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玉米小斑病抗病鉴定接种体培养技术探讨
引用本文:蒙成,梁庆平,黄艳花,吴地,蒋益敏,吴烈.玉米小斑病抗病鉴定接种体培养技术探讨[J].南方农业学报,2019,50(5).
作者姓名:蒙成  梁庆平  黄艳花  吴地  蒋益敏  吴烈
作者单位: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南宁,530007;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南宁,530007;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南宁,530007;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南宁,530007;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南宁,530007;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南宁,530007
摘    要:【目的】研究不同谷物粒培养基配方及其培养条件对玉米小斑病菌产孢量的影响,为玉米小斑病大面积抗病鉴定工作提供保障。【方法】以玉米小斑病菌野生型菌株HX5为试材,探索18种植物组织培养基、9个温度梯度、9个培养时间段、7种高低温诱导和5种不同光照等条件对玉米小斑病菌分生孢子产量的影响。【结果】培养基的成分组合对玉米小斑病菌分生孢子产生起决定性作用,配方为高粱粒100 g+玉米叶15 g+MgSO40.2 g+Na3PO40.2 g的7号培养基产孢量最多,为16.8×104个/g;24℃条件下培养产孢量最多;在20和24℃黑暗条件下,培养35 d时的产孢量最多;35℃高温、4℃低温诱导对玉米小斑病菌产孢量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经高、低温诱导后产生的部分分生孢子一端连接1节分生孢子梗;光暗交替各12 h、光照强度为2000 lx的产孢量最多,为4.6×105个/g。【结论】高粱粒100 g+玉米叶15 g+MgSO40.2 g+Na3PO40.2 g为玉米小斑病菌产孢最佳培养基,该培养基可显著促进病菌产生分生孢子;在24℃、光照强度2000 lx光暗交替各12 h的培养条件下,病菌的产孢量最多;在35 d内培养病菌,培养时间与产孢量成正比;35℃高温和4℃低温诱导对产孢量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 键 词:玉米  小斑病菌  接种体  产孢技术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