虫危害高峰期,即使每天对蜂箱进行清扫,蜜蜂同样会遭受巢虫危害,并且整理的次数越多,巢虫危害就越严重。 意蜂极少遭受巢虫危害,除了它的清除能力比中蜂强外,更特别的是箱内所有的大小缝隙都被蜜蜂用蜂胶填…  相似文献   

5.
<正>近几年,夏季较炎热,闷热中野外的蛾类繁殖较快。去年闽浙一带蜂群巢虫猖獗,影响到养蜂业的发展,尤其是对中蜂的危害。巢虫危害使得蜂群无法壮大,幼虫病并发。目前无特效药物能很好控制巢虫的蔓延。用八角治巢虫是方法之一,将4粒八角放在蜂箱的四角以驱赶控制巢虫有一定效果,但八角要经常换,需要经常开箱,影响蜂群正常生活,给养蜂人带来麻烦。后来笔者做了些改进,将一空易拉罐,在罐内装2~3两八角,在  相似文献   

6.
问题解答     
问 :怎样最大限度地降低巢虫对中蜂的危害 ?(江西大余 钟权元 )答 :降低中蜂受巢虫危害的主要措施有 :1 只要有蜜源能造脾时就尽量多造新脾 ,及时淘汰旧巢脾 ;2 在度夏和越冬期要紧缩巢脾 ,做到蜂多于脾 ,不使巢脾因无蜂护脾而暴露 ;3 1 5~ 2 0天要清扫一次箱底 ,在清箱底同时 ,最好能用火燎一下蜂箱 ,烤死躲在箱缝内的巢虫卵及幼虫 ;4 提出的暂时不用的空脾要用硫磺烟熏后密闭保存 ,保存半个月后要再熏一次 ,因为巢虫的卵没有孵化时是熏不死的。养中蜂只要手脚勤快 ,常清扫箱底 ,糊严箱缝和保管好巢脾 ,就不会出现巢虫严重危害问题。…  相似文献   

7.
中蜂最易受巢虫危害,严重时蜂群弃巢而逃。经多年观察,我发现有蜡屑的蜂箱底部经常有巢虫和巢虫结茧化蛹。因此,就尝试将方形的矿泉水塑料瓶剪掉一面做成简易饲喂器,放在蜂箱内,有意识地在漂浮物中加入些旧巢脾,吸引蜡螟产卵。效果果然不错,这种饲喂方法蜜蜂采食方便、快捷,还能定时从饲喂器底和更换的漂浮物中消灭大量巢虫及蟑螂等。  相似文献   

8.
正养中蜂最怕箱内生巢虫,巢虫是防不胜防,强群弱群都会有,强群能自行清理,弱群没能力清除。在上饶地区,中蜂群长年都可以见到巢虫,密封性较好的蜂箱,巢门安上防盗片,也只能防止大蜡螟进箱产卵,小蜡螟从巢门、箱缝钻进蜂箱产卵,就防不住了。  相似文献   

9.
我们在防治巢虫方面,推广了清洁巢箱,饲养强群,新脾,人工清除等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危害,但效果不显著。以后选择中蜂断子期和巢虫盛发期,进行二氧化硫(燃烧硫磺)熏烟巢脾和蜂箱,毒杀巢虫试验,效果较好。即在秋末,将各群抽出一半或2/3巢脾、脱去蜂,集中放进空蜂箱內  相似文献   

10.
<正>巢虫,是蜡螟的幼虫,是中蜂的主要敌害,它以蜡屑为食,并钻入巢房底部蛀食巢脾,逐步向房壁钻孔吐丝,使蜜蜂幼虫到蛹期不能封盖或封盖后被蛀毁产生"白头蛹",常造成蜂群逃亡或大批封盖蛹的死亡。因此掌握防治巢虫技术,对中蜂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日常的中蜂饲养管理中,控制巢虫对中蜂群造成的危害,主要从糊牢蜂箱无缝隙、勤扫箱底无蜡屑、饲养强群无脾露3个方面着手。1糊牢蜂箱无缝隙巢虫一般在夏秋两季较多。蜡螟多在夜间从蜂  相似文献   

11.
<正>巢虫是蜡螟的幼虫,是中蜂的主要敌害,它以蜡屑为食,钻入巢房底部蛀食巢脾,逐步向房壁钻孔吐丝,使蜜蜂幼虫到蛹期不能封盖或封盖后被蛀毁产生"白头蛹",造成蜂群逃亡或大批封盖蛹的死亡。因此,掌握防治巢虫技术,对中蜂生产非常重要。在日常蜂群管理时,控制巢虫对中蜂群的危害,主要从糊牢蜂箱无缝  相似文献   

12.
杨发松 《蜜蜂杂志》2011,31(9):25-25
根据中、西蜂性状的对比不难发现,中、西蜂的一些优劣性状是可以互补的。例如:西蜂的清巢性强,很少有巢虫危害,它和中蜂容易遭受巢虫危害的性状能够互补;中蜂易烂子,把中蜂出现烂子的脾放入西蜂蜂群中,西蜂会很快把它清除干净,而西蜂蜂群不会受到感染。烂子与不烂子可以互补。笔者在《蜜蜂杂志》上看到有蜂友进行中西蜂混养的报道,于是试着用西蜂来帮助中蜂清除巢虫,帮助中蜂控制烂子病,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巢虫,给我养中蜂带来许多麻烦,特别是春末和秋天蜂群较弱时,危害最严重,常常引起蜂群飞逃.巢虫喜欢在箱底蜡屑中生活.我想如果在箱底放上毒药定能杀死巢虫,但中蜂对毒药的气味和毒性都很敏感,不是飞逃,就是被毒死.还有就是蜂蜜也会不同程度地受到污染.后来在杂志上看到用八角果可以驱避巢虫进蜂箱为害的报道,觉得这个办法既不污染蜂蜜又对蜜蜂无碍,立即使用.结果我从超市买回的八角果每箱放15个也没用(原文说一般放8个),巢虫都到八角果底下吐丝做窝了.  相似文献   

14.
<正>养中蜂的朋友都知道巢虫是危害中蜂最严重的害虫,巢虫最初是生活在巢房底部蛀食底部的蜂蜡,根据这个原理使用塑料巢础是最理想的,但巢虫对  相似文献   

15.
饲养中蜂巢虫为害时常发生,既影响蜜蜂生活,也给蜂群带来损失.巢虫为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蜂箱和巢框的制作材料是影响巢虫为害的原因之一:杉木蜂箱和巢框是极易被巢虫蛀蚀和藏身的场所.2007年笔者曾解剖2个养过中蜂蜂桶的中梁,长40 cm,截面2 cm×2 cm,里面分别躲藏着41和37条大小不等的巢虫.平时中梁都是直接穿桶而过,插在蜂巢的中心.同一批中梁中,有1根以青刚栎制成的中梁却没有一点蛀蚀的痕迹.于是笔者就用樟木、苦楝、枇杷、山核桃、银杏、光皮桦、澳洲红桉等多种杂木制作巢框,经多年试用效果好.值得一提的是:有的蜂友认为不能用樟木制作蜂箱和巢框,以免影响中蜂生存.笔者2008年就用樟木制作的巢框饲养中蜂,至今未见任何影响.为了防止万一,新制的巢框最好放置10天至半个月,气味较小时再使用,以尽可能避免樟脑气味对中蜂产生影响.如果实在急于使用,对樟木表面进行烫蜡处理,则可确保蜜蜂安全.  相似文献   

16.
中蜂最易受巢虫危害,严重的蜂群弃巢而逃。经多年观察,我发现存有蜡屑的蜂箱底部经常会有巢虫或巢虫结茧化蛹。我尝试着用四方的矿泉水塑料瓶,剪掉一方做成简易饲喂器,放在蜂箱内,有意识地在漂浮物中加入些旧巢脾,吸引蜡螟产卵,效果不错。这种饲喂方法,蜜蜂采食方便、快捷,还能消灭大量巢虫及蟑螂等。  相似文献   

17.
1988年4月9日,笔者对两群圆桶饲养的中蜂进行了过箱试验,获得了成功。现将试验情况简述如下,供业余初学养蜂爱好者参考。1.按照新法饲养中蜂的要求,预先准备好标准蜂箱一只,穿了三道细铁丝的巢础框架5~7个。再搜集旧法饲养中蜂的自然巢脾若干(中蜂因越冬损失或逃亡的旧脾均可),从中挑选无巢虫危害和较新的自然巢脾,用淡盐水浸泡一夜,然后捞起用手轻轻地将蜂房内的盐水甩出,悬挂在窗口吹干。2.把处理好的巢脾用蜂蜡粘接到各个巢  相似文献   

18.
王志忠  王巧红 《蜜蜂杂志》2005,25(10):31-31
巢虫是蜡螟的幼虫,属螟蛾科,有大小两种,在巢脾上蛀食蜂蜡,穿成隧道,毁了巢脾,伤害虫蛹,还会损坏蜂具。中蜂抗巢虫能力弱,经常普遍受其危害,是饲养上比较头痛的问题。漳州市、县在防治巢虫方面推广了清除巢箱、饲养强群、使用新脾、人工清除等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巢虫的危害,但效果不显著。我们从南靖县中蜂场和各村养蜂户的重点抽查中发现,巢虫发生率仍为43%。怎样才能比较彻底地防治巢虫呢?从意蜂断子期治螨效果好的方法中得到启发,选择中蜂断子期和巢虫盛发期,燃烧硫磺熏烟巢脾和蜂箱,对巢虫进行较为彻底地毒杀,连续进行了两年的重复…  相似文献   

19.
郑大红 《蜜蜂杂志》2006,26(2):30-30
巢虫是蜜蜂的主要敌害之一,对中蜂的危害尤为严重。不少蜂友来信谈到,在中蜂饲养过程中对巢虫的防治,分别使用如八角、橘皮或某些厂家生产的“巢虫清”、“巢虫净”等,但其收效甚微。其实,不论哪种病虫害的防治都是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做好预防工作,把各种病原赖以生存的环境破坏,杀灭残留的细菌、病毒或其他病原,保持常年饲养强群,是蜂群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关键措施,也是蜂群高产、稳产的基础。对于巢虫的防治也是如此,只有遵循以上原理再结合药物防治,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并不是蜂箱中放入八角或使用某种药物,就对巢虫高枕无忧了。以…  相似文献   

20.
《中国蜂业》2017,(12):39-40
<正>蜂箱是否适合蜂群居住,是人们养蜂成败与否,效益好坏的关键所在。什么样的蜂箱才处算一个好蜂箱呢?笔者近10年设计使用过10多种形状各异,大小不同的泡沫塑料复合材料蜂箱养殖中蜂进行试验,体会到要设计出一款较好中蜂蜂箱,必须考虑解决好五个方面问题,也就是过好理论、结构、体量、巢虫、材料五道关。下面把这些年的心得介绍给大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