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对于充分利用目前发展的化纤原料以及新型的纺纱技术和设备,纺制出能克服麻类产品的固有缺陷的混纺纱、复合纱,开发新型麻类面料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系统总结和分析了麻类研究所开展麻类生物加工研究近40年的发展历程、重要成就.同时,根据产业发展需求,进一步明确了麻类纤维生物提取与工程研究的潜力和前景,可为我国传统的纤维质制造业如纺织、造纸等行业和新型的生物质产业发展提供重要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中国麻业》1987,(4):44-45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牧渔业部农业局于3月30日至4月4日召开了全国麻类生产座谈会,交流了1986年各地麻类产销情况,讨论了今后的工作安排。一、1986年麻类生产取得了显著成绩 1986年全国麻类生产除黄麻、红麻因各地收购部门实行降价、限产措施而急剧缩减外,其他麻类都是大幅度增长。1986年各种麻类购销情形良好。国内外麻袋销  相似文献   

4.
我国的麻类质量安全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概述了我国麻类生产的现状,针对麻类生产存在的质量问题,提出了提高麻类质量安全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5.
做大云南麻类产业 打造云南绿色纺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麻类纤维的绿色环保生态功能日益受到重视,麻类产品的市场需求不断扩大,为麻类产业的发展带来广阔前景.本文就发展云南麻类产业、打造云南绿色纺织的必要性、必然性和可行性进行论述,分析了在云南发展庥类产业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6.
麻类作物是重要的特色经济作物,为高端纺织、食品医药、生物材料等领域提供重要工业原料,持续加强麻类产业科技创新对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针对新时期麻类产业发展承担的新职能,文章梳理了近年来我国麻类产业技术研发重要进展,分析了麻类产业发展面临的新挑战,并结合新兴技术研发态势,提出了我国麻类产业科技创新的重点任务。研究建议:新时期我国麻类产业科技创新应进一步夯实种质资源研究,推进现代生物育种技术应用;加快抗逆丰产技术创新,在盐旱渍涝污染等边际土地中拓展种植空间;研发全产业链绿色低碳技术,促进麻类生产高产高质高效;创新加强麻类新材料创制,带动麻类产业创新发展,赋能粮食安全与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  相似文献   

7.
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精神,"积极发展农业机械化,要改善农机装备结构、提升农机装备水平,走符合国情、符合各地实际的农业机械化发展道路".同时充分发挥国家麻类产业技术体系的作用,凝聚和团结全国从事麻类生产机械化方面的技术力量,提升我国麻类生产机械化水平,促进麻类产业可持续发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根据国家麻类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办公室的统一部署,在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和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的大力支持下,2009年10月28-29日,国家麻类产业技术体系设施设备研究室在湖南省长沙市举行了"全国麻类生产机械化学术研讨会暨苎麻剥麻机展示会".  相似文献   

8.
对麻类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评价,是对麻类资源全面系统理论研究的基础和前提。本文从形态学标记、细胞学标记、同工酶标记和DNA分子标记技术四个方面综述了麻类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评价研究进展,为麻类种质资源评价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对麻类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评价,是对麻类资源全面系统理论研究的基础和前提.本文从形态学标记、细胞学标记、同工酶标记和DNA分子标记技术四个方面综述了麻类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评价研究进展,为麻类种质资源评价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本文概述了我国麻类生产的现状,针对麻类生产存在的质量问题,提出了提高麻类质量安全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1.
12.
鉴于橡胶生产上已越来越多采用自根幼态无性系苗和籽苗芽接苗新型种植材料,本研究开展了针对这2种新型种植材料橡胶幼树的施肥试验。结果表明:(1)自根无性系幼树比芽接幼树的干物质积累量较高,在4个施肥水平中,分别高25.4%、32.1%、66.7%和32.9%,其中,除水平1(不施肥)外,其他均相应达到极显著差异。(2)2种幼树的整株NPK累积量均随施肥量增加呈先升高后下降趋势。其中,除芽接幼树叶片的全氮累积量高于其他营养器官外,2种幼树各器官的NPK累积量均在茎干中较高,侧根中较低,且自根无性系幼树的NPK养分年累积量均高于芽接幼树,养分累积量顺序均表现为全氮>全钾>全磷。(3)2种橡胶幼树的NPK肥料利用率均随施肥量的增加呈下降趋势,均表现在低量施肥处理下较高,且从大到小顺序为钾肥>氮肥>磷肥。  相似文献   

13.
为选育适宜江西棉区种植的早熟棉品种,实行棉花生产机械化,并大力推行棉田两熟或多熟种植模式,以稳定江西植棉面积,提高棉田效益。江西省棉花研究所于2013年在其科研基地对征集引进的26份早熟棉花材料进行鉴定。结果表明:该批材料早熟性整体表现较好,抗棉铃虫性较好,单株成铃数变幅较大。经综合比较分析,筛选出综合表现较好、性状特征较符合机采要求的WH1、邯郸686和抗虫花株3份材料,可重点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14.
水稻籽粒镉低积累资源挖掘及其新材料创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稻米镉超标已经成为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食品安全问题,生产上迫切需要选育适宜在镉污染地区种植的低镉积累水稻新品种.通过对国内外275份水稻资源进行筛选,挖掘到在重度镉污染田籽粒镉低积累材料珞红3A和珞红4A.全基因组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在珞红4A的第7号染色体上有一段长度为408 481 bp的片段(Org)缺失,且在该缺...  相似文献   

15.
16.
减肥减药是马铃薯绿色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通过引进6种马铃薯减肥减药新型材料,与当地常规用药(CK_1)和清水喷洒(CK_2)进行对照试验,研究不同减肥减药新型材料对马铃薯生长特性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阿泰灵、SC108农药控失剂、奇善宝海洋寡糖3种处理表现最好。相比CK_1和CK_2,阿泰灵处理产量分别提高7 076和12 955 kg/hm~2,增产率分别达到24.37%、55.94%;SC108农药控失剂处理产量分别提高5 432和11 311 kg/hm~2,增产率分别达到18.71%、48.84%;奇善宝海洋寡糖处理产量分别提高6 560和12 439 kg/hm~2,增产率分别达到22.59%、53.71%。3种处理虽对晚疫病、早疫病的防治效果不及常规用药,但能减少用药次数,降低用药成本。  相似文献   

17.
Chitosan is a linear polysaccharide produced by deacetylation of natural biopolymer chitin. Owing to its good biocompatibility and biodegradability, non-toxicity, and easy processing, it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many fields. After billions of years of survival of the fittest, many organisms have already evolved a nearly perfect structure. This paper reviews the research status of biomimetic functional materials that use chitosan as a matrix material to mimic the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bivalves, biological cell matrices, desert beetles, and honeycomb structure of bees. In addition, the application of biomimetic materials in wound healing, hemostasis, drug delivery, and smart materials is briefly overviewed according to their characteristics of adhesion, hemostasis, release, and adsorption. It also discusses prospects for their application and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further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18.
总结了我国农资物流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农资物流存在的问题。根据影响热带农产品生产农资的质量安全因素,建立了热带农产品生产农资质量安全模型。在模型的基础上,提出热带农产品生产农资“企业+农民+科研人员+科技服务人员+监管部门”的物流模式思路,从生产环节确保热带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19.
权启爱 《中国茶叶》2005,27(5):36-38
袋泡茶因其饮用方便卫生,茶叶内含有效成分溶出快,并且饮用时定量准确,故在欧美国家消费十分盛行.加拿大、意大利、荷兰、法国等国的茶叶80%以上以袋泡茶形式消费,英国和美国也达到了60%左右.我国的袋泡茶生产起步于20世纪60年代,现年产袋泡茶3万吨左右,约占全国茶叶总产量的5%,国内袋泡茶消费量占茶叶总销量的2%左右.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