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巍峨的太行山,古时有“天下之脊”,“东西之巨防”之称,阻隔东西之间的交通,“太”古通“大”、“泰”,即“极大”之意。太行山,古称太形山,古代“形”、“行”同音,因山形高大,故得名。  相似文献   

2.
“梅、兰、菊、竹”号称花之四君子,而其中最有君子之风者,非兰花莫属!兰花之香幽远,沁人心脾。古人有云:“书之骚,草之兰,果之橄榄,可称三绝”,又有所谓“竹有节而啬花,梅有花而啬叶,松有叶而啬香,惟兰独并有之”,把兰誉为“香祖”、“王者香”、“天下第一香”。  相似文献   

3.
梅,梅里,与吴越文化南京博物院王少华梅,杏类植物。梅子,可以吃,花亦十分美雅,它盛产于长江、太湖之交界地带。此即所谓“江宁之龙皤、苏州之邓尉、杭州之西溪,皆产梅”,故乃为江南山丘之“嘉卉”。《诗》又有“标有梅”之咏,《尚书》称“若作和羹,尔唯盐梅”。...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国人崇尚绿色,回归自然之风盛行。这是大好事,表明人们的生态与环境意识增强。但何为“绿色”,一些人并不是很清楚,有盲目跟风之嫌。有人甚至将“绿色消费”变成“消费绿色”。一些企业更是借“绿色”之风,将其产品贴上“绿色”标签,蒙人骗钱。真可谓“绿色”是个筐,啥都往里装。  相似文献   

5.
秦岭探源     
钟平 《森林与人类》2004,24(10):10-11
秦岭古称“南山”,《诗经》有“节彼南山”之说,秦岭之名,始于《史记》的“秦岭天下之大阻也”。秦岭之称,后来随着韩愈的“云横秦岭家何在”名句而远扬天下,秦岭亦称终南山,《左传》里说“终南山九州之险也”。《读史方舆纪要》称“盖终南脉起昆仑,尾衔嵩岳”。秦岭与昆仑有着一脉相通的渊源。我国古代的山脉分布,首推《禹贡》的“三条四列”之说,秦岭居  相似文献   

6.
乔勇进  乔志远 《防护林科技》2006,(6):F0002-F0002
济南处古素有“泉城”之美称,“家家泉水,户户垂杨”之誉。济南拥有的泉水之多,流量之大,景色之美,独步天下,72名泉纵横分布,错落有致,如果翡翠镶嵌在济南的大地上,昼夜流淌,光彩闪耀。  相似文献   

7.
“云南”名称的由来,说法有二:其一,新篡《辞海》注:“旧以在云岭之南得名”;其二,《云南通志》载:“汉武元狩间,彩云见于南中,遣使迹之,云南之名始此。”  相似文献   

8.
所谓“城市草坪”,即城市里由低矮的草木植物形成的绿地,它是城市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植物学家称森林为“地球之肺”,称城市草坪和绿地为“城市之肺”或“城市绿宝石”。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国林业生态建设正处于“治理”和“破坏”相持阶段的科学论断从理论和实践上已被人们所公认,它既符合我国整体林情,也从本质上反映了我国城市林业发展所面临的客观现状。值此发展的重要阶段,笔者认为:作为中国林业之龙头、之窗口、之形象、之重要构成的城市林业,应该客观面对,冷静思考,积极谋划,力争在“相持阶段”获得更多的发展机遇和更快的发展速度,开创“治理”大于“破坏”的城市林业新局面。  相似文献   

10.
火树银花     
火树银花刘自立魏晋时代,“火树银花”就出现在诗赋里了,如晋时,傅玄的名文《朝会赋》:“华灯若乎火树,炽百枝之煌煌。”他写的是“灯”,灯的明亮如“火树”,而“火树”是如“炽百枝之煌煌”的,可见“火树”是有火的。晋代是否有焰火?古代中国人是否以“火树”来...  相似文献   

11.
概述了“大树进城”之风形成的背景,对“大树进城”的弊端与危害进行了归纳,分析了“大树进城”之风难以遏止的原因,提出了“控两头、掐中间”、多管齐下、综合治理的基本思路和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2.
牡丹原产我国甘肃、陕西等地,现在秦岭山脉、陇南山地、马啣山麓等地还有野生种。紫斑牡丹是我国栽培牡丹的重要原种,栽培历史悠久。它因花大色艳、富丽堂皇、气味香浓,深受各族人民喜爱,素有“国色天香”、“雍容华贵”的美誉,自古被尊为“花中之王”、“富贵之花”、“百两之金”、“国色”、“国香”、“国貌”,成  相似文献   

13.
花、茶,“华夏”与中国王荻王少华西方人呼中国(中华)为China,按英语可读如“”,今人曾释义为“人”。然而,法语则读如“契那”;至于俄语说是“契丹”之转音。而日文则又为“支那”,这人们就莫知其所以了。其实,按吴越语之双声叠韵,它们则是一个读音,即“...  相似文献   

14.
“粟香市前火,菊影故园霜”。秋冬时节,城市街头又支起一口口大铁锅,灶火熊熊,经此加工的糖炒栗子,甜香飘逸,惹人口舌生津,一品为快。 板栗,又称栗子、粟果、大栗等,与枣、柿并称“铁杆庄稼”、“木本粮食”,冠有“干果之王”、“山中药”、“树上饭”之美名,原产于我国,已有二千余年栽培史。  相似文献   

15.
在湖南边陲的千里大瑶山,有一个被誉为“神州瑶都”的美丽县城——江华瑶族自治县。这里青山叠翠,林海苍茫,是南岭地区最具魅力的林业生态功能区,有“华南之肺”“湘南绿色宝库”“中国杉木之都”等美誉。  相似文献   

16.
杨名 《湖南林业》2002,(12):33-33
古人说:“书之骚,草之兰,果之橄榄,可称三绝”,“竹有节而啬花,梅有花而啬叶,松有叶而啬香,惟兰独并有之,”把兰誉为“香祖”、“国香”、“王者香”、“天下第一香”、“花中君子”等等。从古到今,国人都酷爱兰、崇尚兰,兰为正气之宗。国兰,是中国兰花的习称,系我国原产的10大传统名花之一。国兰花葶高出,叶色亮绿,四时常青,潇洒矫健,风度翩然;花开四季,花姿俊秀,香气远溢,清雅出顽强的生命力。国兰属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品种繁多。有株型矮小、早春2~3月开花的春兰系列:有叶秀花多、4~5月开花的蕙兰系列;有叶短直…  相似文献   

17.
征服“征服”——由黄河被“征服”谈起@冯世则征服“征服”——由黄河被“征服”谈起○冯世则柯受良先生飞车一跃,跳过了黄河壶口。传媒的交口惊呼和称誉备矣,毋须我来加美。倒是随处可见到“征服黄河”的谀词,为之愕然。黄河素有“母亲之河”的美称,大概是从西方捡来的罢...  相似文献   

18.
追溯沙尘暴之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从“水深”到“火热”   世界并未因为进入了公元 2000年而呈现出一片歌舞升平。 20世纪人类社会存在的一切困扰差不多一个不漏地搬进了 21世纪。入春以来,中国西北、华北地区连续发生了 12场扬沙和沙尘暴天气,不仅影响到北方 14个省、市、自治区和近 1/ 4的国土面积,而且波及到南至福建、台湾,东到韩国、日本。于是,众家媒体惊呼: 2000年沙尘天气出现之早,频率之高,强度之大,范围之广,“为 50年来所罕见”!   先是“百年不遇”的 1998年南北大水,十几次洪峰,全国上下数百万军民“严防死守”,陷入“水深”之中。   再…  相似文献   

19.
“一千尺檐瀑,十二时雨声”,听雨,尤其是夏夜听雨檐下,实是人生一件快事。夏夜雨声,是流动的天籁之声,似伯牙鼓琴之“峨峨兮若泰山”、“洋洋兮若江河”,可以忘却人生之不平和喟叹,化解心中堆积的块垒,一切的烦恼都可以随风雨声而去,物我两忘。  相似文献   

20.
影子 《中国林业》2014,(3):44-47
话说“天下黄河九十九道弯”,而位于陕西省延川县土岗乡和山西省永和县打石腰乡境内的“乾坤湾”,则是最壮观、最神奇的一道弯受吕梁山之阻,黄河曲折向南,在这里陡然急转.形成巨大的“S”形,因酷似阴阳太极图,呈现天地、日月、阴阳、刚柔、乾坤之象,凝聚了天地之灵气,汇集了黄河之神韵,遂得名“乾坤湾”传说,中华民族始祖伏羲氏就是在这里“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创立了太极八卦图及阴阳学理论。神奇美妙的乾坤湾不仅是母亲河缔造的天下奇观,也是中华民族的根脉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