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疣粒野生稻保护、遗传特性及利用研究进展
引用本文:付坚,陈玲,柯学,张敦宇,陈越,殷富有,王玲仙,肖素勤,黄兴奇,程在全.疣粒野生稻保护、遗传特性及利用研究进展[J].南方农业学报,2020,51(5):1070-1079.
作者姓名:付坚  陈玲  柯学  张敦宇  陈越  殷富有  王玲仙  肖素勤  黄兴奇  程在全
作者单位: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云南省农业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西南作物基因资源与种质创制重点实验室,昆明,650205
摘    要:疣粒野生稻(Oryza meyeriana Baill.)是稻属中保存较多原始性状特征的种类,对病害、虫害及非生物胁迫的抗性良好,尤其是高抗白叶枯病,蕴含大量优良基因,既可作为抗病、抗虫、耐旱和耐盐碱基因发掘及水稻育种的优良抗源材料,也可作为稻作高蛋白、高赖氨酸等改良稻米品质育种的优异种质资源;但疣粒野生稻(GG基因组)与栽培稻(AA基因组)亲缘关系较远,其遗传特性研究和发掘利用远落后于普通野生稻等其他野生稻.文章通过综述疣粒野生稻分类和命名、优异性状、遗传特性及其在水稻种质资源创新与利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探讨疣粒野生稻研究和利用过程中存在的困难,指出当前疣粒野生稻赖以生存的原生境不断遭到破坏,其生存形势已十分严峻,若现存的居群得不到有效保护,将会造成更多的资源流失;此外,疣粒野生稻基因组的复杂程度限制了其功能基因及基因家族的研究,同时增加了同源基因克隆的难度和准确度,致使疣粒野生稻有利基因的发掘和利用进程缓慢,以疣粒野生稻为亲本的育种研究非常有限.因此,今后要从以下3个方面加强疣粒野生稻研究:(1)重视疣粒野生稻的保护,加强保存、保护措施研究;(2)借助现代生物技术,包括第三代高通量测序技术、蛋白组学分析和代谢组学技术等开展疣粒野生稻优异性状调控机理研究,加强抗病、抗虫、耐旱及耐阴等功能基因的发掘.(3)加强疣粒野生稻杂交障碍和杂交后代不育研究,寻求克服杂交障碍及挽救杂交后代的方法,促进疣粒野生稻在水稻育种中的应用.

关 键 词:疣粒野生稻    优良性状    遗传特性    有利基因    保存保护

Conservation,genetic characteristics and utilization of Oryza meyeriana Baill.:A review
FU Jian,CHEN Ling,KE Xue,ZHANG Dun-yu,CHEN Yue,YIN Fu-you,WANG Ling-xian,XIAO Su-qin,HUANG Xing-qi,CHENG Zai-quan.Conservation,genetic characteristics and utilization of Oryza meyeriana Baill.:A review[J].Journal of Southern Agriculture,2020,51(5):1070-1079.
Authors:FU Jian  CHEN Ling  KE Xue  ZHANG Dun-yu  CHEN Yue  YIN Fu-you  WANG Ling-xian  XIAO Su-qin  HUANG Xing-qi  CHENG Zai-quan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南方农业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南方农业学报》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