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正>油菜是秋播作物,自身具有一定的抵御严寒的能力,但由于越冬期间的冷空气侵袭、品种选用不科学、播栽期偏晚、施肥管理措施应用不当等原因,油菜的组织比较柔嫩,冬春低温季节容易受冻,常常引起油菜冻害,造成不同程度的减产,甚至绝收。叶片受冻后呈现水烫似的斑块,然后变黄干枯。嫩苔受冻,茎秆破裂,严重时顶端萎缩下垂防止油菜冻害,除选用抗寒耐寒品种、适时播种、培育壮苗移栽外,还应着重采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小麦特性栽培管理的条件,气候因素等方面分析了发生冻害的原因并从选用抗寒品种,提高播种质量,时期适量播种,培育冬前壮苗,适时灌水及镇压等方面,提高防御措施,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3.
小麦秋冬播种高产栽培技术主要是通过预防冻害和补救措施作为应变技术。小麦生产中的冻害类型主要有冬季冻害、早春冻害(倒春寒)和低温冷害。预防冻害的技术有多种,主要是选用适宜冬春性的品种、适期适量播种和提高播种质量,培育壮苗等技术。补救小麦冻害的应变技术主要有受冻后及时浇水和追施氮素化肥。  相似文献   

4.
一、冻害原因分析(一)品种与播期春性品种播种早,大多在冬前拔节,在越冬期内易产生冻害。播种越早、春性越强的品种受害越重,轻者小麦叶片冻伤,重者小麦受冻后分蘖节冻死,整株死亡,不得不毁掉改种其他作物。(二)整地与管理旋耕机整地成本低,作业速度快,  相似文献   

5.
预防小麦冻害死苗的办法很多,可以概括成五句话:"抗寒品种要选好,适时早播要把牢,播种深度要合适,冬前壮苗要拿到,冬前管理最重要."而冬前管理的好坏和小麦冻害程度有直接关系,如果抓得好,就是在气温很低的条件下,小麦也不至于被冻死,如果管理不好,保温措施不过硬,小麦就容易遭受冻害.  相似文献   

6.
小麦冻害一般以冬性品种、适期播种和精耕细作的发生情况轻。预防冻害除需要选用抗冻品种、提高整地和播种质量外,加强肥水管理也是重要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麦苗越冬冻害与降温强度和低温持续时间长短有关,也与品种、播期、播种质量等有很大关系。因此,要落实好各项栽培管理技术措施,如遇冻害,应及时采取补救措施,使小麦生产达到稳产、增产目的。 一、小麦越冬冻害原因 1.品种因素小麦可分为冬性品种、半冬性品种和春性品种3类。各类品种播种后都需要通过春化发育阶段才能拔节抽穗。3类品种通过春化阶段需要的温度和时间不同。  相似文献   

8.
霞浦县冬种马铃薯生产周期短、产量高、用途广,栽培技术直接影响脱毒马铃薯产量。通过介绍马铃薯选种、选地、种薯处理、播种、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防冻害和适时采收等技术措施,为马铃薯科学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春莴笋是指秋季育苗,冬前定植,来年春季收获种植的莴笋。春莴笋在河南省各地均可种植。因它的收获期正值4月中下旬蔬菜供应淡季,因而效益较高。现将其主要栽培技术介绍如下。1 品种选择应选择耐寒早熟品种,如白皮香、河北圆叶白笋、济南白莴笋、陕西尖叶白笋、成都二白皮等。2 播种育苗2.1 适时播种我省春莴笋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播种育苗。若播种过早,苗子易徒长,冬前抽薹,生长点外露易受冻害,且来年易“窜”苗;播种过晚,苗小发棵晚,易受冻害,茎膨大受限制,产量低,上市晚。2.2 培育壮苗一般栽培1亩莴笋需苗…  相似文献   

10.
陈若礼  张东志  陈峰  张存岭  纪永民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5):6712-6712,6787
[目的]从2013年小麦穗部冻害角度出发,分析调整小麦种性布局的重要性。[方法]介绍了淮北地区2012年小麦播种和生长发育情况,分析了该地区1990年以来小麦穗部冻害发生情况,并从2013年小麦穗部冻害出发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防御对策。[结果]不同种性的小麦品种遇到低温寒流受冻程度不同,冬性和半冬性(偏冬)小麦品种抗寒能力比春性和偏春的半冬性品种强,受冻程度相对较轻。[结论]生产上应扩大冬性和偏冬的半冬性小麦品种的播种面积,提高抗御小麦穗部冻害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萝卜一般是秋种冬收,露地栽培.通过选用优良品种、适时播种、设施栽培等一系列关键技术措施,可使萝卜在冬、春、夏不同时期播种,从而达到四季都有供应.特别是春、夏栽培,淡季上市,增加市场品种花色,经济效益好.但春季萝卜栽培中容易产生抽薹、畸形根、黑心、糠心、辣味、苦味等现象,使产量降低、品质变劣,在栽培中应注意以下六个关键技...  相似文献   

12.
2018年4月初,宝鸡市遭遇近50年不遇的短时强降温天气,对大面积小麦正常生产造成严重影响。通过对全市不同区域、不同品种、不同栽培措施的麦田分类调查,在收获期核实产量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受冻成因,提出了从品种选择、播期播量、管理措施、提前预判以及灾后采用相应措施等方面着手,预防和降低早春全市麦田冻害损失。  相似文献   

13.
小麦冻害的预防与补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小麦是耐寒性较强的作物.入冬后,小麦若经过低温锻炼,抗寒能力大大增强,若未经过低温锻炼,或播种过早、生长过旺、管理粗放的麦苗,因抗寒力差,在气温突然下降时,都易产生冻害.一、小麦冻害的预防措施1.种植抗寒能力强的品种冬季寒冷的地区宜选用半冬性或冬性品种.2.适时播种适时播种,可使小麦充分利用冬前热量资源,在越冬前长出一定数量的分蘖,扎好根系,形成壮苗.一般要求小麦播种到越冬形成2~3个分蘖,有效积温300℃左右.  相似文献   

14.
马铃薯是凉山州和成都平原冬春季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冬春季低温冻害显著降低马铃薯产量。本研究在凉山州和成都平原多地调查了低温冻害下冬、春马铃薯的受害情况,并针对当前苗情状况,分地区、分播种季节提出田间应急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由于受气候变化异常,及三麦品种特性、播种时期、播种方式、栽培管理措施等方面的影响,经常使三麦在苗期至返青拔节期受到低温冻害的危害,造成三麦叶枯、死苗、穗型变小、千粒重降低,严重影响三麦产量。针对生产实际,从6个方面详细介绍了预防三麦冻害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6.
小麦冬前生长期气象条件对冻害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不同小麦品种不同播种期种植试验,研究里下河地区小麦冬前气象条件对冬后冻害程度的影响。[方法]主要采用农业气象试验和统计方法,选择里下河地区的当家品种扬麦158、苏麦6号、宁麦9号进行种植试验并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同样气象条件下,不同品种冻害影响程度不一样,差异较大。冬前的温、光、水等气象条件都与冬后的冻害程度相关显著,尤其是出苗到越冬期间更明显。10月20日~11月4日播种,穗粒结构相对随播种期变化波动较小,产量较高。[结论]江苏省里下河腹地的小麦常年播种期安排在10月20日~11月4日,以适当迟播为宜;加强灾害影响和救灾措施研究,在栽培管理上做到适期播种,施足基肥和苗肥,培育壮苗越冬,做好以施好腊肥为主的冬季田间管理工作,提高植株的抗逆性,对减轻灾害影响的程度、提高产量和品质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17.
华杂四号油菜是华中农业大学选育的甘蓝型“双低”三系杂交油菜新品种 ,具有高产、优质、高抗等特性 ,被农业部定为“九五”期间重点推广的优质杂交油菜品种。华杂四号制种我们连续进行了 4年 ,通过实践 ,探索出一套高产栽培的关键技术。1 适时播种 ,培育“冬发”苗 华杂四号制种在我县最适宜直播期 9月 2 0日前后。播种过早 ,易造成早薹早花 ,遇低温受冻 ,且母本微量花粉明显增多 ,影响质量。播种过迟 ,油菜个体发育不良 ,很难培育高产长势 ,产量低 ,效益差。只有适时播种 ,加强田间管理 ,越冬前 ( 12月底 )使之达到“冬发”标准 (单株绿…  相似文献   

18.
小麦冬前旺长的控制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冬前,小麦常因播种过早、播量过大或田间管理不当而出现旺长。小麦旺长苗,植株抗逆性差,极易发生冻害,影响小麦产量。因此,在栽培上应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保证小麦安全越冬。  相似文献   

19.
通过项目实施和多年生产实践,提出了超高产栽培条件下小麦冻害防御和补救技术。小麦冻害防御要注重选用抗寒耐冻品种、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适期适量播种、适时镇压、浇好关键水、冻前灌水、喷施植物防冻剂。小麦冻害补救的关键措施是冻后立即浇水施肥。  相似文献   

20.
张霞 《河南农业》2020,(7):41-41
作为“中原粮仓”的河南省,小麦安全在国家粮食安全中占着主导地位。但是近年来,由于品种差异、栽培条件,特别是气候条件的影响,低温冻害时有发生,严重影响小麦的正常生长发育,对小麦产量及品质造成极大的影响。一、发生原因(一)品种影响小麦品种分为冬性品种、半冬性品种、弱春性品种,在播种时应根据品种特性在适期内进行播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