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中国稻田土壤有效态中量和微量元素含量分布特征
引用本文:张璐, 蔡泽江, 王慧颖, 于子坤, 韩天富, 柳开楼, 刘立生, 黄晶, 文石林, 张会民. 中国稻田土壤有效态中量和微量元素含量分布特征[J]. 农业工程学报, 2020, 36(16): 62-70. DOI: 10.11975/j.issn.1002-6819.2020.16.008
作者姓名:张璐  蔡泽江  王慧颖  于子坤  韩天富  柳开楼  刘立生  黄晶  文石林  张会民
作者单位:1.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耕地培育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北京 100081;2.中国农业科学院衡阳红壤实验站/祁阳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试验站,祁阳 426182;3.农业农村部耕地质量监测保护中心,北京100125;4.江西省红壤研究所/国家红壤改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南昌330046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D0300901);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1610132020024,161032019035);公益性行业专项(201503122)
摘    要:基于全国282个水稻土监测点,分析土壤有效态中、微量元素含量及区域特征(东北、长三角、长江中游、西南、华南),结合丰缺标准,揭示中、微量元素丰缺程度。结果表明:东北水稻土交换性镁和有效硼含量高于其他地区,有效锌含量最低;长三角有效锰含量最高、有效硫含量最低;长江中游有效铜含量最高,有效态铁、锰和钼含量最低;西南交换性钙含量高于其他地区,有效铜含量则低于其他地区;华南有效态铁、钼含量均高于其他地区,而交换性钙、镁含量低于其他地区。中国水稻土交换性钙、镁及有效铁、锰、铜含量整体丰富;长三角和华南缺硫水稻土比例分别为42.2%和41.8%;东北、长三角、长江中游、西南和华南缺锌水稻土比例分别为75.0%、52.3%、31.9%、53.2%和10.4%,缺硼分别为38.5%、65.2%、92.2%、88.6%和78.3%,缺钼28.6%、60.4%、82.6%、42.0%和33.4%。可见,东北和长三角水稻土以缺锌为主;长江中游以缺硼、钼为主;西南以缺硼为主;华南以缺硼为主。研究可为全国和区域尺度水稻土中微量元素的管理和合理施用提供依据。

关 键 词:水稻土  中量和微量元素  区域分布  丰缺  中国
收稿时间:2020-03-25
修稿时间:2020-07-10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农业工程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农业工程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