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福建省不同耕地土壤和土地利用类型对“碳源/汇”的贡献差异研究
引用本文:龙 军,张黎明,毛艳玲,邢世和.福建省不同耕地土壤和土地利用类型对“碳源/汇”的贡献差异研究[J].土壤学报,2013,50(4):664-674.
作者姓名:龙 军  张黎明  毛艳玲  邢世和
作者单位:福建农林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福州,350002
基金项目: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0J0509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001126)、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20103515120014)共同资助
摘    要:农田生态系统无论作为全球温室气体的“源”还是“汇”,均对大气CO2浓度的年际变化产生重要影响.以我国亚热带地区——福建省不同地理位置的闽侯县、浦城县、同安县和永定县为典型研究区,利用这4个县1982年23 869个样点和2008年12 521个样点实测数据建立的1∶5万土壤类型-土地利用方式数据库,分析了近30年来福建省不同土类、亚类、土属和土地利用方式耕地有机碳密度变化,并利用尺度上推的方法估算了全省两期耕地土壤有机碳储量.结果表明,近30年来福建省耕地总体上表现为弱的“碳汇”,土壤有机碳密度和储量分别上升了0.24 kg m-2和4.26 Tg,但不同土壤类型和土地利用方式在“碳汇/源”中的贡献程度差异很大.从土壤类型来看,紫色土、酸性紫色土和石灰泥田分别在土类、亚类和土属级别中的“碳汇”贡献最大,有机碳密度分别提高了0.63、0.63和1.25 kg m-2;而滨海盐土、滨海盐土和黄泥砂土则分别在土类、亚类和土属级别中的“碳源”贡献最大,有机碳密度分别下降了0.59、0.59和1.08 kg m-2.从土地利用方式来看,灌溉水田是全省最主要的“碳汇”,有机碳密度提高了0.27 kg m-2,而水浇地是全省最主要的“碳源”,有机碳密度下降了0.36 kg m-2.因此,在今后的福建省农田土壤有机碳管理政策中应重点考虑有机碳密度下降、面积较大的土壤类型及土地利用方式的有效管理.

关 键 词:福建省  土壤类型  土地利用  碳密度  碳储量
收稿时间:9/3/2012 9:40:26 AM
修稿时间:1/27/2013 8:23:37 AM

Study on the difference of contributions made by various cropland soil and land use types to carbon source/sink in Fujian Province, China
Long Jun,Zhang Liming,Mao Yanling and Xing Shihe.Study on the difference of contributions made by various cropland soil and land use types to carbon source/sink in Fujian Province, China[J].Acta Pedologica Sinica,2013,50(4):664-674.
Authors:Long Jun  Zhang Liming  Mao Yanling and Xing Shihe
Affiliation:College of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 Fuji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College of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 Fuji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College of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 Fuji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College of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 Fuji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
Abstract:
Keywords:Fujian Province  Subtropical  Soil type  Land use  Carbon density  Carbon storage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土壤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土壤学报》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