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钱宗柏 《中国蜂业》2005,56(6):13-14
一、双王群的优点意蜂双王群是将一个朗氏标准巢箱,在中间用闸板严密地一分为二,左右两室各放一群蜂.两群蜂各不相通,各走各的巢门.因为有两群蜂两个蜂王产卵于一个巢箱,发展速度比一个巢箱只有一群蜂一只蜂王产卵要快得多.  相似文献   

2.
一、适时春繁 秦巴地区弱群通常在油菜花期前70天开始春繁,即小寒节前后进行保温和饲喂,在油菜开花前能够加上继箱.越冬双王群每群6框蜂,紧脾换脾后,每只蜂王各保留2~3张脾,蜂量1.5~2kg,双王群利用箱内升温,简单外保温繁殖近50天,在油菜流蜜前10天加继箱,提早产王浆.春繁紧脾是为了提高哺育蜂密度,刺激蜂王产卵,提...  相似文献   

3.
我们习惯上所说的双王群,一般是对单王群而言,因为它在一群中有两只互相被隔离开来的蜂王,通常情况都是用闸板将巢箱隔成二个相等的区域,各养一只蜂王,有两个小群同在一个箱体中生活,因此也可称之是双王箱。目前国内饲养西方蜜蜂普遍采用十框标准箱,即朗氏箱体。朗氏设计此十框箱是按当时单只蜂王的产卵力作依据的,但从目前一般饲养的蜂种质量来看,蜂王的产卵力不可能保持十框都有大面积的子脾;而利用此标准箱养双王群,即使两只二年龄的老王,也照样可以保持有90%左右的子脾十二框以上。正因为双王群比单王群多一只蜂王产卵,因此饲养双王群的最大好处就是繁殖快,群势强,产量高;还有不喜分蜂,子脾整齐,面  相似文献   

4.
刘文信 《中国蜂业》2001,52(4):14-14
在养蜂实践中 ,人们往往重视春繁 ,忽视秋繁。岂知秋繁是明年春繁的基础。因此 ,秋季要培养一批优良的蜂王和健壮的适龄越冬蜂 ;防止盗蜂和治螨 ;贮备足够的优质的越冬饲料和一部分花粉 ;为蜂群安全越冬和来年的养蜂生产打下基础。笔者根据辽西地区的气候及蜜源特点 ,把秋繁时间定为 8月下旬开始 ,9月下旬结束。一、培养优良的蜂王秋季培养的新王具有产卵力强、停卵晚、春季产卵早的优点。因此 ,应在秋季培养一批品质优良的蜂王 ,更换那些产卵力下降的老王。被换下来的老王 ,提 2框蜂组成双王群或多王群繁殖越冬蜂 ,利用这批淘汰的蜂王在最…  相似文献   

5.
正意蜂多王群具有产卵快、产卵量大、产卵集中等优势,宜作为副群饲养。多王群蜂王正常产卵后,应充分发挥多王群的优势,为蜂群繁殖、维持强群、获得高产服务。将多王群作为蜂场生产的副群,在饲养管理上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6.
辛强 《蜜蜂杂志》2011,31(10):33-33
2010年12月30日,邻近的上活龙村的草莓基地从我蜂场购意蜂双王群2箱,共计12脾蜂,运到温室后,把这2个双王群分开,成为4个3框蜂的单王群,分别放在4个距离温室西墙5m左右的地方,巢门向东,同时把蜂王产卵节制套取下。这时只有少量草莓开花,因此蜂箱未做保温处理。  相似文献   

7.
为了增加蜂蜜的产量,提倡双王群饲养蜂群,实践证明具有优势。双王群一般是将两个蜂王彼此离开,分为两个育虫区,并在各自蜂巢的箱上开一个小洞,以供蜜蜂出入飞翔,而多王群的饲养在增加蜂蜜,检查蜂群,防止飞逃及蜡蛾的攻击等方面已显示出优势来。所谓多王群,即是在同一个蜂巢内同时存在几个蜂王,有产卵王也有非产卵王。多王群的管理比双王群容易,因此,1980年我们在克什米尔东方蜜蜂中进行多王群试验,第一阶段的试验探索蜂王能否回巢,继而进一步向蜂群介入更多的蜂王,1981年6—7月份在 Srinagar 克什米尔地区进行了本试验。  相似文献   

8.
<正>不少养蜂人提倡饲养双王群,一箱蜂2只蜂王产卵量总比1只蜂王多,应该是繁蜂快,蜂数多,群势壮,蜂蜜产量高。我养蜂几十年,对饲养双王群有深刻的体会。在蜜粉源丰富时,双王繁殖,单王生产可取得满意的效果。然而,在秋末蜜粉源枯竭时,双王繁殖就不比单王群好。同样是8脾蜂群越冬,开春时单王群有4~5脾蜂,而双王群只有2~3脾蜂。为什么悬殊如此之大呢?是因为双王群在秋末培育越冬蜂时花粉不足,蜂子得不到  相似文献   

9.
《蜜蜂杂志》2004年第6期登载的《组织双王群新法》并非“想像型的技术”,我在对单王群换王时都有个别群按文章中介绍的那样,将老王提到继箱中,巢箱内介绍一产卵新王,从而达到换王的目的,老王秋后淘汰。从《蜜蜂杂志》2005年第3期《想像型的“技术”不可取》一文中可看到,蜂友介绍蜂王的过程有个关键所在,就是老王的“蜂王物质”。我介绍蜂王的过程是这样的:第一天,将巢箱中老王用竹栅王笼囚住,放在隔王板上,继箱中无蜂的一侧;第二天(24小时后)将所应介绍的新王用“竹栅王笼包纸法”介绍,介绍二三天后将老王放出,即形成“继老巢新”的双王群…  相似文献   

10.
失王群常有可能工蜂成为产卵蜂。奇怪的是这些产卵蜂有能力成为塞克加米氏所谓的“假蜂王”。称谓假蜂王的原因在于他们有能力使全群工蜂“臣服”不乱,并有能力限制其它工蜂用受精卵培育新王的出现。产卵蜂及假蜂王都有能力限制其它工蜂卵巢的发育到一定程度。  相似文献   

11.
谢清培 《蜜蜂杂志》2008,28(5):17-17
最近,有几位蜂友问我对饲养多王群(多只蜂王不采取隔离措施在同一群内产卵)的看法和怎样组织多王群.  相似文献   

12.
最近,有几位蜂友问我对饲养多王群(多只蜂王不采取隔离措施在同一群内产卵)的看法和怎样组织多王群.  相似文献   

13.
春季培育蜂王不单是为了及早更换产卵异常的蜂王,更主要是根据椒树泌安大小年的规律,适时组织双王群培育大量的采集适龄蜂或进行人工分蜂O为了培育优质、健壮的蜂王,应采取如下措施:1.利用强群育工。4月中下旬,在外界气温不稳定、蜂群并不强壮时,就应着手育王。为了提高王台接受率,培育优质蜂王,要努力克服群内、群外的不利因素。首先在全场内选择最强壮的蜂群,育王前3天进行组织养王群。使用框式隔王栅将蜂箱隔成有王区和无工区(用无工区育工),并用报纸把隔王栅封严,采用模拟无王群进行育王。养王群的样数要稠密,这样就…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很多蜂业工作者都在研究多王同巢饲养技术,很多学者认为,只要解决多王同巢的安全诱入方法即让多王同巢长期和平共处的问题,此项技术就会在实际生产中得到应用。《中国养蜂》在2005年连续发表了金水华等人《意蜂多王群组建技术研究》、《意蜂多王群产卵力研究》、《多王群蜂王信息素研究简讯》等文章。取得了多王同巢安全越冬、蜂王上颚腺和背板腺分泌物没有显著差异的前沿成果。“多王群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养蜂生产中的应用研究”目前通过科技成果鉴定(已验收)。成果表明:多王同巢技术可使蜂蜜增产12.2%,蜂王浆增产6.5%,这一成果可能会让一些学者失望,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相似文献   

15.
我养蜂5年,用过蜂蜡巢础,也用过塑料巢础.恰好今年春繁,我用双王群做对此试验,下面谈谈自己的感受. 春繁时,选择蜂王同龄的双王群试验.蜂王是上一年的秋王,每群3框蜂.第1张,加蜂蜡巢础的半粉脾,蜂王产卵整齐.第2张也是半粉脾,其中1只蜂王用塑料巢础的粉脾.结果区别出现了:第一次加的脾,产卵面积相当,第二次加的脾,用蜂蜡巢础的,蜂王产卵积极,子脾整齐;用塑料巢础的,只有小部分的房眼中有卵,产卵面积过小.这种情况,只有到了温暖季节(4月初),蜂王产卵的积极性才有所改变.  相似文献   

16.
在采用生物诱导和环境诱导相结合的技术方法,成功组建多只蜂王在同一产卵区内自由活动、正常产卵的多王群基础上,通过对多王群单个蜂王和多个蜂王产卵力的研究发现,经生物诱导处理的单个蜂王的产卵力与未经处理蜂王的产卵力相比无显著差异,而3王群和5王群蜂王的产卵力分别是单个蜂王产卵力的222.94%和367.09%.结果表明,多王群是提高蜂群产卵力和王蜂指数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7.
我饲养中蜂 1 6年 ,深感分蜂热是成功饲养中蜂必须解决的问题。通过多年实践、探索 ,在失败中吸取教训 ,得出解除中蜂分蜂热的办法 ,归纳起来有下列 4个方面。1 选育优质蜂王 ,淘汰劣质蜂王是解决分蜂热的关键a.要选好育王群 :养蜂者在生产过程中要认真筛选出能维持强群 ,不易产生分蜂热 ,无病害的蜂群作为育王群 ,这样才能育出好的蜂王。b.要选蜂王的产卵能力 :蜂王的职能就是产卵 ,要看子脾大而整齐 ,很少产未受精卵 ,同时日产卵在 80 0粒以上 ,这样的蜂王能维持强群 ,不易产生分蜂热。c.要选个体粗大 ,特征、色泽一致 ,屁股尖的蜂王 ,这…  相似文献   

18.
2004年第6期第16页登载的《组织双王群新法》一文,实属想像型的“技术”,用来组织双王群我认为不可能成功。我养蜂多年,也曾企图这样做,既省事,又增加产卵王,何乐而不为。在1999年由椴树蜜场地下来后,我就把已成功20多天的小蜂王分别放在巢箱、继箱里,把老蜂王提前1天提到继箱里,结果既伤蜂又围王,无一成功。为了进一步证实,我又在椴树蜜结束后将两箱的老蜂王提上继箱,巢箱里第2天用小蜂王介入。结果王笼被工蜂围得水泄不通,蜂王根本放不出来,并且咬得死蜂遍地。后来我认为是否是铁纱王笼不行,于是又换1只螺旋的铝丝王笼也没有成功:无王时介…  相似文献   

19.
郑元明 《蜜蜂杂志》2012,32(12):25-26
从蜂群越冬后蜂王恢复产卵,一直到主要蜜粉源植物刺槐、狼牙刺等开花泌蜜前夕(立夏)的繁殖阶段,这3个月的饲养管理,叫做春季管理。春季管理的主要任务是:采取积极措施使新蜂顺利接替越冬老蜂,为全年第一个主要蜜源植物刺槐、狼牙刺等培育众多上好的适龄采集蜂。蜂群到“立夏”,单王群达到8~10脾蜂,双王群达到12~16脾蜂,力争全年第一个蜜源蜂产品高产及高效授粉。  相似文献   

20.
近两年来,笔者摸索在凌晨直接诱入蜂王,成功率达95%以上。具体做法:在天刚亮时(一定要在外勤蜂出工以前),将已产卵一星期后的新蜂王,连脾提到无王群前,用手轻轻捉住蜂王翅膀,放在无王群巢门前10公分的地方(这样做是为了让蜂王爬进巢门前,能够镇静),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