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由于劳动力成本大幅上升、种植后期遭受连阴雨天气,造成大量烂铃及棉花交易价格下降,种植棉花效益严重下降,农民种棉积极性受到严重影响。今年,河北省邢台市棉花种植面积较往年有所下滑,棉花生产形势不容乐观。为保持棉花生产基本稳定,应加大力度推广适用种植管理技术,提高植棉效益。  相似文献   

2.
2009年广大棉农在仔细盘点今年的家庭收入时普遍感到,今年植棉效益不高,比去年种棉投资大,用工多,产量低,收益差;相比较粮食、果树等收入稳定增长,严重影响了今年棉农植棉的积极性,明年棉花还能种吗?很多棉农犹豫彷徨。  相似文献   

3.
<正>棉花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也是劳动密集型作物。目前种棉比较效益下降,人力投入成本高是限制我国棉花产业发展的瓶颈因素,推广机械化植棉已成为棉花发展的根本出路,如此才能有利于保障我国棉花生产的可持续发展。近几年,在国家棉花产业技术体系、行业科研专项等国家重大科技计划的支持下,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联合南京农机化所加大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棉区棉花全程机械化的研发力度,实现了农艺农机融合。  相似文献   

4.
敦煌市棉花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敦煌植棉历史悠久,棉花一直是当地的主导产业。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地膜技术的普及推广,棉花生产迅速发展,形成了以宽幅地膜覆盖、高密度栽培、矮化促早、科学调控为主的种植模式。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植棉技术的不断完善,植棉比较效益提高,  相似文献   

5.
<正> 洛阳地区是我省主要产棉地区之一。解放后,推广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植棉技术,植棉水平有很大提高。但是,在指导棉花生产时,对怎样掌握“时宜”这个问题上,曾有过一些经验教训。譬如在确定棉花播种期方面,曾有过单纯以“节令”为准或以地温为准的作法。提出过“清明早,立夏迟,谷雨种棉最当时”、“谷雨前,好种棉”。也提出过“地温稳定在12℃以上”。这些提法虽不算错,但都不够完善,因为,每年同一节令的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植棉效益一直较好,农民种棉积极性较高,但在棉花生产上。棉花用工较多,成本较高,棉农迫切需求不用整枝的“懒棉种”,但目前还没有真正的“懒棉种”。所谓“懒棉种”,是采用杂交棉种或短枝节品种,通过合理密植、简化整枝、化学调控的一种简化栽培管理的新技术。通过几年的科学试验和生产实践,我们总结出棉花高产栽培简化管理技术,其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7.
黄淮海平原是我国棉花主产区之一.近几年,植棉的比较效益降低,农民的植棉积极性降低,棉花面积出现了大滑坡的局面.确保国家棉花安全,尽快恢复棉花生产,必须提高农民植棉效益.近几年,我们在成功推广几种棉花蔬菜间作套种模式的基础上,于2003年在全国优质棉基地夏津县开始进行棉花-甜椒间作套种模式的试验,取得了成功,总结出了一套棉花-甜椒间作套种技术,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新疆棉花植棉比较效益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研究新疆棉花植棉比较效益的变化.[方法]1981年至2009年近30年间相关资料汇编及年鉴.[结果]近30年间新疆棉花与小麦、棉花与玉米、棉花与(小麦+玉米)的整体平均净产值和减税纯收益均呈下降趋势,尤其是近5年棉花植棉效益下降明显(2010年除外).造成植棉比较效益下降的主要原因有:棉花市场价格波动、植棉成本上升、产量徘徊、植棉环境的制约和扶持政策少;尤其是近年来劳动力成本的大幅上升使棉花比较效益优势明显降低,直接影响着新疆棉花的竞争力和棉农增收.[结论]从政策、市场、科技、投入等方面全面提升新疆棉花植棉比较效益,对提高新疆棉花产量和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实现品种、技术和环境的高效统一,以及新疆棉花可持续发展,提高植棉效益和全面均衡增产,促进棉农节本增收和保护环境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正呼图壁县种植棉花已有二十多年历史,棉花是该县主要经济作物之一。2014年,国家出台棉花目标价格补贴政策以来,我县棉花生产呈现"六减三增"的总体趋势:面积大幅压减,植棉区域退减,产量减少,成本略减,种棉收益减少,植棉户数减少;植棉大户增加,规模种植面积增加,机采棉面积大幅增加。本文通过对国家棉花目标价格补贴政策在呼图壁县实行2年来的运行分析,提出在实际操作中出现的目标价格低于棉农预期、政策执行滞后、植棉效益明显下降、企业收购热情不高、收购及皮棉销售手续繁琐等问题,建议完善目标价格改革信息平台,简化程序,尽量减少人力消耗和行政成本,努力提高棉  相似文献   

10.
麦棉瓜一年三熟间作套种高效栽培模式,在目前植棉效益低的情况下,结合棉花、西瓜新品种的推广和地膜覆盖技术的普及,提高了棉田综合效益,稳定了棉花生产,提高了农民收入,深受农民欢迎。介绍了麦棉瓜间套模式的栽培技术,以期促进该模式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湖南棉花生产持续稳定发展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了湖南棉花生产发展概况,提出了利用湘杂棉优势、实行高效棉田间作、提高植棉综合效益等持续稳定发展对策及其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12.
棉花简化育苗移栽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棉花营养钵育苗移栽,是江苏省通州市棉花主要栽培方式之一,在解决粮棉复种季节紧张,促进棉花早发高产等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但随着农村主要劳动力的转移,加之该项技术的操作程序繁琐,技术要求高,用工多,劳动强度大等因素,限制了棉花规模化种植和种植效益的提高。实行棉花简化育苗移栽,可以解决目前生产上的这一实际问题,达到省工降本,简便实用,提高植棉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棉花市场低迷萎缩 江苏省射阳县海河镇植棉大户陈飞前年种了170亩棉花,是县里有名的植棉大户,去年只种了70多亩,今年却一亩都没有种。他说:“去年种棉几乎没有赚钱,一亩棉花,化肥要200元。打农药要150元;雇工一个工日上涨到了60元,一亩地采摘费要300元,土地租金又要400元。而棉价大跌,  相似文献   

14.
八十九团是新疆兵团的棉花主产区,是新疆“北疆”牌棉花的主要种植基地,今年,八十九团种植棉花10.5万亩。今年,该团在棉花生产中注重推广使用了节水灌溉、精量播种、超宽膜播种、双覆膜等先进的农业技术,从而降低棉花生产成本,进一步提高了植棉效益。  相似文献   

15.
棉花枯萎病、黄萎病是棉花生长期主要的病害,导致棉花产量下降、品质降低,最终造成棉农植棉效益降低。概述了棉花枯萎病、黄萎病的症状识别,分析了夏津县棉花枯萎病、黄萎病的发病原因、发病规律及传播途径,提出了综合防治技术,以期为指导棉农高度重视预防枯萎病黄萎病、提高夏津县棉花产量和品质及植棉效益、促进夏津县棉花生产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由于市场等因素,植棉效益相对较低,挫伤了棉农植棉积极性。在棉花育苗环节上,传统营养钵育苗用工多、成本高、风险大,给棉花生产带来一定影响。本中心针对当前棉花营养钵育苗上存在的问题,先后示范了棉花水浮育苗、穴盘育苗、无土育苗技术,3年累计推广面积达4.2万hm2。实践证明,棉花轻简育苗具有显著的省工、省种、增产、增效的作  相似文献   

17.
菲菲 《当代农业》2009,(10):20-20
棉花市场低迷萎缩 江苏省射阳县海河镇植棉大户陈飞前年种了170亩棉花,是县里有名的植棉大户,去年只种了70多亩,今年却一亩都没有种。他说:“去年种棉几乎没有赚钱,一亩棉花,化肥要200元。打农药要150元;雇工一个工日上涨到了60元,一亩地采摘费要300元,土地租金又要400元。而棉价大跌,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由于连年种棉的老茬棉田增多,普遍存在品种选择及耕作措施不合理、有机肥缺乏、地力与棉田群体搭配失调、水肥调控不当等问题,人为导致棉花早衰已成为影响我国棉花产量的重要因素。因此,解决棉花早衰问题已成为提高棉花产量和效益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为集成推广短季棉油后直播栽培技术,提高植棉效益,以短季棉福棉100为材料,进行了油后直播棉高产栽培技术试验。结果表明,油后直播栽培技术可以获得棉花高产,有效减少物化和人工投入,降低劳动强度,提高植棉效益。  相似文献   

20.
东营市地处山东省北部,是山东主要的产棉地区之一。近年来,随着鲁棉研21、鲁棉研22、99B等新品种的大面积推广种植,棉花产量和植棉效益大幅提高。但是,在生产中也存在着棉花早衰等问题,制约了棉花产量的提高。分析了本地区导致棉花早衰的原因,提出了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