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红松人工林改建果林,利用较高的大砧木嫁接可提早结实和提高产量。全光条件下嫁接3a结实株率达23.5%,郁闭度0.3的光照条件下没有结实,平均结实株率达9.7%。  相似文献   

2.
红松嫁接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十余年对红松本砧嫁接和红松异砧(樟子松)嫁接技术及苗期管理等试验研究,总结出红松选优、采穗、砧木苗的选择与定砧、嫁接时间的确定、嫁接方式和嫁接苗的管理等一整套红松嫁接技术.结果表明:红松本砧硬枝(5月)嫁接成活率达96.3%,高于6月10日嫁接成活率的5%,当年接穗生长量高于6月10日嫁接2.2cm.红松本砧嫩枝(8月)嫁接成活率达79%,红松异砧(樟子松)硬枝嫁接成活率可达85%,嫁接苗上山定植的成活率可达80%~85%.采用红松嫁接苗营建的红松果林示范林早期所结果实性状表现良好,其结实株率在12.1%~40.2%之间,平均单株结实量在388~778 g,单株最多结果数10~15个.其中无性系L18、L7和L189的结实株率达30%以上,平均单株结实量超过700 g.红松的嫁接苗较红松实生苗早结实8~10 a.  相似文献   

3.
红松坚果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 红松坚果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1 忽视红松坚果型优树的选择 优树是指在立地类型相同的条件下,选出在生长、结实和抗性上都具有明显优势的单株。目前黑龙江省绥棱、绥阳、林口、大海林、海林等地现已嫁接的10万株(12.3hm2)红松接穗,都是从没有经过鉴定是否为红松优树的个体上采集的,用这样的接穗建立的红松坚果园根难保证质量,因而也不能达到建园的目的。1.2 不重视砧木优树选择和砧木的培育 砧木的营养生长和遗传特性直接影响嫁接的亲和力、结实早晚、结实数量和种子的品质。目前各地应用的野生砧木和培育砧木均…  相似文献   

4.
马尾松诱根嫁接,将接穗接在砧木根颈处,接后培土,诱导接穗生根,形成新植株。本试验嫁接成活率与成活接株生根率均达70%以上。该嫁接方法的优点是:接部愈合与接株生长良好,并可降低树冠层,扩大结实面;同时接穗形成自生根,防止后期不亲和。这是马尾松无性系良种繁育的一项新技术,可供生产应用。  相似文献   

5.
油茶小苗嫁接技术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嫁接方式、嫁接时间、砧木、接穗等因素对油茶小苗嫁接成活率和抽梢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因素对小苗嫁接的成活率和抽梢率的影响明显;铝皮包扎方法的抽梢率达34.1%,显著高于嫁接膜包扎的抽梢率,且嫁接效率高;嫁接高度越低越有利于嫁接成活和抽梢,3 cm嫁接高度的成活率和抽梢率分别达76.4%和24.6%;嫁接时间对抽梢率的影响较大,嫁接时间越早,抽梢率越高;1年生砧木的嫁接成活率达87.0%,明显高于2年生砧木的嫁接成活率,但抽梢率较2年生砧木低;不同砧木品种及不同接穗品种和物种间的嫁接成活率和抽梢率的差异显著或极显著。采用切接、铝皮包扎嫁接口、低嫁接高度和1年生砧木进行油茶小苗嫁接,能达到较好的育苗效果。  相似文献   

6.
通过应用大量处于荒废、衰老的油茶低产林分中的油茶大砧嫁接茶花的培育试验,调查其砧木母本成活率、接穗成活率、接头成活率、茶花成形率等指标。结果表明:采用山地油茶在山嫁接茶花,运用先进的根处理技术,砧木母本成活率高,接穗成活率达85%以上,接头成活率达90%以上,茶花成形率达90%以上,接穗成活后生长迅速,比油茶直接移植嫁接生长量高出100%。  相似文献   

7.
王邦富 《湖南林业科技》2010,37(5):47-49,52
以银杏核用品种最优单株"宁银1号"为接穗,对宁化县定植12年的银杏核用低产劣质品种的盛果期幼树进行高位嫁接试验,结果表明:嫁接季节、嫁接方法和接穗的年龄、粗度、性别以及接芽部位与砧木接口粗度对嫁接成活率、当年抽梢长度具有极显著影响,但对抽梢率没有影响。嫁接成活率、当年抽梢长度以春季采用粗度为0.8 cm以上接穗的1年生顶芽、接口粗度1.0 cm砧木、嫁接方法采用截干切接或截干舌接进行高位嫁接效果最好;雌株嫁接成活率达98%以上,当年抽梢率达100%,抽梢长度达50 cm以上;雄株成活率达80%以上,当年抽梢率达100%,抽梢长度达40 cm以上。  相似文献   

8.
指出了滇皂荚芽砧嫁接育苗技术具有操作简单、嫁接速度快、育苗周期短(仅为300d)等优点,嫁接成活率达93.2%,育苗成本为4.7元/株,比传统育苗7.0元/株,降低2.3元/株。基于此,对滇皂荚芽砧嫁接育苗的砧木培育、嫁接、苗期管理等关键技术环节进行了总结,以供育苗者参考。  相似文献   

9.
利用君迁子嫁接柿树进行了技术试验,结果表明:在关山地区,选择4~6年生君迁子砧木苗进行嫁接,3月中旬"春分"前后采集柿树良种接穗,4月初"清明"前后进行高位枝接,嫁接后装土套袋,及时抹芽,适时放风松绑,加强圃地管理等,嫁接成活率80%以上,最高可达97.3%,第2年挂果株率40%,第3年挂果株率达90%.  相似文献   

10.
薄壳山核桃嫁接技术试验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对不同种子培养的砧木,采用不同的砧木和接穗处理方法及不同的嫁接方法进行的连续5年的试验研究,总结出了薄壳山核桃规模化扩繁的成套技术。这套技术包括选用大粒饱满种子,施足基肥,培育壮苗,壮苗于年前断根移栽,提前采集接穗并低温保存,用切接或劈接法嫁接,嫁接后增温育苗。试验结果表明:实生砧木的培育周期从2~3 a缩短为1 a,1~2年生砧木嫁接成活率稳定在80%左右;繁育出了良种嫁接苗1.5万株;建立了早实丰产示范基地6处34.67 hm2,造林成活率达到90%以上;其中"马汉(Mahan)"嫁接苗造林后,2~3年始花,3~4年可挂果。  相似文献   

11.
阐述屏边县林科所2006年营建的秃杉无性系种子园营建的园址选择、规划、无性系配置方法和栽植密度,砧木定植、接穗采集、嫁接、种子园管理等技术,并于2016年7月对建园效果进行了调查、分析评价。结果表明:秃杉无性系种子园砧木嫁接成活率达90.1%,嫁接植株保存率达83.1%,嫁接植株正冠率达99.7%;平均树高、胸径、冠幅和枝下高分别为4.48 m、10.32 cm、2.80m、1.43 m;目前嫁接母树生长健壮,但未见结实的植株。  相似文献   

12.
在江西省赣州市杉木种子园进行杉木嫁接种子园快速成园关键技术试验。结果表明:嫁接口直径2.6~4.0 cm的砧木为最佳嫁接用砧木;采用大穴整地、施足基肥、用表土返穴、选用1年生杉木良种特级苗于1月上旬定植等技术,可以在1a内把砧木培育到最佳嫁接用规格;接穗斜切面上端高出砧木横切面1.0~1.5 mm的砧穗快速融为一体、高正冠率的嫁接新技术;嫁接后40 d松绑(解绑后再自下而上重新绑扎1次)、75~85 d解绑为最适宜松解绑时间。应用本项技术实现了2a快速成园,5 a开始进入正常结实期的目标,达到了快速成园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枣树传统的繁育方法是分株法,简单易行,但所产苗木往往仅有一段母根(拐子根),须根很少,成活率低。赞皇县采用播种酸枣砧木的方法,提出“两早”(早播种、早嫁接)、“一折”(成活后折砧)、“三当”(当年播种、当年嫁接、当年出圃)育苗技术。自1982年至1988年,7年共播种酸枣砧木970亩,产成苗388万株,产值244.44元,除满足本县用苗外,还支援兄弟省、市苗木70余万株。  相似文献   

14.
薄壳山核桃砧木不同处理对嫁接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薄壳山核桃进行大田本砧嫁接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对砧木进行断根处理,控制伤流是提高薄壳山核桃嫁接成活率的关键因素,采用挖骨皮接,容器苗断根并短截处理嫁接保存率达74.2%,3-0苗断根移栽并短截处理嫁接保存率72.5%。砧木的断根程度对嫁接苗当年生长量影响差异显著,顺序依次为移植苗铲根断根容器苗断根移栽苗,2-1移植苗铲根并短截处理的嫁接苗生长量平均达到77.34 cm。砧木粗度对嫁接苗当年生长量也有较大影响,砧木地径40-50 mm嫁接苗当年生长量最大为34.09 cm。  相似文献   

15.
我所1974年开始营建杉木嫁接种子园,移栽四年生的健壮幼林作砧木,1975年3月18日从靖县采回15个优株无性系嫁接450株,成活388株,保存率达86%。经过精心培育管理,植株生长良好,正冠率达85%左右。据11月15日的调查,接株平均高108厘米,平均基径2.17厘米,最大的植株高134厘米,基径2.5厘米,冠幅133厘米。现将种子园的初期管理工作介绍如下: 一、抹芽去萌:杉木的萌芽力强,加之砧木的萌动比接穗要早,经过截干嫁接后,常在接合部位和根际周围,萌发大量  相似文献   

16.
东丰县的红松人工林,林龄在15~20 a,结实株率6%;林龄20~25 a,结实株率48%;林龄25 a以上,结实株率71%。针对东丰县的红松人工林现状,提出了红松人工林改培为红松果林的技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7.
胡杨树体高大,干形弯曲,分枝较多,饱满花芽多着生于树体顶部,人工控制授粉困难。为了获取具有优良性状的子代,加快其制种进程,通过近几年对胡杨物候期观测、枝接及芽接繁殖技术的探索,初步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胡杨优株人工控制授粉制种技术:(1)以2~3年生健壮胡杨实生幼苗为砧木,地径为0.7~1.2cm为宜;(2)3月初采集优株雄花枝,采用水培方式收集花粉;(3)萌动前采集优株饱满、粗大雌花枝,采用"T"形芽接法将花芽嫁接到砧木上:(4)花序长出后,及时修剪枝叶,待花序伸长,苞片张开,柱头微卷发淡黄时后即套袋进行控制授粉:(5)授粉结实后解袋,待蒴果变成黄绿色即可采种。试验表明:胡杨芽接成活率较高,嫁接25d后成活率达83%,授粉坐果率62%,种子的平均发芽率为31%。研究结果可为胡杨优株繁育提供技术支撑,为干旱区防护林建设提供新材料。  相似文献   

18.
用锥栗作砧木嫁接板栗两者亲和力较弱,第一次嫁接成活率只有9.8%。剪取第一次嫁接成活的板栗枝条作接穗,再接在锥栗上,嫁接成活率达80%以上,并能经常结实。  相似文献   

19.
我所1976年采用皮下腹接嫁接池杉,从7月6日~8月7日,共嫁接池杉优树15603株,经10月份检查,成活14061株,成活率达91.1%。皮下腹接嫁接的时间较长,5月~10月都可以嫁接,因其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接触面较大,成活率较高,且操作简便,嫁接速度快,每人每天可嫁接300~500株,又便于推广。砧木采用一年生实生苗切干后长出的  相似文献   

20.
腊梅套枝快速繁育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腊梅一般可用分株、埋条、嫁接繁殖.分株埋条繁殖系数小;嫁接繁殖须培育砧木,且接后受气候影响较大,管理困难.1987年6月我们在砧木缺乏和母本受限制的条件下,用套枝快速繁育素心腊梅,一株繁殖34株,此法操作简单,成苗率高,当年就可见花.现将方法简介如下:于5—7月,选1—2年生枝,从基部开始对每隔2—3对当年生小枝进行环剥,直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