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非球形颗粒模型的胡麻脱粒物振动分选仿真与试验 |
| |
引用本文: | 宋学锋, 戴飞, 史瑞杰, 王锋, 张锋伟, 赵武云. 基于非球形颗粒模型的胡麻脱粒物振动分选仿真与试验[J]. 农业工程学报, 2022, 38(10): 39-46. DOI: 10.11975/j.issn.1002-6819.2022.10.005 |
| |
作者姓名: | 宋学锋 戴飞 史瑞杰 王锋 张锋伟 赵武云 |
| |
作者单位: | 1.甘肃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兰州 730070 |
| |
基金项目: | 甘肃农业大学伏羲青年英才培养计划项目(Gaufx-03Y01);甘肃农业大学青年导师基金项目(GAU-QDFC-2021-08);财政部和农业农村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资助项目(CARS-14-1-28)。 |
| |
摘 要: | 为提高仿真中胡麻脱粒物形状真实程度,减小仿真建模误差,该研究基于开源离散元法框架,采用超二次曲面单元法建立了胡麻脱粒物不同组分的非球形颗粒,对多级振动筛分过程进行了仿真与试验研究。研究中分析了一级筛、二级筛的筛面物料分布情况、不同物料的透筛率及含杂率,并开展了试验验证。仿真结果表明:超二次曲面法建立的非球形颗粒能很好地模拟真实物料的物理特性;一级筛中籽粒、短茎秆透筛率分别为99.08%、66.49%,蒴果可被分选;二级筛中籽粒、短茎秆透筛率分别为96.38%、4.79%,短茎秆可被分选。被分选的物料在激振作用下可在对应的筛面发生利于筛分的迁移。不同物料的含杂率统计结果分别为籽粒4.87%,短茎秆21.95%,蒴果3.38%。验证试验结果表明,胡麻脱粒物不同组分的透筛率、含杂率仿真与试验值的相对偏差均小于10%。研究结果证明超二次曲面法建立的非球形颗粒模型适用于振动分选作业。
|
关 键 词: | 离散元法 试验 振动 非球形颗粒 胡麻 超二次曲面单元 |
收稿时间: | 2022-01-26 |
修稿时间: | 2022-04-22 |
|
| 点击此处可从《农业工程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农业工程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