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基于宏基因组测序的稻蟹共作稻田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分析
引用本文:宋 宇,王 鹏,韦月平.基于宏基因组测序的稻蟹共作稻田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分析[J].西北农业学报,2023(9):1466-1475.
作者姓名:宋 宇  王 鹏  韦月平
作者单位:(辽东学院,辽宁丹东 118003)
基金项目:辽宁省2020年教育厅科研项目(LNSJYT202005)。
摘    要:为了分析施入生物有机肥的稻蟹共作稻田(HXTCS)的水稻根际土壤微生物的代谢功能,以生物有机肥稻田(YJTCS)为对照,利用Illumina Novaseq测序平台对两种稻田成熟期的根际土壤进行宏基因组测序以分析微生物群落的组成及代谢功能。NR注释结果显示,样品中微生物以细菌为主,约占98.09%,其次为古菌约占1.76%,真菌及其他约占0.15%。LEfSe分析结果表明,河蟹引入生物有机肥稻田后富集更多的细菌和古菌群落的显著差异分类群。COG和CAZy功能基因注释结果显示,HXTCS主要相关功能基因的相对丰度均高于对照组。碳代谢途径基因注释分析结果表明,HXTCS在16个碳代谢途径的基因注释的相对丰度均高于对照组,其中丙酮酸代谢和原核微生物的碳固定途径的相对丰度在2种稻田中差异显著(P< 0.05)。氮代谢功能分析结果表明,HXTCS中的反硝化作用、硝酸盐还原作用和谷氨酰胺合成作用的关键酶基因的相对丰度均高于对照组。研究结果说明:河蟹引入生物有机肥稻田后,增加了根际土壤碳水化合物活性酶和主要代谢途径基因的相对丰度,有助于碳代谢及促进根际土壤氮循环中的反硝化作用、硝酸盐还原作用及谷氨酸的合成作用。

关 键 词:稻蟹共作稻田  宏基因组测序  根际  微生物群落功能

Functional Analysis of Microbial Community in Rhizosphere Soilin Rice-Crab Co-cropping Paddy Field Based on Macrogenome Sequencing
SONG Yu,WANG Peng and WEI Yueping.Functional Analysis of Microbial Community in Rhizosphere Soilin Rice-Crab Co-cropping Paddy Field Based on Macrogenome Sequencing[J].Acta Agriculturae Boreali-occidentalis Sinica,2023(9):1466-1475.
Authors:SONG Yu  WANG Peng and WEI Yueping
Abstract:
Keywords:Paddy field under rice-crab coculture  Metagenome sequencing  Rhizosphere  Microbial community function
点击此处可从《西北农业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西北农业学报》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